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1.3.1 按遥感平台分
1.3.2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1.3.3 按工作方式分
1.3.4 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
1.5.1 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年)
1.5.2 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年)
1.5.3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年)
1.5.4 航天遥感阶段(1957-至今)
2.1.1 电磁波谱
2.1.2 电磁辐射的度量
2.1.3 黑体辐射
2.2.1 太阳辐射
2.2.2 大气吸收
2.2.3 大气散射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成为散射。
大气散射有三种情况:
2.2.4 大气窗口及透射分析
2.3.1 太阳辐射与地表的相互作用
波段名称 | 可见光与近红外 | 中红外 | 远红外 |
波长 | 0.3-2.5um | 2.5-6um | >6um |
辐射特性 |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为主 |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自身的热辐射 | 地表物体自身热辐射为主 |
2.3.2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1)植被
可见光波段(0.4-0.76um): 0.55um(绿)有一个小的反射峰,0.45um(蓝)和0.67um(红)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由于叶绿素的影响,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对绿光反射作用强。
近红外波段(0.7-0.8um)有反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这是由于植被叶细胞结构的影响,形成高的反射率。
中红外波段(1.3-2.5u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特别以1.45um,1.95um,2.7u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
(2)土壤
通常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3)水体
水体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
(4)岩石
岩石的反射光谱曲线无统一的特征,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泽等都会对曲线
形态产生影响。
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可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和地面平台。在遥感平台中,航天遥感平台目前发展最快,可将其分为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和海洋卫星系列。
3.1.1 气象卫星系列
3.1.2 陆地卫星系列
3.1.3 海洋卫星系列
3.2.1 摄影机
3.2.2 摄影相片的几何特征
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瞄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3.4.1 微波遥感的特点
3.4.2 微波遥感方式和传感器
主动微波遥感:通过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并接收其后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遥感方式。
被动微波遥感: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
3.5.1 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大小。
3.5.2 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3.5.3 辐射分辨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3.5.4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重访周期。
4.2.1 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光学图像称作模拟量,数字图像称作数字量,它们之间的转换称为模/数变换,记作A/D变换。数字量时离散变量,模拟量是连续变量。
4.2.2 辐射校正
进入传感器的辐射强度反映在图像上就是亮度值(灰度值)。该值主要受两个物理量影响:一是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上的辐射强度,二是地物的光谱反射率。
引起辐射畸变有两个原因:一是传感器仪器本身产生的误差;二是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大气粗校正方法:(1)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2)回归分析法
4.2.3 几何校正
1.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大气折射的影响
(5)地球自转的影响
2.几何精校正
(1)选取足够数量的满足要求的控制点。
(2)建立校正前后图像 坐标的数学模型。
(3)将校正后图像的像元中心值依次代入上述模型,求出各像元在原图像中的对应坐标。
(4)根据求得的像元在原图像中的对应坐标进行亮度值重采样。
3.亮度值重采样方法:
4.控制点的选取
(1)数目的确定:控制点数目的最低限是按未知系数的多少来确定的。n次多项式,控制点的最少数目为(n+1)(n+2)/2.
(2)选取原则:控制点应选取图像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特征变化大的地区应多选些,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
4.3.1 对比度变换
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图像像元对比度,从而改善图像质量。
4.3.2 空间滤波
1.图像卷积运算:在空间域上对图像作局部检测的运算,以实现平滑和锐化的目的。
2.平滑:图像中出现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用平滑的方法可以减小变化,去掉不必要的噪声点。
(1)均值平滑: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内取平均值代替该像元值,以达到去掉噪声和平滑图像目的。
(2)中值滤波:将每个像元在以其为中心的邻域内取中间亮度值来代替该像元值,以达到去噪声和平滑图像的目的。
3.锐化: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可采用锐化方法。
(1)罗伯特梯度
(2)索伯尔梯度
(3)拉普拉斯算法
(4)定向检测
4.3.3 彩色变换
4.3.4 图像运算
4.3.5 多光谱变换
多种信息源的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
4.4.1 遥感信息的复合
4.4.2 遥感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遥感图像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一种是目视解译,另一种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
1.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2.遥感图像认知过程
5.2.1 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
1.遥感摄影像片种类:可见光黑白全色像片、黑白红外像片、彩色像片、彩红外像片、多波段摄影像片和热红外摄影像片。
2.解译标志
5.2.2 遥感扫描影像的判读
1.MSSS影像:多光谱扫描仪获取的影像。
波段序号 | 波长/um | 波段名称 | 地面分辨率/m |
4 | 0.5-0.6 | 绿色 | 79 |
5 | 0.6-0.7 | 红色 | 79 |
6 | 0.7-0.8 | 近红外 | 79 |
7 | 0.8-1.1 | 近红外 | 79 |
8 | 10.4-12.6 | 热红外 | 240 |
2.TM图像:专题绘图仪获取的图像。
波段序号 | 波长范围/um | 波段名称 | 地面分辨率 |
1 | 0.45-0.52 | 蓝色 | 30 |
2 | 0.52-0.6 | 绿色 | 30 |
3 | 0.63-0.69 | 红色 | 30 |
4 | 0.76-0.9 | 近红外 | 30 |
5 | 1.55-1.75 | 短波红外 | 30 |
6 | 10.4-12.5 | 热红外 | 60 |
7 | 2.08-2.35 | 短波红外 | 30 |
PAN | 0.50-0.90 | 全色波段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