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1月,我公司中标了国网XX电力调度中心的调控机器人项目,我被任命为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发起单位为国网XX调度中心,总投资380万元,建设周期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该项目包括:智能语音模块、调度机器人模块、智能检索模块、流程抽取模块、复杂事件处置模块、知识库模块,实现线路、母线、刀闸、开关等跳闸之后,机器人能够经过模型判断作出处置方案并完成处置,即使极其复杂的事故,也只需要调度员与机器人进行简单的语音对话交流就可以完成业务。代替传统电网调度中需要工作人员分别在不同现场轮流值守,发生事故之后通过电话通知调度员,待调度员分析之后下达命令,工作人员执行操作。本论文将结合我对该项目的管理讨论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重点从规划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质量方面阐述。
正文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传统电力调度中刀闸、开关、母线、断路器等异常处置,主要靠工作人员分别在不同的事故触发地点轮流值班,当异常事故发生时通过电话远程通知调度员,调度员经过分析之后命令现场工作人员人工执行操作处置。这种工作模式主要的弊端是人工进行大量重复性与机械化的工作,造成了人力的浪费,同时事故处置效率比较低。信息化方面主要还是以鼠标键盘及单个页面展示的方式,不能形成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系统。2018年我公司受国网XX公司的委托,利用现代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等技术,具体开发智能语音模块、调度机器人模块、智能检索模块、知识库模块、复杂事件处置模块和流程抽取模块,实现通过机器人模型训练,达到现场事故触发之后,机器人根据训练的知识能够达到自动处置,即使复杂场景中,也只需要调度员和机器人简单交流就可以完成业务处置。
该项目由国网XX公司发起,总投资380万元,建设周期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交付产品包括各模块的源代码及配置管理文档,我作为乙方项目经理,主要负责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该项目项目型的组织模式,设管理组4人,开发组18人,测试与质量保证组4人,实施与商务组4人,包含架构师1人。在该项目的建设中,依据甲方要求,采用国产浪潮服务器,采用国产凝思8.0操作系统,采用国产中创消息队列、负载均衡、应用服务中间件,采用国产达梦数据库,采用java和Python开发语言,采用SVN作为文档配置管理工具,采用Git作为代码配置管理工具,采用C/S架构模式。
经验告诉我,项目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进行的,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项目都有质量,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利于增加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未来项目机会,减少项目中的返工以及由于返工造成的成本超支,有利于项目在计划内顺利完成交付。同时有利于项目组成员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减少人员离职。因此本文将讨论项目质量管理,主要从规划质量管理、实施质量保证与控制质量等3个方面展开。
1、规划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纲领性与指导性的文件,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方面的参考文件,对于项目在规定进度与成本下顺利完成非常重要。在本阶段,由于刚开始项目干系人对于项目都不是很了解,我将《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干系人登记册》、《范围说明书》分发给了项目干系人,还通过该远程组件团队培训等方式,确保大家对于项目背景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此之后,我召集项目干系人开会的方式,制定本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在这期间,我重点听取了公司电力系统方面的专家、人工智能专家、架构师、项目副总的意见,通过德尔菲技术获取了他们的看法,最终确定了本机器人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项目的验收标准、语音识别等待时间不能高于2秒,一次语音合成文字支持500字,电力专用模型语言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0%,语音合成支持男声、女声播放,对话机器人页面支持1000人同时在线的访问量。还确定了项目使用国产禅道软件作为项目的质量管理工具,需求收集、设计、编码、集成等不同阶段项目的阶段评审标准,由谁来具体负责等。
