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改用了 IDEA,同事都说我投敌了。当然,这些同事都是和我一样的“老”程序员。不说毕业生,公司里的 90 后基本电脑都不会安装 Eclipse。
开始我写 Java 程序,用的并不是 Eclipse,而是用的一款叫做 JBuilder 的工具。当时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我已经觉得非常好用了,因为在此之前,我记得好像只是用个简单的文本工具来编辑。后来才发现,那些喜欢宣扬文本编辑器才能精通 Java 的“高手”真的有点不敢恭维,至少于我而言,一个好的工具太重要了。
并没有过了多久,我发现一款叫做 Eclipse 的工具,而且身边用的人还越来越多,于是我决定试一试。尝试的结果就是我发现它实在是太好用了,界面变得更漂亮之余,里面的功能感觉就是为程序员量身定做的一样,最激动人心的功能是他竟然支持源源不断的插件,而且这个插件还可以自己来编写。
Eclipse 2001 年由 IBM 创立,2003 年就成立了基金会,可惜国内在那个时代总归要慢一步,而我则更落后——直到 07、08 年才开始真正使用。《程序员》在 2006 年还出了一期专题——Eclipse 风暴。
那时,Eclipse、JBuilder、NetBean 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了。
再后来出现了更加厉害的 MyEclipse,它集成了所有常用插件,只要你一键安装完就啥都有了,通过它你基本上可以开发出 Java 的任何东西(虽然它不是免费的)。
慢慢地,JBuilder 已经没什么人再使用了;至于 NetBean,不知道是不因为处于国内还是我圈子太窄,身边用的人总是很少,倒是在国外翻译的技术书里经常和 Eclipse 一同出现。
重构的流行,让 Eclipse 更受青睐。熊节在《重构》译本里推荐 Eclipse,后来我亲眼看了他使用 Eclipse 纯键盘(基本不用鼠标)飞快地重构代码,有点傻了眼。后来背诵快捷键成了我的一项课题。
在接下来接近 10 年的日子里,就是它陪着我度过了漫长又有意思的编程生涯。虽然经常有人争论用简单版的 Eclipse 好还是用丰富的 MyEclipse 好,用丰富版的经常会嘲笑用简单的,什么都没有,什么插件都得重新来一遍,用简单版的又会鄙视使用丰富版的,什么插件都不会安装。我曾经见过有一个同事,使用时对一切都滚瓜烂熟——每一个插件在文件夹下叫什么名字、应该删除哪些文件、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应该增加哪些配置、怎么安装怎么卸载都倒背如流,随后我也慢慢学会了这招。再后来插件安装,已经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只需要在市场上搜索再点击一下安装就可以了。但这些功能的改进并没有令其免除用户群慢慢转移的危机……
其实很久之前我就听说 IDEA 非常好用,说只要使用过后就不会在使用 Eclipse 了。还说 JetBrains 这家公司怎么这么懂 Java 程序员。但是,我实在找不到什么改变的理由,所以一直没有尝试使用。况且我还需要开发 C++、Python 这些语言,Eclipse 都有完善相应的版本插件支持。
其实在这段过程中,我也曾不断询问已经转向 IDEA 的同事,想知道它究竟特别/好在哪里,但没有一个同事能够清晰地回答我这个问题。大部分同事只是说就是很好用,你如果细细地问好在哪儿,他却说不出来。
还有一些同事确实列举了一些他认为更为好用的功能,但我听完之后会告诉他,其实这些功能 Eclipse 也有。还有一个同事更搞笑,用了两个月之后表示非常好用,然后我叫他把字体调大一些让我看看,他竟然说不知道怎么调——这些经历实在让我想不出什么要改变的理由。
但是契机出现在不久前的一次公司组织的培训,这几位培训不约而同的是都使用 IDEA 来培训。其实,工具的不同并对培训知识的吸收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我实在忍受不了我明明花了一个小时听培训,但是只听了 55 分钟的知识,剩余 5 分钟关于工具的使用技巧也应该吸收过来。再加之早就听说 Robert C Martin 也许已从 Eclipse 转向了这个工具,我终于决定要改变一下了。
改变第一天的安装过程非常顺利,官网提供免费版和试用版,我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试用版,至于 30 天以后,咱们心照不宣——再说。安装过后当然是黑糊糊的一个界面,上面的所有按钮实在是非常陌生,我使用了 10 年的那些快捷键发现全部不好使了,我甚至连怎么导入一个现有的工程都不会了。
