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视频直播应用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视频直播应用的相关技术和玩法也在不断翻新,以便持续地吸引和留住用户。这半年来,一些典型的创新玩法,包括K歌直播和合唱直播等都是非常受用户欢迎的。这些创新玩法都用到了实时音频混音技术。
混音,顾名思义,就是把两路或者多路音频流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路音频流。笔者曾经写过两篇关于混流的文章,混流也被称为合流,指的是把视频画面和音频对齐,然后混合成一路音视频流。我们今天要聊的实时音频混音,指的只是音频流的混合。
混音的逻辑可以在终端设备上实现,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实现,因此可以分为终端混音和云端混音。终端混音一般应用于背景配音,音乐伴奏等场景。云端混音可以是云端混流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利用云端的计算能力去做多路音视频流的音画对齐,还有降低下行带宽成本;也可以做纯粹的云端混音,来实现合唱直播等场景的需求。
混音技术在视频直播应用场景中并不新鲜。视频直播间里比较机械化的掌声、笑声、口哨声甚至背景音乐,都是混音技术的应用。在主播端,采集主播的声音形成音频流A1,从音频文件中读取音频流A2,把A1和A2两路音频流混合,形成一路音频流,这就是混音。
然而,视频直播的玩法创新日新月异。2017年12月酷狗直播上线了KTV直播的玩法,主播可以在线跟随伴奏K歌,直播间的观众能听到主播和伴奏的歌声,还能看到歌词字幕。2018年5月全民K歌上线了合唱直播的玩法,主播和嘉宾一起在线同唱同一首歌,直播间的观众能听到主播和嘉宾的合唱以及伴奏。
这些新的玩法都是对混音技术的深度应用。本文后面将对这两种玩法的逻辑展开讨论。即时通讯聊天软件app开发可以加蔚可云的v:weikeyun24咨询
并非任何两路音频流都可以直接混合。
两路音视频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混合:
1)格式相同,要解压成PCM格式;
2)采样率相同,要转换成相同的采样率。主流采样率包括:16k Hz、32k Hz、44.1k Hz和48k Hz;
3)帧长相同,帧长由编码格式决定,PCM没有帧长的概念,开发者自行决定帧长。为了和主流音频编码格式的帧长保持一致,推荐采用20ms为帧长;
4)位深(Bit-Depth)或采样格式(Sample Format)相同,承载每个采样点数据的bit数目要相同;
5)声道数相同,必须同样是单声道或者双声道(立体声)。这样,把格式、采样率、帧长、位深和声道数对齐了以后,两个音频流就可以混合了。
在混音之前,还需要做回声消除、噪音抑制和静音检测等处理。回声消除和噪音抑制属于语音前处理范畴的工作。在编码之前,采集、语音前处理、混音之前的处理、混音和混音之后的处理应该按顺序进行。静音抑制(VAD,Voice Activity Detect)可做可不做。对于终端混音,是要把采集到的主播声音和从音频文件中读到的伴奏声音混合。如果主播停顿一段时间不发出声音,通过VAD检测到了,那么这段时间不混音,直接采用伴奏音乐的数据就好了。然而,为了简单起见,也可以不做VAD。主播不发声音的期间,继续做混音也可以(主播的声音为零振幅)。
我们的周遭环境就是个天然的混音场,各种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相互叠加,传入到我们的耳朵里。不同声波在空气中的振幅叠加是线性的,因此,在混音算法中,音频采样数据表征声音的振幅,音频数据的叠加也是线性的。
然而,我们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混合权重:
两个音频流的振幅表示声音的能量水平,然而两个声音可能一个很大,一个很小,对比悬殊。在混音的时候,从用户听音的主观感受来说,是希望两个声音混合后听起来比较均衡。因此,混音算法要考虑两个声音振幅的权重,或者说调节音量。
实践经验表明,采集到的主播声音相对比较小,而文件读取的音频声音比较大,推荐保持主播的声音音量不变,而调节伴奏音乐的音量到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然后再混合。
溢出处理:
两个音频流的两个对应的采样点的数据线性相加可能会造成溢出。每一个音频采样点的数据由16bit,也就是2个字节来表示,能够表示的有符号整型数的范围是-32768~32767。
两个音频流的两个对应的采样点由两个16bit的整数表示,这两个整数相加可能会溢出,向上溢出或者向下溢出。因此,混音算法要能够处理溢出的情况。
溢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提一种:直接加和并且钳位,加和后往上溢出的话,就采用最大正值(32767),如果往下溢出,就采用最大负值(-32768)。
混音处理以后,要做溢出检测,针对溢出的采样点做溢出处理。也可以做一些平滑处理的操作,不过这不是必要的。混音的效果好不好,最终还是要以用户的主观听感来做判断标准。
混音技术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在视频直播场景中,往往是和其它一些技术混合使用。比如说,K歌直播场景中,用到的技术包括混音技术,歌词与媒体同步传输技术。合唱直播场景中,用到的技术包括混音技术,连麦直播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灵活组合使用,就能创造出让主播和用户喜爱的玩法,拉升直播平台的用户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