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 深度探讨 / 实地探访 / 商务合作
今年1月初,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凭借特斯拉飞升的股价,成功登顶世界首富,再一次激发起大众对其巨大商业成功图和财富增长背后原因的追问。与很多只有“马后炮”式的经验总结与经历回顾不同,我们试图从马斯克的内在个性、精神特质、思想背景等维度,来“复制”出马斯克进行科技产业布局和商业创新的内在逻辑。
这一篇,我们以马斯克极具个性也争议不断的“自大狂”特质为主题,来对其商业成功的逻辑进行探讨。
从濒临破产到成为世界首富,马斯克只花了不到三年时间,而且绝大多数的财富是在2020年的一年里增长的。
乔布斯之后,科技圈里似乎没有哪个人能够像马斯克这样经历如此剧烈的跌宕起伏了。
成为“世界首富”这种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让马斯克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但相较于“纸上财富”的起起落落,我们更应该关注马斯克在新能源汽车、太空探索、人机交互、生物医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宏大布局,而这些事业将可能深远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
马斯克与SpaceX,图来源于网络
前一段时间,人民日报对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发出“只关心几颗白菜,不关心星辰大海”的批评,其话外音就是在敲打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不能出现像马斯克这样的科技领袖,没有去布局像SpaceX、Starlink、Neuralink这样的前沿科技事业?”
如果将这个问题引申一下,我们可以问:“马斯克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这里的“复制”有两种,一种是参照马斯克的商业版图进行“复制”,至少特斯拉的业务已经有人在做了。但我们这里所要“复制”的是,是对马斯克之所以能够开创如此多极具影响力的商业版图背后所具有的内在个性、精神特质、思想背景的内核。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马斯克内在个性中极为复杂而充满魅力的“自大狂”倾向来做剖析,来搞清楚这一个性倾向在他的商业成功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尝试回答这一“自大狂”特质背后所蕴含的商业逻辑。
“自大狂”:马斯克的“通行证”与“墓志铭”
如何理解所谓马斯克的“自大狂”的个人特质?
其实从马斯克创业生涯的早期,就能看出端倪。在2000年前后,硅谷创业者马斯克先后卖掉他的两个创业产品Zip2和X.com(后来的PayPal),在赚取了第一桶金后,随即马不停蹄地着手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投资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特斯拉,后面还成立了一家光伏新能源公司SolarCity。
可以想见,一个刚刚冲出茅庐的年轻人就为自己选定了三条当时完全看不到商业前景,但却都是“吞金巨兽”般的硬科技商业路线。
所谓“自大狂”,就是用辛苦赚来的钱实现自己少年时候的白日梦而已。
果不其然,此后十几年中,马斯克都在为他的年少轻狂缴纳昂贵的学费,比如面临一次次融资的痛苦、濒临破产的煎熬、SpaceX火箭三次失败后的拼死一搏,为苦苦支撑特斯拉而夜夜失眠的绝望,就如同他形容自己的“嚼着玻璃去凝望深渊”。
马斯克的特斯拉面临倒闭危机,图来源于网络
但是,这么多挫折经历并没有改变他的“自大狂”的特质。
随着SpaceX的成功、特斯拉Model S的推出,马斯克逐渐走出低谷,他的自大本性便暴露无遗。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在公开场合,马斯克总能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和立下“逼死自己”的Flag,去吸引大众的眼球。
马斯克立下的这些Flag的常态是:偶尔超预期、有时会实现,常常会打脸。
比如,最近两年,提前实现的目标有“Model Y的量产发售”;不断跳票而延期的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百万自动驾驶出租车”、“百万公里电池”、纯电卡车Semi;还有没有到期但大概率会延期的“2024年载人登陆火星”,“量产续航超过1200公里的Model S”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自大狂”式的目标最多只是打脸而不足以致命,但是像“特斯拉产能”这样的目标却是事关马斯克的事业成败。
如何为这一Flag填坑,正好反映出马斯克这位“自大狂”的行动逻辑。
2018年特斯拉迎来“至暗时刻”。解决Model 3的“产能地狱”问题,成为马斯克那一年的头等大事。当时,为了达到他所定下的每周5000辆特斯拉量产目标,马斯克亲自住进了工厂,用塑料大棚临时搭建一条人工生产线,才最终解决这一量产问题。等到年底最终挺过量产危机,马斯克说自己“这一年老了五岁”。
特斯拉的塑料大棚生产线,图来源于网络
随即,马斯克定下了在2020年实现销售50万台特斯拉汽车的目标。如何弥补巨大订单和产能之间的差距,马斯克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真是上天眷顾,中国上海的特斯拉工厂用“中国速度”快速完成了建设和投产,在2020年,为马斯克贡献了稳定而高效的产能。
可以说,很大程度正是由于中国特斯拉工厂和中国市场的助力,才将马斯克送上世界首富的位置。
假如说马斯克遭遇事业失败,这种一次次抬高外界预期又将自己逼到绝境的“自大狂”倾向,必须要负很大责任。而马斯克目前取得的商业成功,同样也因为他能一次次孤注一掷地去实现这些自己订下的过分目标。
赌博里有一种玩法叫“梭哈”,就是压上牌桌上的全部身家投注在一把牌上面。而马斯克的几项事业遭遇的危机和巨大成功都像是用“梭哈”的玩法,一把投入进去。
“自大狂”特质,要么成为马斯克通往未来的“通行证”,要么就会变成他的“墓志铭”。
“无间道”:要么“痛快地死”,要么“灿烂地活”
如何看待马斯克这种“自大狂”个性特质,还有一次次将自己逼到“要么破产下桌,要么全盘通吃”的一把梭哈的逻辑呢?