我有点受不了了,我受不了的不是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是效率迅速降低 20 倍,甚至一百倍。没办法,一个一个问题百度吧。 大概过去了半天到一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竟然不再想继续用 Eclipse 了,甚至产生了一种如果没有 IDEA 一切会更麻烦的感觉。于是接下来的四天里,我开始越来越顺畅地编写起了我的代码。
对于只是使用了五天的我来说,我无论说什么其实都只是一个新手的废话,但我还是喜欢总结一下:
个人觉得 IDEA 确实比 Eclipse 要更好,但是它的好处并不主要是多了哪些功能,从功能的多少数量上来说,他们俩其实是差不多,IDEA 更优秀的关键点不过在于它在细节上更为人性化,做得更优秀而已。
比如配置 Tomcat,我竟然不用百度,自己尝试点点,就成功跑起来了,那一刻感觉它像是真的懂我的心一样。
如果你是刚开始编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像我一样是用了 Eclipse 很多年的老程序员,那么快捷键一定会是一个障碍,但是 IDEA 已经做了很人性化的设置,默认的快捷键可以一键改成 Eclipse 的快捷键,但是我尝试后发现,虽然确实改变了大部分,但并不是百分之百,所以我放弃了。
还有就是对工程和模块要理解好,以前的 Eclipse 都是做工程的概念并没有模块的概念,所以你可以把很多的工程都导入进去,但是 IDEA 完全不一样,它只能导入一个工程,如果你要再导入另外一个工程,必须新开一个界面,当然你不用担心耗费内存的问题,已经优化好了。但是在一个工程里面你可以导入多个模块,其实这更适合我们平常的开发,因为 Maven 就是模块化的配置。
Tomcat 的设置也非常人性化,通过勾选 Tomcat 实例,就可以一个 Tomcat 多个工程使用了。当然,端口要不同,才能同时启动。
Preperences
Project structure
Run configuration
cmd+shift+f 全project或模块等查找某个字符串
cmd+shift+o 查找文件
cmd+0 查找类
cmd+f 本文件中查找字符串
cmd+x 删除一行
cmd+c 选中该行并且复制
alt+enter 自动提示错误修复
ctrl+alt+h 显示调用该方法的方法
cmd+7 显示该类的全部方法
cmd+alt+l 整理代码格式
ctrl+alt+o 整理import
shift+f6 重构rename
……
还有很多,基本都和 Eclipse 不同,但是我必须一个个“寻找”回来。
IDEA 默认下面显示了 teminal,很好用,现在我很少用 Mac 自带的终端(虽然 Eclipse 找找也有,但实在不好用)
右手边有个数据库连接,我现在也很少用 Navicat 和 MySQL Workbench 了
同样右边的 Maven 也很好用,不像 Eclipse 要右键,而且默认的还不齐全
JetBrains 确实是伟大的公司,后来我写 JS,也用了它的 WebStorm;写 Python 也用了它的 PyCharm 而不是 Eclipse 的 PyDev 了。
虽然断断续续又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完美:
偶尔有些卡,毕竟太多东西放内存,而且也出现过闪退;
快捷键实在还有些记不住,有个快捷键要按四个键太难记了。有些个别功能感觉还是有点不如 Eclipse 方便,比如改字符集(也可能只是我不熟悉),断点调试也还不习惯;
也有很多功能真的要把 Eclipse 彻底忘记,比如重构 rename,IDEA 竟然默认把同名的都 rename 掉。我重构个我自己写的类的 get 方法,它把 map.get 的 get 也 rename 掉了,真的有点无语。不过习惯就好,总比漏了一些 rename 自己慢慢改好。
再见,Eclipse。
扩展阅读
Intellij IDEA神器那些让人爱不释手的小技巧
IntelliJ IDEA 使用教程(2019图文版) -- 从入门到上瘾
IntelliJ Idea 常用快捷键 列表(实战终极总结!!!!)
使用hexo+github搭建免费个人博客详细教程
一千个不用 Null 的理由
作者:Danni3
来源:http://www.cnblogs.com/ouyida3/p/990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