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

一、为什么要使用Redis Cluster

redis最开始使用主从模式做集群,但主从复制不能实现高可用,并且主从复制中单机的QPS可能无法满足业务需求,而且master宕机需要手动配置slave转为master;

后来为了高可用提出来哨兵模式,该模式下有一个哨兵监视master和slave,若master宕机可自动将slave转为master,但它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动态扩充;所以在3.x提出cluster集群模式,可以使用分布式来进行分流

并发量

Redsi官方提供的数据为10W/秒,我们不去计较它的准确性,但是实际使用中是可以完全达到上万,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很大一部分的需求,但是有些业务可能需要更高的QPS,比如百万级的。

数据量

Redis是基于内存的数据库,机器的内存普遍在16~256G之间,如果我们的数据量有500G,比如个性化推荐系统,将用户相关的数据都存到Redis中。

解决方案

  1. 配置强悍的机器,超大内存,顶级CPU等,但是成本非常高,一台节点总归有极限。
  2. 分布式,添加节点

二、数据分布

2.1 为什么要做数据分布

全量数据,单机Redis节点无法满足要求,按照分区规则把数据分到若干个子集当中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张图片

2.2 常用数据分布之顺序分布

比如:1到100个数字,要保存在3个节点上,按照顺序分区,把数据平均分配三个节点上 1号到33号数据保存到节点1上,34号到66号数据保存到节点2上,67号到100号数据保存到节点3上

顺序分区常用在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张图片

2.3 常用数据分布之哈希分布

例如1到100个数字,对每个数字进行哈希运算,然后对每个数的哈希结果除以节点数进行取余,余数为1则保存在第1个节点上,余数为2则保存在第2个节点上,余数为0则保存在第3个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数据被打散,同时保证数据分布的比较均匀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张图片

哈希分布方式又分为3个分区方式

2.3.1 哈希分布方式一: 节点取余分区

比如有100个数据,对每个数据进行hash运算之后,与节点数进行取余运算,根据余数不同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上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张图片

节点取余方式是非常简单的一种分区方式

节点取余分区方式有一个问题,即当增加或减少节点时,原来节点种的80%的数据会进行迁移操作,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分布

节点取余分区方式建议使用多倍扩容的方式,例如以前用3个节点保存数据,扩容为比以前多一倍的节点即6个节点来保存数据,这样只需要适移50%的数据。数据迁移之后,第一次无法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必须先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然后回写到缓存中,然后才能从缓存中读取迁移之后的数据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5张图片

节点取余方式优点:

客户端分片

配置简单:对数据进行哈希,然后取余

节点取余方式缺点:

数据节点伸缩时,导致数据迁移

迁移数量和添加节点数据有关,建议翻倍扩容

2.3.2 哈希分布方式二: 一致性哈希分区

原理:

将所有的数据当做一个token环,token环中的数据范围是0到2的32次方。然后为每一个数据节点分配一个token范围值,这个节点就负责保存这个范围内的数据。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6张图片

对每一个key都进行hash运算,被哈希之后的结果在哪个token的范围内,则按照顺时针去找最近的节点,这个Key将会被保存在这个节点上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7张图片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8张图片

一致性哈希扩容的代价很小

在上面的图中,有4个key被hash之后的值在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按照顺时针规则,这4个key都会被保存在n2节点上, 如果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添加n5节点,当下次有key被hash之后的值在n1节点和n5节点之间,这些key就会被保存在n5节点上面了 在上面的例子里,添加n5节点之后,数据迁移会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进行,n3节点和n4节点不受影响,数据迁移范围被缩小很多

同理,如果有1000个节点,此时添加一个节点,受影响的节点范围最多只有千分之2 一致性哈希一般用在节点比较多的时候

一致性哈希分区优点

采用客户端分片方式:哈希 + 顺时针(优化取余)

节点伸缩时,只影响邻近节点,但是还是有数据迁移

一致性哈希分区缺点

翻倍伸缩,保证最小迁移数据和负载均衡

2.3.3 哈希分布方式三: 虚拟槽分区

虚拟槽分区是Redis Cluster采用的分区方式

预设虚拟槽,每个槽就相当于一个数字,有一定范围。每个槽映射一个数据子集,一般比节点数大

Redis Cluster中预设虚拟槽的范围为0到16383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9张图片

分区步骤:

