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C++版)createTrackbar函数使用

int createTrackbar(const string& trackbarname, const string& winname,int* value, int count,TrackbarCallback onChange = 0,void* userdata = 0);

这个函数主要是绑定响应滚动条滑块滑动时的事件。

第一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trackbarname,表示我们创建轨迹条的名字。
第二个参数,const string&类型的winname,填窗口的名字,表示这个轨迹条会依附到哪个窗口里,即对应namedWindow()创建窗口时填的某一个窗口名。
第三个参数,int* 类型的value,一个指向整型的指针,表示滑块的位置。并且在创建时,滑块的初始位置就是该变量当前的值。
第四个参数,int类型的count,表示滑块可以达到的最大位置的值。注:滑块最小的位置的值始终为0。
第五个参数,TrackbarCallback类型的onChange,首先注意他有默认值0。这是一个指向回调函数的指针,每次滑块位置改变时,这个函数都会进行回调。并且这个函数的原型必须为void XXXX(int,void*);其中第一个参数是轨迹条的位置,滑块滑动时自动获取其数值大小(也就是第三个参数value的值),第二个参数是用户数据(看下面的第六个参数)。如果回调是NULL指针,表示没有回调函数的调用,仅第三个参数value有变化。
第六个参数,void*类型的userdata,他也有默认值0。这个参数是用户传给回调函数的数据,用来处理轨迹条事件。如果使用的第三个参数value实参是全局变量的话,完全可以不去管这个userdata参数。

下面是代码片段,主要展示上面的函数的具体调用:

void on_track(int b, void* userdata) {//回调函数
	Mat image = *((Mat*)userdata);
	Mat dst = Mat::zeros(image.size(), image.type());
	Mat m = Mat::zeros(image.size(), image.type());
	m = Scalar(b, b, b);
	subtract(image, m, dst);
	imshow("亮度调整", dst);
}

void tracking_bar_demo(Mat& image) {
	namedWindow("亮度调整", WINDOW_AUTOSIZE);
	int lightness = 50;  //滑块数值参数
	int max_value = 100;  //滑块最大数值
	createTrackbar("Value Bar:", "亮度调整", &lightness, max_value, 
                    on_track,(void*)(&image));
}

你可能感兴趣的:(c++,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