我们看到,很多人把马斯克的这种表现归结为他的“表演性人格”,也就是马斯克所定下的一些“宏大目标”,不过是为了虚张声势,而背后的动机自然是希望提高外界对他和他的事业的关注,通过高预期来吸引一部分人为马斯克的“梦想”买单。
一直质疑马斯克的人可能认为,他对自己定下的绝大多数目标并没有十足的信心,即使到时候会打脸,但大众更多会只记住他达成的,而宽容他所未能达成的。
如果以小人之心去揣度马斯克,他的“自大狂”举动,不过是营造一种“望梅止渴”的假象,来鼓动消费者提前买单,同时又带有一种“半夜鸡叫”的资本家逻辑,用极端手段来压榨员工,实现这些难以达成的目标。
实际上,这些质疑,马斯克自己也无法辩驳,因为从外在事实看,确实是如此。但追根溯源来看,马斯克可能有另一番“不得已”的动机。
首先,马斯克确实有一定的“表演性人格”在作祟,但定下如此多激进目标,背后还有深层原因,那就是马斯克从创业之初就具有的过于宏大的目标性计划。比如,对于实现太空探索,他早已有一个非常激进的计划表,而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宏愿,中间过程的目标就必须紧迫而激进。
如果你真的相信马斯克说的“将在2050年将一百万人类送上火星并长期居住”,你就会理解马斯克定下这些激进目标的本意,因为有生之年完成这项任务所需财富的积累速度仍然不够。
其次,马斯克所对外立下的目标,有着清晰的结果导向,可以说每一个目标都有具体的时间和指标,他也清楚自己要为这些目标去负责。正因为他是这些目标结果的最终责任的承担者,所以,一方面能够看到他在自己企业内部的强硬和独断,一方面能够看到他也把经常自己逼上绝境的状态。
再则,不像一些“下周见就再也不见”的企业家,马斯克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可以做到为达成这些目标去竭尽全力地克服困难,以至于压上全部身家甚至把企业卖身,也在所不惜。
马斯克把“破釜沉舟”这一招,运用地非常娴熟,而最终的结果正如“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古老智慧所言,最终总能达成一个接近目标的结果。
因此,实际上,遇到“好牌”,一把梭哈,马斯克似乎没有什么其他可选项。
“要么痛快死,要么就灿烂地活”,这是马斯克在面对“为什么在多次火箭发射失败后仍未放弃”问题时,给出的答案。
“欲戴王冠”,“自大狂”所必须承受之重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马斯克“自大狂”特质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所谓“自大狂”与否,不过是“老牛”和“松鼠”眼中的那条“河流”的区别。在我们普通人眼中那些“反常识”的目标,在那些具有专业领域知识的人那里,背后都有一套独特算法的支撑。
比如,在搞金融的企业家那里会有“杠杆”和“复利”的算法,在地产商那里就有“拆借”和“融资”,而在马斯克这里,就是合乎“第一性原理”的物理学公式。
比如,特斯拉和SpaceX背后的商业模式,其算法就是铝合金、铜、镍等金属的期货交易价格和化学反应公式。近两年,马斯克在商业财富上的巨大成功,也在于其借助全球化分工的产业链优势解决了关键的产能目标。
可以说,“自大狂”成立的逻辑是拥有解决关键目标的系统知识和能力。
马斯克所具有的“自大狂”的另一层背后逻辑就是,敢于“自大”的前提是,能够发现真正的大问题。这些问题要与世界、他人相关,同时也必须足够宏大,才能能够激起人们对这种“自大”目标的好奇,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家自己去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
因此,想要复制这种“自大狂”特质,其代价注定是相当巨大的。虽然成功后将收获无数赞誉,但是一旦失败也会遭遇声誉尽毁的结局,这个过程中也会始终承受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
既然要承受如此巨大的代价,那为什么还会有马斯克这样的“自大狂”出现呢?
因为这会带给人们一种终极诱惑,一种如同浮士德在完成改造天地的事业中感受到的“世界真美”的终极感受。
也正如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所说的“一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而马斯克这样的“自大狂”,就是那个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
纯电动汽车、完全自动驾驶、跨行星移民、人机共生的脑机接口技术……马斯克无疑是那个激发起全人类对于未来生活方式想象的人。那些能够定下宏大目标并且去努力实现它的人,总是能够激发起共同体的共同想象,激发起人们对这一目标发自内心的支持。
所以,想要复制马斯克的“自大狂”特质,虽然难度极大,甚至性命攸关,但仍然值得尝试。
推荐阅读
就算每天只能卖 500 台,苹果也要明年推 VR 头显
失去安全底线的美国生物实验室
谷歌欲在澳大利亚撤出搜索引擎;马斯克奖励碳捕捉技术1亿美元|前沿科技周报
细数高光时刻,2020全球科技巨头如何激战AI?
当 SmartX 遇见英特尔傲腾,超融合系统性能突破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