1) 把16384个槽按照节点数量进行平均分配,由节点进行管理,

2) 对每个key按照CRC16规则进行hash运算

3)把hash结果对16383进行取余

4)把余数发送给Redis节点

5)  节点接收到数据,验证是否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的范围

           如果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范围内,则把数据保存到数据槽中,然后返回执行结果

           如果不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范围内,则会把数据发送给正确的节点,由正确的节点来把数据保存在对应的槽中

2.4 顺序分布与哈希分布的对比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0张图片

三、Redis Cluster

3.1 虚拟槽分区

上文我们提到了Redis Cluster是按照哈希槽进行分区,Redis内置16384个槽,从 0 ~ 16383 ,每个节点都维护一个范围的哈希槽,当有新的key需要添加时, 会使用CRC16算法并且对 16384 进行取余,公式:CRC16(key) % 16384。得到一个值,去找Redis集群中的节点,看看这个槽是哪个节点维护的,就将 key存储到哪个节点上。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1张图片

3.2 节点

Redis Cluster 是分布式架构,即Redis Cluster中有多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负责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每个节点之间会进行通信

3.3 meet操作

节点之间会相互通信

命令:

redis-cli -p port cluster meet 目标节点ip 目标节点port

meet操作是节点之间完成相互通信的基础,meet操作有一定的频率和规则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2张图片

3.4 分配槽

把16384个槽平均分配给节点进行管理,每个节点只能对自己负责的槽进行读写操作

命令:

redis-cli -p port端口号 cluster addslots slot槽数

由于每个节点之间都彼此通信,每个节点都知道另外节点负责管理的槽范围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3张图片

3.5 获取数据

客户端访问任意节点时,对数据key按照CRC16规则进行hash运算,然后对运算结果对16383进行取作,如果余数在当前访问的节点管理的槽范围内,则直接返回对应的数据
如果不在当前节点负责管理的槽范围内,则会告诉客户端去哪个节点获取数据,由客户端去正确的节点获取数据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4张图片《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5张图片

 

四、Redis Cluster 配置和命令

4.1 配置文件

Redis Cluster是Redis官网推荐的集群方式,所以它的配置方式在redis.conf中提供了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6张图片

在这里提供了关于Redis Cluster的配置方式

配置项 配置 说明
开启Cluster cluster-enabled yes 默认为注释状态,如果想在特定的Redis实例中启用Redis集群支持就设置为yes。 否则,实例通常作为独立实例启动。
集群超时时间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1、节点超时多久则认为它宕机了。
2、如果主节点master超过指定的时间不可达,它将由其从属slave进行故障切换。
3、 此参数控制Redis集群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4、每个无法在指定时间内到达大多数主节点的节点将停止接受查询。
槽是否全覆盖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no 默认是yes,只要有结点宕机导致16384个槽没全被覆盖,整个集群就全部停止服务,所以一定要改为no。 如果将其设置为yes,则默认情况下,如果key的空间的某个百分比未被任何节点覆盖,则集群停止接受写入。 如果该选项设置为no,则即使只处理关于keys子集的请求,群集仍将提供查询。
集群配置文件 cluster-config-file nodes-7001.conf

1、这个配置文件不是要我们去配的,而是Redis运行时保存配置的文件,所以我们也不可以修改这个文件。
2、Redis集群节点每次发生更改时自动保留集群配置(基本上为状态)的文件,以便能够 在启动时重新读取它。
3、该文件列出了集群中其他节点,它们的状态,持久变量等等信息。 由于某些消息的接收,通常会将此文件重写并刷新到磁盘上。
4、生成的文件在dir指定路径下

4、不同的redis节点,配置文件名字要不同

启动故障切换的时间系数 cluster-replica-validity-factor 1、如果设置为0,无论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链路断开连接的时间长短,从节点都将尝试故障切换为主节点。
2、 如果该值为正值,则计算最大断开时间作为节点超时值乘以此选项提供的系数,如果该节点是从节点,则在主链路断开连接的时间超过指定的超时值时,它不会尝试启动故障切换。 例如,如果节点超时设置为5秒,并且有效因子设置为10,则与主节点断开连接超过50秒的从节点将不会尝试对其主节点进行故障切换。
3、请注意,如果没有从服务器节点能够对其进行故障转移,则任何非零值都可能导致Redis集群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后不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原始主节点重新加入集群时,集群才会返回可用。
  cluster-migration-barrier 主节点将保持连接的最小从节点数量,以便另一个从节点迁移到不受任何从节点覆盖的主节点。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本教程中有关副本迁移的相应部分。

