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

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 1.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 1.1 单目标的测距原理
    • 1.2 多个目标测距过程
    • 1.3 距离分辨率
    • 1.4 雷达的最远测距
    • 1.5 小结

1.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

问题思考:
1)单个目标雷达如何测距?
2)有多个目标时如何测距?
3)2个目标最近可分辨距离(即距离分辨率)?
4)雷达的最远测距由什么决定?

1.1 单目标的测距原理

一、FMCW工作原理:
如下图,由合成器(1)产生一个chirp,经发射天线(2)发射,遇到目标反射信号,由接收天线(3)接收信号,然后和发射信号通过混频器(4)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IF)。
其中混频器的原理就是两个信号相乘,然后经过低通滤波选取中频信号。
如下图所示,频率相减,初始相位相减。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1张图片

二、雷达测距的原理:
锯齿波测距的原理如下图,通过发送一个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经过延时τ得到其回波信号,经过混频后得到一个恒定频率的中频信号。
由公式 R=1/2 cτ
S=B/Tc=f_d/τ 得到测距公式 R=(cT_c f_d)/2B
因此,依据中频信号的频率即可测得目标的距离。
:延时τ相对于Tc是一个非常小的值。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2张图片

1.2 多个目标测距过程

如下图所示,有多个目标时,雷达通过接收不同物体的反射信号,并转为中频(IF)信号,利用傅里叶变换将产生一个具有不同的分离峰值的频谱,每个峰值表示在特定距离处存在物体 。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3张图片

1.3 距离分辨率

距离分辨率是辨别两个或更多物体的能力。当两个物体靠近到某个位置时,雷达系统将不能将二者区分开。
由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可知:对于连续信号,观测时间越长分辨率越高。观测窗口为T时只有两个中频信号的频率差大于1/T才能区分 。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4张图片
如下图所示,若两个目标的距离差为Δd,其频率差为Δf.
由公式:
Δf=2B*Δd/(c*T_c )
Δf>1/T_c 得到Δd>c/2B ,即距离分辨率为(c/2B)。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5张图片

1.4 雷达的最远测距

IF信号通常经过数字化处理(LPF + ADC),才在DSP上进行进一步处理,因此,中频信号的大小取决于ADC采样频率(Fs)。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6张图片

即 F_s>f_IFmax
R_max=(c*T_c *f_IFmax)/2B 得到 R_max=(c*T_c* F_s)/2B

1.5 小结

如下图所示,为雷达信号生成、发射、接收、混频、ADC采样的过程。
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系列基础篇-测距原理_第7张图片
上述参考:《Introduction to mmwave Sensing: FMCW Radars》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