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配置文件到nacos里面写
1. Nacos简介
Nacos除了实现了服务的注册发现之外,还将配置中心功能整合在了一起,
通过Nacos的配置管理功能,我们可以将整个架构体系内的所有配置都集中在Nacos中存储。
另外,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服务数量巨多,为了实现更灵活的管理权限、安全性,
实时更新以及一次打包,多处运行,所以需要分布式配置中心组件
Spring Cloud Alibaba Nacos Config
2. 快速实现Nacos作为配置中心(私有配置)
1.进入Nacos的控制页面,在配置列表功能页面中,点击右上角的“+”按钮,进入“新建配置”页面
Data ID:填入nacos-config-client.yml,注意:Data ID 的默认扩展名为 .properties ,希望使用yml配置,此处必须指明是*.yml
Group: 不修改,使用默认值DEFAULT_GROUP
配置格式:选择yaml
配置内容:应用要加载的配置内容,这里仅作为示例(注:请将下面内容改成yml格式填入,这里是为了书写方便)
cnf.message=hello nacos config clent
注1:当新建配置的DataID的值与模块名相同时,表示此配置是此模块的私有配置
2.导入nacos配置中心客户端依赖
3.创建配置文件bootstrap.yml,并配置服务名称和Nacos地址(注:请将下面内容改成yml格式填入,这里是为了书写方便)
server.port=7301 #项目端口号(boostrap.yml中配置后,可在application.yml中不配置)
spring.application.name=nacos-config-client #应用名对应nacos配置中心的Data Id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127.0.0.1:8848 #指定nacos注册中心地址(boostrap.yml中配置后,可在application.yml中不配置)
spring.cloud.nacos.config.prefix=${spring.application.name} #不填写默认就是项目的应用名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127.0.0.1:8848 #指定nacos配置中心地址
spring.cloud.nacos.config.file-extension=yml #指定配置文件后缀名
这里有两个坑:1. 配置文件必须是bootstrap.properties或者bootstrap.yml,如果配置application.properties或者application.yml会导致加载不到配置;
2. spring.cloud.nacos.config.namespace如果是默认的public,则不需填写,否则获取不到配置信息
详情见:资料/nacos-config-client-bootstrap.yml
4. 创建NacosConfigController进行配置信息的读取
@Value("${cnf.message}")
5. @RefreshScope实现自动刷新
此注解主要用来让这个类下的配置内容支持动态刷新,也就是当我们的应用启动之后,修改了Nacos中的配置内容之后,这里也会马上生效
2. Nacos实现共享配置
之前讲的都当前项目的私有配置,但一个真实项目中还会有许多的共享配置,比方说数据库、redis、log4j日志配置等,这些都可以放到nacos中,做到配置的共享加载与统一管理
1.进入Nacos的控制页面,创建新的配置文件db.yml,hello.yml
username=zs
password=123
hello=hello nacos
2.修改bootstrap.yml添加如下配置
spring.cloud.nacos.config.shared-dataids=db.yml,hello.yml
spring.cloud.nacos.config.refreshable-dataids=db.yml,hello.yml
注1:spring.cloud.nacos.config.shared-dataids参数用来配置多个共享配置的Data Id,多个的时候用用逗号分隔
注2:spring.cloud.nacos.config.refreshable-dataids参数用来定义哪些共享配置的Data Id在配置变化时,应用中可以动态刷新,多个Data Id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果没有明确配置,默认情况下所有共享配置都不支持动态刷新
注3:不能省略后缀名yml或properties
3. 多环境的配置管理
本例使用了nacos的命名空间,来实现不同环境的切换,这也是nacos官方推荐的方式。还有其它两种方式,了解可参考附录四,详情请参考:资料/04,05,06
1.进入Nacos的控制页面,创建新的命名空间dev/test/prd
2.在配置列表的最上方,可以看到除了public之外,多了几个刚才创建的namepsace。分别在dev/test/prd空间下为nacos-config-client应用创建配置内容
nacos-config-client.yml
db.yml
hello.yml
3.修改bootstrap.yml添加如下配置
spring.cloud.nacos.config.namespace=83eed625-d166-4619-b923-93df2088883a #这里需要注意namespace的配置不是使用名称,而是使用Namespace的ID。
注意事项:对于指定环境的配置