4.2 Cluster 命令

作用

命令

描述

集群信息

cluster info

打印集群的信息

集群节点

cluster nodes

打印集群当前已知的所有节点,以及这些节点的相关信息

节点添加

cluster meet

将 ip 和 port 所指定的节点添加到集群当中,让它成为集群的一份子

节点删除

cluster forget

从集权中移除node_id指定的节点

节点转移

cluster replicate

将当前节点设置为node_id指定的master节点的slave节点,只能针对slave节点操作

节点保存

cluster saveconfig

将节点的配置文件保存到硬盘里面

槽添加

cluster addslots [slot ...]

将一个或多个槽(slot)之指派给当前节点

槽删除

cluster delslots [slot...]

移除一个或多个槽对当前节点的指派

槽清空

cluster flushslots

移除指派给当前节点的所有槽,让当前节点变成一个没有指派任何槽的节点

槽转移

cluster setslot node

将槽指派给node_id指定的节点,如果槽已经指派给另一个节点,那么先让另一个节点删除该槽,然后在进行指派

cluster setslot migrating

将本节点的槽 slot 迁移到 node_id 指定的节点中

cluster setslot importing

从 node_id 指定的节点中导入槽 slot 到本节点

cluster  setslot    stable

取消对槽 slot 的导入( import)或者迁移( migrate)

cluster keyslot

计算键key应该被放置在哪个槽上

cluster countkeysinslot

返回槽slot目前包含的键值对数量

cluster getkeysinslot

返回count个slot槽中的键

五、Redis Cluster集群配置和启动

5.1 步骤

1) 配置开启Redis, 这种情况每台节点都是独立的

2) 执行meet操作,让Redis集群之间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

3) 分配槽

4) 设置主从关系,我们这里一共6台节点,3主3从

5.2 节点分配

序号

节点角色

IP地址

Port端口号

1

Master1

192.168.146.137

6379

2

Master2

192.168.146.137

6380

3

Master3

192.168.146.137

6381

4

Slave1

192.168.146.137

6382

5

Slave2

192.168.146.137

6383

6

Slave3

192.168.146.137

6384

5.3 redis.conf配置文件并启动

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我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示例,因为要启动6个节点,所以不同的节点,配置文件肯定不同,主要是端口号和日志地址不同,其它都是相同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logfile "/var/redis/logs/6379.log"
dir "/var/redis/data"
protected-mode no
dbfilename dump-6379.rdb
# 开启集群
cluster-enabled yes
# 集群运行时文件
cluster-config-file nodes-6379.conf
# 是否集群所有的节点都正常集群才可使用,改为no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no

启动6个Redis进程,发现端口后面都有 cluster 标记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7张图片

我们随便进入一个节点添加数据会发现,提示我们集群下线,没有提供哈希槽!请回头看我们的步骤。至此我们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完成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8张图片

接下来我们查看 /var/redis/data 目录下发现由nodes开头的文件,这就是我们在redis.conf配置的,这个文件不需要手动修改,由Redis节点自动编辑,我们查看一下文件内容,红色下划线为当前节点的ID和自己的状态为master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19张图片

5.4 开启集群

我们通过meet 命令,将该节点与其它节点进行通信,从而达到开启集群的目的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0张图片

查看开启状态,通过 cluster info 命令查看发现节点个数为6个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1张图片

5.5 分配槽

首先通过 cluster nodes 查看节点的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2张图片

然后我们将Redis Cluster 提供的16384个槽分配给3个主节点,下图为分配图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3张图片

我们通过 redis-cli -p  cluster  addslots 命令分配槽命令,因为槽有16384个,每条命令只能分配1个槽,所以这里采用脚本的方式来批量分配

创建脚本文件

touch addslots.sh

 分配槽脚本

start=$1
end=$2
port=$3
for slot in `seq ${start} ${end}`
do
  echo "slot:${slot}"
  redis-cli -p ${port} cluster addslots ${slot}
done

