在Cherry轴垄断的后几年,国产机械轴一举反超,在性价比、手感、耐用性上实现了全面碾压。至少现在的键圈和智能手机一样,支持国货不仅是情怀,更是为产品力在买单。
至于“如何卷”键盘的玩法可比智能手机多得去了,可能大多人觉得卷势必带来价格低廉,可目前客制文化强势一波输出,个性化需求早已覆盖掉玩家们对价格的关注度。
这里推荐一款Keychron机械键盘。这个品牌在国内键圈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品牌。
说客制化为什么要提到Keychron
呢?不管是不是大环境摆在那儿,Keychron在最近一年内已经推出了三款客制化型号:Q1(75%配列)、Q2(65%配列)、Q3(80%配列)。Q系列作为客制化卖点均支持单独套件购买,目前网上已经可以看到不少玩家分享了自己的客制化全套。
整套全品(带轴+键帽)价格相较套件贵一百多,如果手上还没准备好轴体、键帽或者不想折腾的用户建议直接入全套,就这个级别来说性价比其实非常不错。
Keychron Q1一下子比前辈K系列贵了近一倍,当加入了CNC全铝机身、Gasket 结构、佳达隆幻影系列轴体,似乎这样的定价让“千元铝坨坨”变得理直气壮了。
我发现Keychron在网上晒图挺多,图文评测不多,这次Q系列的内容更是少得可以,
纯黑天地盒包装没有什么特殊的,全英文配同型号线稿图依然让人搞不清到底算不算国内行货。收到时盒子有一处撞击,好在内部保护得当,不然铝壳有磕碰,谁都不想看到吧。
Q1除了Gasket套件版,成品还有两个版本可选:铭牌版、旋钮版。对于动手能力强的玩家来说即便不是热插拔的旋钮依然可以后期更改,所以大家不用纠结版本问题。
唯一需要究竟的是成品版在配件上削减了航插线,毕竟客制化线材可是比轴体更显个性的一面。在询问客服后得知,目前尚未支持单独后配(一起买想着便宜点)。其余配件连同工具全部配齐,算是武装到了牙齿,这在量产的客制化键盘上好像还是首次。
从产品布局来看Q系列有条不紊,Q1&Q2键位布局更符合个性化,Q3开始回归,看来Q4大概率会是108键标准布局。说实话Q1&Q2我都非常喜欢,前者偏Win、后者偏Mac,由于均配备方向键和Del键,日常使用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作为Keychron首款全铝键盘,机身CNC全铝合金外壳做工非常考究,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手感相当细腻。作为量产品牌涉足客制化领域,该有的工艺和细节,Q1基本满足了我上手前的全部预期。说说配色,共有三款可选(黑、蓝、灰),V1非旋钮版还提供了白、绿两种配色,相当的好看。结合键帽深浅搭配色再加两枚跳色键作为点睛,属于简约耐看的风格。
翻到背面,平整无铭牌妥妥的客制化风格,甚至连个品牌Logo都没有,直戳我这个无标党的审美。也正是因为“过于完美”的背面,让Q1不具备倾角调节功能(固定5.2度)。初始角度基本符合大多数码字需求,但“别人有我无”的感觉总差那么点意思。
八枚金色螺丝可轻松实现上下壳拆卸,四枚圆形的防滑脚垫面积不大,垫高能力不算突出,个人建议后续可以更换掉。
机身侧边就是各种赛博朋克、干练硬汉的风格,每个倒角、折角均做了圆弧处理,搁手问题是不存在的。单看图感觉不出Q1有多重,反正从包装盒里拿出来要做好一提可乐的重量(1600克以上),不然铝合金留下磕碰,让人心疼好一阵子了。
套件产品为了可堆料改建,必要考虑更多兼容性,整机唯一开孔的左上角区域则是Type-C接口和双系统切换开关。对于盲操来说确实友好,但这两个终究不用经常插拔切换,在设计方面略显中庸,没有展现出个性化的精神。
八枚内六角螺丝拧开即可与上盖分离,没有塑料卡扣,取而代之是螺丝也能自定客制化了。打开后直接分离,PCB版与定位板固定减噪棉夹层,Gasket结构处已预设Poron垫片,PCB下面放置单层4mm消音棉并带有塑料片打底。我有关注到早期版本有双层消音棉,有人提出影响手感,或许官方就直接进行了改版。
从结构上夹心棉可以减少杂音、提升手感,但对于手感挑剔需求的客制化玩家来说Q1尚未达到最终形态。出厂默认回弹只能说还行,我觉得首先需要解决部分键(特别是空格键)的空腔音问题。Q1毕竟只是一个客制化套件,金属腔体本身极容易出现杂音,可以是厂商“为了省成本”,也可以算是故意留下后门,让玩家继续折腾。
