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

遥感传感器需要权衡遥感影像的宽幅和象元大小(空间分辨率),这使得目前在轨的卫星影像很难获取大面积高时空分辨率遥感影像。通常来说,光学遥感影像分为两类,一是高时间分辨率影像,比如Modis、AVHRR、SeaWiFS,它们可以获取每天的影像信息,但是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从500米到几千米不等;二是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比如OLI,ASTER,但是它们的时间分辨率较低,为16天。目前,时间与空间分辨率权衡最好的是Sentinel-2遥感影像,其空间分辨率为10米,时间为5天(表1)。
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_第1张图片
但是,对于大面积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和复杂性,常年多云多雾,即使是Sentinel-2数据,也很难获取大面积多景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而Modis等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很难在这里复杂地区使用,其这阻碍了土地利用覆被监测,而时空融合算法是克服卫星的限制的有效工具(图1为时空融合的生产示意图)。
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_第2张图片

作者(朱孝林)通过比较现有的几十种时空融合算法,综述性的阐述了这些算法的类别、原理、利弊以及时空算法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归纳,将其分为了5类,即基于分解、基于权函数、基于贝叶斯、基于机器学习以及混合模型(表3):
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_第3张图片
这些方法都遵循以下规律:1.运用线性混合模型;2.具有空间相关性(图2),具有时间相关性(图3)
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_第4张图片
多光谱遥感时空融合综述、分类、方法、应用以及未来方向_第5张图片
时空融合算法在农业、生态、土地利用分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受到一些限制:1.不同传感器之间的差异很大,特别是无人机和卫星之间的差异难以填补,需要进一步讨论;2.几何配准是时空融合算法的主要误差,以后的算法可以减少几何配准对算法的影响;3.土地覆盖变化在数据融合时段发生时难以被监测到,深度学习有望在这方面做出突破;4.没有建立时空算法评价的准则和标准数据,难以对现有的算法做出客观评价。现有的评价方法是利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绝对系数、相对系数、空间细节为评价指标,数据可以利用Emelyanova在2013年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建立基础标准数据用于算法比较;5.时空融合算法是基于像素级的对比融合,其融合效率较低,结合同质性像素、基于块状融合、利用高级编程设计是提高效率的途径。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感,GIS,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