给脚本添加执行权限

chmod u+x addslots.sh

执行命令

./addslots.sh 0 5461 6379

./addslots.sh 5462 10922 6380

./addslots.sh 10923 16383 6381 

分配成功以后,我们再次通过 cluster nodes 查看节点信息,发现槽已经分配成功了

5.6 主从分配

通过 cluster replicate 命令将当前节点设置为主节点的从节点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4张图片

六、Redis 集群快速配置

6.1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跟上面相同即可

6.2 启动节点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5张图片

6.3 配置集群

我们通过命令一键启动,注意修改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号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92.168.146.136:6379 192.168.146.136:6380 192.168.146.136:6381 192.168.146.136:6382 192.168.146.136:6383 192.168.146.136:6384 --cluster-replicas 1

过程有点长,我这里截了两张图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6张图片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7张图片

6.4 查看结果

可以看出3主3从,操作和之前都一样

七、Redis 客户端存储数据

7.1 存储数据示例

我们在以 Cluster 集群的方式启动集群的时候,需要在启动参数里面添加一个 -c 参数,代表以集群的方式启动,这样我们在登录成功以后存储数据的时候,如果当前存储的key通过CRC16计算应该归属的槽不在当前节点范围,Cluster会自动进行重定向,将数据存储到对应的节点

命令:  redis-cli -c -p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8张图片

7.2 客户端路由

7.2.1 moved重定向

1.每个节点通过通信都会共享Redis Cluster中槽和集群中对应节点的关系

2.客户端向Redis Cluster的任意节点发送命令,接收命令的节点会根据CRC16规则进行hash运算与16383取余,计算自己的槽和对应节点

3.如果保存数据的槽被分配给当前节点,则去槽中执行命令,并把命令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4.如果保存数据的槽不在当前节点的管理范围内,则向客户端返回moved重定向异常

5.客户端接收到节点返回的结果,如果是moved异常,则从moved异常中获取目标节点的信息

6.客户端向目标节点发送命令,获取命令执行结果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29张图片

主要注意的是:客户端不会自动找到目标节点执行命令

如果槽命中,则直接返回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0张图片

如果槽不命中:moved异常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1张图片

7.2.2 ask重定向

 

在对集群进行扩容和缩容时,需要对槽及槽中数据进行迁移

当客户端向某个节点发送命令,节点向客户端返回moved异常,告诉客户端数据对应的槽的节点信息

如果此时正在进行集群扩展或者缩空操作,当客户端向正确的节点发送命令时,槽及槽中数据已经被迁移到别的节点了,就会返回ask,这就是ask重定向机制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2张图片

步骤:

1.客户端向目标节点发送命令,目标节点中的槽已经迁移支别的节点上了,此时目标节点会返回ask转向给客户端

2.客户端向新的节点发送Asking命令给新的节点,然后再次向新节点发送命令

3.新节点执行命令,把命令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7.2.3 moved异常与ask异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者都是客户端重定向

moved异常:槽已经确定迁移,即槽已经不在当前节点

ask异常:槽还在迁移中

八、Jedis-Cluster

 静态方法测试

    @Test
    public void m1(){
        // 1 创建Jedis的配置文件
        JedisPoolConfig config = new JedisPoolConfig();
        // 设置最大连接数,默认为8
        config.setMaxTotal(1024);
        // 设置最大空闲连接数,默认为8
        config.setMaxIdle(100);
        // 设置等待可用连接的最大时间,单位为毫秒,默认值为-1 表示永不超时
        // 如果超过等待时间,则直接抛出JedisConnectionExecption
        config.setMaxWaitMillis(10000);
        // 在借用一个Redis连接实例的时候,是否提前进行Test(测试)操作,默认为false
        // 如果为true,则代表得到的jedis都是可用的
        config.setTestOnBorrow(true);
        // 在jedis实例idle(空闲)时,是否进行Test(检测)
        config.setTestWhileIdle(true);
        config.setTestOnReturn(true);

        // 2 创建Redis Cluster节点信息
        HashSet jedisClusterNodes = new HashSet<>();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79));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80));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81));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82));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83));
        jedisClusterNodes.add(new HostAndPort("192.168.146.136",6384));

        // 3 创建Jedis连接实例
        //   参数1: cluster节点
        //   参数2: connectionTimeout连接超时时间,
        //   参数3: soTimeout读取数据超时
        //   参数4: 密码,我这里没有设置密码
        //   参数5: config 上面设置的配置文件
        JedisCluster jedis = new JedisCluster(jedisClusterNodes, 1000, 1000, 5, config);