到这里,我开始并不觉得这款适合无法接受折腾的用户选择,明摆着可以提升不去改,那实在是太暴殄天物了。出厂黄色方框预设4个Poron垫片,我自己拆开后垫了除顶部F键区的另外3处红色方框(配件另附8条,管够用),装好后空腔音和回弹力有一定改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 Pro系列作为目前佳达隆主力轴体在各方面都成熟稳定,在Q1成品键盘中提供三种开关选择:佳达隆G Pro青轴、佳达隆G Pro红轴、佳达隆G Pro茶轴。
我入手的是佳达隆G Pro青轴,因为有着更大触发压力需求(60±15克),结合Gasket加持后在全金属键盘上使用段落感出色,在按压手感方面尤为突出。其他方面佳达隆皆做了厂润处理,轴心稳固,触底扎实,回弹跟手,属于大众轴体选择中综合性较高的选择。大键位PCB卫星轴有螺丝加固,按压手感顺畅的与单键没多大差异,一致性较高。
考虑到Q1的售价,选择大众轴也是节省成本的方式之一,想要玩个性还是得上其他轴。当然价格与手感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亲测试轴才能真正接近每个人心中“手指马杀鸡”的理解。Q1支持全键位轴体热插拔,支持市面上常见的三脚轴或五脚轴。客制化是一步一步慢慢更新把玩后渐入佳境,Q1作为基础提供的夹心消音棉和底部降噪棉,大大缓解杂音,保持不同轴体在相同键盘上突出自身按键(或声音)特性,让换轴体验不减分。
Q1旋钮版提供的键盘有点不同:OSA高度、PBT材质,二色注塑、无透光、球帽设计(首发Q1为ABS键帽)。按键正面的圆弧与机身成鲜明对比,背面做工毛刺少,水口处理得当。如果对高透光的个性化需求,建议可以上一套如极昼、清虹一类的OEM侧刻PBT键帽。
至于小细节,除了常规F与J的盲键设计,方向上也有盲键设计,这点需要好评!
上灯位属于时代的产物,到了PCB整合时代直接装贴片灯的大多采用下灯位方案,Q1也是如此。从用户日常坐姿角度,可以看出当前光效模式,当屏幕灯打开时只能当个氛围灯辅助来用了。如果特别注重光效的用户,只能自行更换透明或侧刻键帽了。
V2.02固件版本默认光效模式13种(Fn+Q/A),亮度12档(Fn+W/S),调整光线颜色/色调(Fn+E/D),饱和度增减益(Fn+R/F),光效速度加减(Fn+T/G),灯光功能之全面不言而喻。
我对于Q1没有支持无线三模不同的3个看法:首先全铝金属特性是否对无线连接有影响,我觉得不是问题,市面上也有支持三模的铝坨坨;其次,客制文化中航插线是很重要的一环,相比无线需求,个性化更应该摆在前面;最后,三模可以给后续Q系列留点空间。
作为“弥补”,Q1提供日常刚需的全键位无冲,以及客制化键盘常用的QMK固件方案均一并支持(QMK内选择Keychron/q1/rev_0101)。提高更强的客制化属性,利用系统切换+Fn键实现4个键位逻辑层,玩家们通过开源软件VIA实现对于键盘布局、快捷键、背光效果等一系列极高自由度的定制。
重头戏VIA才是真正开启客制化的大门,可玩性不言而喻,只有玩过才知道。我这个旋钮版与普通版json文件不同,由于多了编码器,所以导入时要注意。(固件包我是问客服拿的,目前给的最新固件包更新到4月5号)
Q1作为一款买来即用的机械键盘产品,结合定价,我觉得只有三个可以吹毛求疵的小缺点:单模、不可调高度,插口设计。而将其看做组装完成的客制化套装评价,足以达到85那样的高分。主体本身在空腔音和大键润度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轴体键帽本身具备超高自由度替换选择。
现在我已入手Q1近半个月时间,敦实铝合金底座+Gasket结构让我彻底不再想用传统机械键盘,敲击手感的那份扎实与稳定在调优后更加得心应手。Keychron用量产模式玩出客制化精神,在千元以内还能直接入手全套的少之又少。作为初入客制坑的玩家,Q1可以算的是一个优等标兵,有了较好的心理锚定,在后续折腾过程中才会有知道孰优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