在该阶段,我们还是用实验设计的方式对项目中的流程进行了论证,将公司已交付的另一个类似的电力人智能项目作为标杆对照,来控制本项目的实施。借助于因果图、流程图、核查表、直方图、帕累托图、控制表、三点图等可视化工具,从项目按照进度、按照wbs维度对质量方面进行保证和控制。从一致成本与不一致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可能由于质量问题带来的后果。最终还形成了该项目的《过程改进计划》、《质量测量指标》、《质量核对单》。
2、实施质量保证
由于项目干系人没有参与项目,尤其是甲方客户对于项目不了解,也不太确定项目是否可以按照设计的方式完成。在这时候质量保证工作非常关键,我在该阶段,主要参考《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测量指标》、《过程改进计划》、《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经过质量审计、过程分析,分析项目的可完成情况,以便给甲方客户等项目干系人足够的信息,让他们确信项目一定能做成最设计的样子。对于内部,我通过分析项目质量方面的材料,分析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及完成事项的质量,客观公正地向领导反馈情况,以便获得他们的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我们有之前类似项目的案例,我通过给他们讲上一个项目的成功及成功经验,讲解我们公司产品的优势,讲解项目组进度情况以及质量方面的达标情况,以便获得客户的认可。当然在这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我会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控制质量
经历了多个项目管理之后,我的体会尽管项目的原型设计的和很好,项目向甲方客户答应也很好,但是就是做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要求。我认为这重点在于监督与控制质量,自始至终都要做好质量控制,重点参考项目管理计划和已经批准的变更,使用审计、质量评审等技术对于完成项进行测量,将工作绩效数据与项目规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偏差,并分析存在偏差的原因。在控制质量方面,我通过设定测试用例反复测试等方式,借鉴工作绩效数据,对于语音识别准确率、语音合成的延时度、对话机器人对于事故处置的响应事件,事故处置的正确率等方面展开考核,形成机器人项目的《质量控制测量结果》。
在控制质量阶段,我还通过分期分阶段交付的方式,在重要里程碑节点上,每完成一个模块和每完成一个阶段的产品,我会协调测试组测试形成完成可交付成果,待甲方信息中心主任参加的里程碑时间节点评审会议上,我会将完成的可交付成果提出来,让大家通过审计与评审,反复论证,确定没有问题就形成核实的可交付成果,供下一步正式交付,当然在遇到质量问题的时候,我提给开发继续完善、优化和修改。
由于该项目比较复杂,我通过使用变更控制流程管理比较大的变更。首先在项目开始之初,我就动员甲方领导和我们公司领导,开会确定了由甲方信息中心主任,我方项目组项目经理、项目副总、质量保证组组长、架构师等人员构成的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确定了项目变更的流程,变更清单的模板,变更审核依据,变更实施的办法等。
在2018年7月项目集成阶段,甲方参加了由电力行业组织的项目交流会议,交流完成之后甲方提出了变更,要求将原来的基于鼠标按住说话的方式变更为基于端点检测的语音识别,以便使用更加人性化,用户体验度更好。按照流程记录了变更需求,项目经理就该变更对于范围、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确定该变更会造成语音模块进度落后2周,同时新版本质量可能达不到90%的识别率;经过方案的初步论证,变更后的版本能保证85%的识别率;通过书面通知变更控制委员会,委员会开会最终确定同意该变更,我以邮件的形式将该变更通知了项目干系人,同时动员语音组实施该变更。在这过程中,我强调配置负责人和相关开发人员做好版本的备份,同时做好回退计划。同时强调测试与指质量管理组同事跟踪语音识别变更部分的质量完成情况。两周之后开发完成了,测试确定符合用户的要求,我验证了最初的方案,并将变成之后的成果纳入了正规。
“雄关漫道真如铁”,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2019年1月甲方组织了该项目的验收会,确定该项目满足电力调度中事故触发之后,能够通过机器人形成初步的方案,并且能够自动处置,即使非常复杂的事故,也只需要调度员和机器人简单的交流就可以完成事故处置。项目经过了最终验收评审,得到了甲方的一致好评。作为项目经理,我深知这一切来源于我在项目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但是在2018年9月项目上线阶段,有一名开发人员因为自身离开了项目团队,幸好我在他离开前有单时间通过观察就识别到了这个风险,加上我在一开始就设定了A/B角色,经过我后期纠偏,没有对项目造成什么影响。在未来的项目管理中,我会继续学习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与理念,努力学习,争取为我国工业与信息化建设作出我个人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