        // 4 测试
        // 设置数据
        String res = jedis.set("k1", "v1");
        // 如果设置成功,会返回ok
        System.out.println(res);
        // 读取数据
        String v1 = jedis.get("k1");
        System.out.println(v1);


        Boolean res1 = jedis.exists("k1");
        System.out.println(res1);//true
    }

九、Redis Cluster 扩容与缩容

集群伸缩说白了就是在Redis中上线和下线节点,比如我们在上面测试的时候用了6台节点,如果公司业务蒸蒸日上6台节点不够用我们就需要新增节点,这个叫做集群扩容 ,如果有点凉或者高峰期过了就需要下线节点,这个叫做集群缩容

9.1 集群扩容

原始节点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3张图片

节点扩容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4张图片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和之前的相同,只需要修改端口号和文件名

port 6385
daemonize yes
logfile "/var/redis/logs/6385.log"
dir "/var/redis/data"
protected-mode no
dbfilename dump-6385.rdb
# 开启集群
cluster-enabled yes
# 集群运行时文件
cluster-config-file nodes-6385.conf
# 是否集群所有的节点都正常集群才可使用,改为no
cluster-require-full-coverage no

启动节点

[root@localhost redis-5.0.5]# redis-server conf/redis-6385.conf 
[root@localhost redis-5.0.5]# redis-server conf/redis-6386.conf

查看节点启动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5张图片

将新节点添加到集群中

1 使用 redis-cli --cluster help 命令查看帮助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6张图片

create 创建一个集群
check:检查集群状态
call 可以执行redis命令
reshard:重新分片
add-node: 将一个节点添加到集群里,第一个参数为新节点的ip:port,第二个参数为集群中任意一个已经存在的节点的ip:port
del-node:移除一个节点
help 帮助

2 使用 add-node 参数添加节点

[root@localhost redis-5.0.5]#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92.168.146.136:6385 192.168.146.136:6379
[root@localhost redis-5.0.5]#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92.168.146.136:6386 192.168.146.136:6379

我添加的时候遇到了错误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7张图片

正确添加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8张图片

查看节点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39张图片

给新节点分配槽

通过以下命令分配槽

IP和port需要分出槽的节点,从这个节点取出槽分配到新节点

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

执行过程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0张图片

中间在执行的时候,过程会挨条执行命令,例如转移1000个槽,就会执行1000条命令,所以没有截图成功,所以这里采用了文字的样式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1张图片

How many slots do you want to move (from 1 to 16384)? 1000
说明:需要多少个槽移动到新的节点上,自己设置,比如2000个槽
What is the receiving node ID? de7f62b1b649622bd18e8b4983864573ee6cc0e0
说明:把这1000个hash槽移动到哪个节点上去,需要指定节点id,我这里写的是8385的ID
Please enter all the source node IDs.
Type 'all' to use all the nodes as source nodes for the hash slots.
Type 'done' once you entered all the source nodes IDs.
Source node 1:all
注意:

     输入all为从所有主节点中分别抽取相应的槽数指定到新节点中,抽取的总槽数为1000个;也就是平均抽

     或者输入原节点ID然后输入done,意思将输入的节点ID,抽取的总槽数为1000个,就是只从1个节点上取1000个槽分配到新节点

     我这里输入的是all。
Do you want to proceed with the proposed reshard plan (yes/no)? yes
注意:输入yes确认开始执行分片任务

查看新的节点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2张图片

配置主从状态

将 6386 节点配置为 6385 节点的从节点,命令在上面可以查到,执行完成之后,发现 6386节点变成了 slave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3张图片

打完收工

9.2 集群缩容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4张图片

下线 6386 从节点

下线节点,我们使用上面的查看到的 del-node 命令(可以通过 redis-cli --cluster help 查看到)

del-node       host:port node_id

查看集群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5张图片

下线 6385 主节点

这个稍微有点麻烦,因为主节点上有数据槽,需要归还槽,然后在执行下线操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这也是里边的小细节需要大家牢记!

执行: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192.168.146.136:6386

归还槽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6张图片

然后就是走执行命令的流程了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7张图片

查看集群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8张图片

6385主节点下线

查看集群状态

《Redis系列》第八章:高可用之Redis Cluster集群_第4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