(spring.cloud.nacos.config.namespace=83eed625-d166-4619-b923-93df2088883a),
都不要配置在应用的bootstrap.yml中。而是在发布脚本的启动命令中,
用-Dspring.profiles.active=DEV的方式来动态指定,会更加灵活
语法格式:java -jar xxx.jar --a1=aaa --b1=bbb
java -jar nacos-config-client.jar --spring.cloud.nacos.config.namespace=d43d645d-0567-40f7-97d0-a39e2f0216b1
附录一:yml和properties文件区别
1.首先yml和properties文件都是属于配置文件,功能一样,使用哪种方式自己开心就好,建议使用yml,因为树状结构更加清晰,代码更少
附录二:application.yml和 bootstrap.yml区别
1.主要是application和bootstrap的加载顺序
bootstrap.yml在application.yml之前加载,用于应用程序上下文的引导阶段
注意:Spring Boot 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依次为 bootstrap.properties -> bootstrap.yml -> application.properties -> application.yml ,其中 bootstrap.properties 配置为最高优先级
2.典型场景
1.当使用 Spring Cloud Config Server的时候,你应该在 bootstrap.yml里面指定spring.application.name和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
2.一些加密/解密的信息
3.属性覆盖问题
1.启动上下文时,Spring Cloud会创建一个Bootstrap Context,作为Spring应用的Application Context的父上下文。Bootstrap Context属性有高优先级,默认情况下,它们不会被本地配置覆盖。
2.初始化的时候,Bootstrap Context负责从外部源加载配置属性并解析配置。这两个上下文共享一个从外部获取的Environment。
3.Bootstrap context和Application Context有着不同的约定,所以新增了一个bootstrap.yml文件,而不是使用application.yml (或者application.properties)。保证Bootstrap Context和Application Context配置的分离
附录三:Nacos共享配置的两种实现方式
shared-dataids方式:
适合于共享配置文件与项目默认配置文件处于相同Group时,直接两条命令就可以搞定
优点:配置方便
缺点:只能在同一Group中
ext-config方式:
它可以由开发者自定义要读取的共享配置文件的DataId、Group、refresh属性,这样刚好解决了shared-dataids存在的局限性。
优点:可以与shared-dataids方案结合使用,用户自定义配置。灵活性强
缺点:配置容易出错,要熟悉YAML语法
附录四:利用Nacos配置管理功能中的几个不同纬度来实现多环境的配置管理
第一种:通过Data ID与profile实现。
优点:这种方式与Spring Cloud Config的实现非常像,用过Spring Cloud Config的用户,可以毫无违和感的过渡过来,由于命名规则类似,所以要从Spring Cloud Config中做迁移也非常简单。
缺点:这种方式在项目与环境多的时候,配置内容就会显得非常混乱。配置列表中会看到各种不同应用,不同环境的配置交织在一起,非常不利于管理。
建议:项目不多时使用,或者可以结合Group对项目根据业务或者组织架构做一些拆分规划。
第二种:通过Group实现。
优点:通过Group按环境讲各个应用的配置隔离开。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Data ID和Group的搜索功能,分别从应用纬度和环境纬度来查看配置。
缺点:由于会占用Group纬度,所以需要对Group的使用做好规划,毕竟与业务上的一些配置分组起冲突等问题。
建议:这种方式虽然结构上比上一种更好一些,但是依然可能会有一些混乱,主要是在Group的管理上要做好规划和控制。
第三种:通过Namespace实现。
优点:官方建议的方式,通过Namespace来区分不同的环境,释放了Group的自由度,这样可以让Group的使用专注于做业务层面的分组管理。同时,Nacos控制页面上对于Namespace也做了分组展示,不需要搜索,就可以隔离开不同的环境配置,非常易用。
缺点:没有啥缺点,可能就是多引入一个概念,需要用户去理解吧。
建议:直接用这种方式长远上来说会比较省心。虽然可能对小团队而言,项目不多,第一第二方式也够了,但是万一后面做大了呢?
注意:不论用哪一种方式实现。对于指定环境的配置(spring.profiles.active=DEV、spring.cloud.nacos.config.group=DEV_GROUP、spring.cloud.nacos.config.namespace=83eed625-d166-4619-b923-93df2088883a),都不要配置在应用的bootstrap.properties中。而是在发布脚本的启动命令中,用-Dspring.profiles.active=DEV的方式来动态指定,会更加灵活
附录四:
management.endpoints.web.exposure.include=*,默认只公开了/health和/info端点,要想暴露所有端点只需设置成星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