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之kNN算法

文章目录

  • 一、概述
    • 1.1 KNN简介
    • 1.2 补充
    • 1.3 何时使用KNN?
  • 二、算法思想
    • 2.1 判断电影类别
    • 2.2 判断点的类别
  • 三、建模流程
  • 四、算法描述
    • 4.1 基本流程
    • 4.2 注意要点
    • 4.3 K的取值
    • 4.4 距离的选取
    • 4.5 KNN回归
  • 5.总结
    • 5.1 kNN的缺点
  • 6.kNN算法的实现及其实战
    • 6.1 判断点是哪个类别
    • 6.2 约会网站配对
    • 6.3 手写识别案例
    • 6.4 识别鸢尾花

一、概述

1.1 KNN简介

​ kNN算法:即K最近邻(kNN,k-NearestNeighbor)分类算法

​ KNN是一种分类(classification)算法,它输入基于实例的学习(instance-based learning),属于懒惰学习(lazy learning),即KNN没有显式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没有训练阶段,数据集事先已有了分类和特征值,待收到新样本后直接进行处理。与急切学习(eager learning)相对应。

​ KNN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张图片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2张图片

1.2 补充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3张图片

1.3 何时使用KNN?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4张图片

二、算法思想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5张图片

2.1 判断电影类别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6张图片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7张图片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8张图片

2.2 判断点的类别

​ 要确定绿点属于哪个颜色(红色或者蓝色),要做的就是选出距离目标点距离最近的k个点,看这k个点的大多数颜色是什么颜色。

​ 当k取3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距离最近的三个,分别是红色、红色、蓝色,因此得到目标点为红色。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9张图片

example

三、建模流程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0张图片

四、算法描述

4.1 基本流程

  • 计算测试数据与各个训练数据之间的距离;

  • 按照距离的递增关系进行排序;

  • 选取距离最小的K个点;

  • 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 返回前K个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测试数据的预测分类

4.2 注意要点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1张图片

4.3 K的取值

  • K:临近数,即在预测目标点时取几个临近的点来预测。

  • K的取值过小:一旦有噪声得成分存在们将会对预测产生比较大影响。K值为1时,一旦最近的一个点是噪声,那么就会出现偏差,K值的减小就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 K的取值过大:即用较大邻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学习的近似误差会增大。与输入目标点较远实例也会对预测起作用,使预测发生错误。K值的增大也就意味着整体的模型变得简单。

  • K==N时,那么就是取全部的实例,即为取实例中某分类下最多的点,就对预测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

  • K的取值尽量要取奇数,以保证在计算结果最后会产生一个较多的类别,如果取偶数可能会产生相等的情况,不利于预测。

  • 常用的方法是从k=1开始,使用检验集估计分类器的误差率。重复该过程,每次K增值1,允许增加一个近邻。选取产生最小误差率的K。

  • 一般k的取值不超过20,上限是n的开方,随着数据集的增大,K的值也要增大。

4.4 距离的选取

常用的方法有:余弦值(cos), 相关度 (correlation), 曼哈顿距离 (Manhattan distance)、海明距离、欧式距离等。

例如:欧式距离

img

曼哈顿距离

img

4.5 KNN回归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2张图片

5.总结

5.1 kNN的缺点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3张图片

6.kNN算法的实现及其实战

6.1 判断点是哪个类别


# kNN.py
# 分类器
def classify0(inX, dataSet, labels, k):
    '''
    :param inX:
    :param dataSet:  数据集合  矩阵
    :param labels:  类别名
    :param k: K值      int
    :return: 判断的类别名
    '''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diffMat = tile(inX, (dataSetSize, 1)) - dataSet
    sqDiffMat = diffMat ** 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Distances ** 0.5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classCount = {}
    for i in range(k):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 0) + 1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 key=operator.itemgetter(1), reverse=True)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 建立数据集
def createDataSet():
    group = array([[1.0, 1.1], [1.0, 1.0], [0, 0], [0, 0.1]])
    labels = ['A', 'A', 'B', 'B']
    return group, labels

注:kNN是自己写的一个kNN.py文件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4张图片

机器学习之kNN算法_第15张图片

6.2 约会网站配对

详情:点击这里

6.3 手写识别案例

• 详情 https://github.com/Jenny0611/Ml_Learning01

6.4 识别鸢尾花

详情:点击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