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和TCP/IP模型简述

OSI和TCP/IP模型简述_第1张图片

OSI七层模型主要功能

  • 物理层:位于最低层,是传送信号的物理实体,主要解决两台物理机之间的通信。它的功能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方式将各站点连接起来,组成物理通路,通过二进制比特流的传输来实现,二进制数据表现为电流电压上的强弱,到达目的地再转化为二进制机器码。网卡、集线器工作在这一层。
  •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这一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提供物理地址寻址功能。交换机工作在这一层。
  • 网络层:处理报文分组,完成分组的多路复用和分组交换,以及通信子网络间的数据据传输,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通过路由协议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佳路径。路由器工作在这一层。
  • 传输层:实现端点到端点的可靠数据传输,区分不同进程和服务。
  • 会话层:用于建立、控制和终止终端用户的实用进程间的逻辑信道的连接,并提供支持同步和管理应用进程间的对话服务,验证会话双方的身份,恢复下位层不呆恢复的差错。
  • 表示层:对数据格式进行编译,对收到或发出的数据根据应用层的特征进行处理,如处理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档等,还可以对压缩文件进行解压缩、对加密文件进行解密等。
  • 应用层:功能实现依托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如HTTP协议,FTP协议等等,方便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为用户服务。

划分七层模型的好处:

易于标准化

  • 不同层次之间功能和目的具有明显差异,界线清楚,可使复杂的网络设计简化清晰。

灵活性---降低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性

  • 网络中各层相对独立,修改了某层协议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不同层次完成的职能不同,每层只完成有限的功能,上层请求下层的服务,下层实现上层的意图。

TCP/IP协议

        TCP/IP协议不仅包含TCP和IP协议。还包括了SLIP协议、ICM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UDP协议等。这些协议构成了TCP/IP协议簇。简称TCP/IP协议。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与传统的OSI对应的7层网络模型不同,TCP/IP协议将网络模型划分为四层。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数据加上编码和对话控制。主要协议有Telent、FTP、SMTP等。是用来接收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或者按不同应用要求与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传输层

传输层:UDP、TCP,是使用者使用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内部数据结合的通道,可以实现数据传输与数据共享。

网际层:主要协议有ICMP、IP、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送等。

网络接口层:主要协议有ARP、RARP,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对不同通信媒介有关信息细节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等。

 

OSI和TCP/IP模型的相同与不同

协议不同

OSI和TCP/IP模型简述_第2张图片

OSI 参考模型注重“通信协议必要的功能是什么”,而 TCP/IP 则更强调“在计算机上实现协议应该开发哪种程序”。

相同点

  •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
  • 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 OSI 采用的七层模型; TCP/IP 是四层结构。
  • TCP/IP 参考模型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 OSI 参考模型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分。
  • OSI 先有模型,后有协议规范,适合于描述各种网络;TCP/IP 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不适用于非 TCP/IP 网络。
  • TCP/IP 一开始就提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而 OSI 一开始只强调面向连接服务,直到很晚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
  • OSI 参考模型虽然被看好,但将网络划分为七层,实现起来较困难;相反,TCP/IP 参考模型虽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作为一种简化的分层结构还是比较成功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OSI,tcp/ip,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