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

2018年12月17日,“CCF走进高校”系列活动来到河北科技大学。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沈立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计卫星副教授分别做了《异构多核体系结构的能效优化技术》及《面向GPU的稀疏矩阵向量乘性能优化研究》两个主题报告。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师和学生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万珍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前,周万珍向大家简要的介绍了沈立和计卫星。随后,两位教授为师生们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沈力从VF状态变化引起应用程序的性能变化及功耗变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异构多核体系结构的能效优化技术,分别提出了跨越VF等级的CPI预测器和功耗预测器,并且将两种预测器融合在一起为听众讲解了PPEP框架。

计卫星在介绍稀疏矩阵及其十几种编码格式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对不同稀疏矩阵进行编码方式的推荐。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对稀疏矩阵进行分割,将分割的矩阵块分别交由CPU和GPU协同处理,有效的提高了稀疏矩阵处理。

会后,两位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并合影留念。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这样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取得圆满成功。

《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_第1张图片

沈立教授作报告

《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_第2张图片

计卫星副教授作报告

《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_第3张图片

合影

听众感言:

刘欢 计算机技术专业研一学生

听了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计卫星老师在解释稀疏矩阵及其十几种编码格式的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对不同矩阵不同GPU作编码方式的推荐。通过本次讲座,我学习到从基本问题中可以拓展出很多有研究意义的研究内容,这启示我们在研究道路上需积极探索,永不止步。

董士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研一学生

有幸聆听了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沈力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的计卫星副教授带来的有关体系结构的前沿报告,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学到很多。沈立教授从VF变化同应用程序功耗间的关系以及CPU-GPU的透明部分页迁移机制两个方面,对异构多核结构下的能效优化给出了有关方案。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认真研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创新点并加以实现,最后将自己成果的性能以数字化生动形象的图表展示出来,并与之前的成果进行对比,发现优势与不足。我觉得这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

张晓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二学生

今天主讲的两位教授针对各自研究领域的近期研究为我们进行了讲解。沈立老师讲解了VF变化与应用程序相关功耗的知识,以及CPU-GPU的透明部分页迁移机制。计卫星老师围绕面向GPU的稀疏矩阵向量乘性能优化展开讲解,其中结合机器学习对矩阵进行分类,两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讲者简介:

《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_第4张图片沈立   CCF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专委会委员、CCF高级会员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科学系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多核/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面向多核/众核结构的编程模型和运行时环境、多核/众核体系结构的功耗模型等。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Trans. on Computers、Tra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HPCA、Micro、ATC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和会议上,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计卫星  《走进新科学 计算机》,CCF@U690:沈立、计卫星走进河北科技大学_第5张图片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并行与高性能计算、程序语言设计与实现、大规模代码分析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多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国际会议(TACO、PLDI、RTSS和DATE等)上发表论文多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新科学,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