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信息协议详解和配置

目录

1. RIP路由信息协议

1.1 RIP的数据报

1.2 RIP的计时器

1.3 RIP的贝尔曼·福特算法

1.4 RIP破环机制

2. RIP协议的配置

2.1 RIP的基本配置

2.2 RIP的扩展配置


1. RIP路由信息协议

邻居:在RIP中,相邻的两台路由器,彼此之间具备通信条件,则他们可以被称为是邻居关系。

Cost开销值:是动态路由协议的重要的选路依据,开销值的评判标准是越小越好。

       华为定义的RIP的默认优先级为100,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更高。

       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开销值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之间的开销值是没有可比性的。

       RIP是以跳数作为开销值的评判标准的。因为RIP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义于使用在小型网络环境当中,并且,给RIP规定了一个工作半径是15跳。当一条路由信息的开销值达到16跳时,则判定该目标网段不可达。

       RIP开销值的计算规则:传输的开销值 = 本地路由表中的开销值 + 1

       RIP是支持等开销负载均衡的。

1.1 RIP的数据报

  • request包:请求包,当设备刚刚启动,刚刚运行RIP协议时,立马会发送一个请求包给自己的邻居 --- 相邻的具备通信条件的设备,要路由信息。
  • response包:真正携带路由信息的数据包--- 应答包或更新包,包含目标网段、开销值的信息,RIPV1不包含子网掩码,RIPV2含子网掩码,更清晰

       RIP在收敛完成后,依然会每隔30s发送一个response包,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RIP的周期更新。周期更新携带路由信息,所以会造成网络拥堵,占用资源。设计者设计RIP协议是为了弥补自身缺点。

       周期更新的原因:1. 弥补自身没有确认机制的缺点,自身传输层是UDP;2. 弥补自身没有保活机制,一些路由信息协议中含保活机制(发送Hello包)。

RIP周期更新一定采用的是异步的周期更新,每个设备使用一个独立的更新计时器。

1.2 RIP的计时器

1. 更新计时器:每30s进行一次周期更新,理论上周期更新时间是30s,但实际上,设备在执行时,这个时间将存在±5秒的偏差,在25-35之间。是为了保证异步

2. 失效计时器:180s的失效计时器,在路由条目刷新(根据贝尔曼·福特算法 --- 见博文网络基础(七)--- 动态路由)之后,将启动一个180s的计时器,若计时器结束,路由未刷新,则认为该路由失效。路由失效后,则需要将其从全局路由表中删除,但是,RIP依然会将这条信息保存在自己的缓存中,在之后周期更新时依然会携带这条路由信息,只不过,会将这条路由信息中的开销值改为16。——带毒传输

3. 垃圾收集计时器:120s,当失效计时器归0后开始计时120s,时间到了则将会把这条失效信息彻底删除。

1.3 RIP的贝尔曼·福特算法

1. AR2发送2.2.2.0/24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但是,R1本地路由表中并没有去往2.0网段的路由信息,则将直接把该路由信息刷新到本地路由表中。

2. AR2发送2.2.2.0/24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但是,R1本地的路由表中具有去往2.0网段的路由信息,并且下一跳就是R2。则将直接把新的这条路由信息刷新到本地的路由表中。

3. AR2发送2.2.2.0/24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但是,R1本地的路由表中具有去往2.0网段的路由信息,下一跳并不是R2。则将比较开销值,如果原本的这条路由的开销值大于R2发来的,则将R2发送的这条路由信息刷新到路由表中。

4. AR2发送2.2.2.0/24网段的路由信息给R1,但是,R1本地的路由表中具有去往2.0网段的路由信息,下一跳并不是R2。则将比较开销值,如果原本的这条路由的开销值小于R2发来的,则不刷新。

RIP的异步周期更新会导致路由环路的产生。通过贝尔曼·福特算法进行判断。

RIP路由信息协议详解和配置_第1张图片

       在如图的网络当中,执行的都是RIP协议,R2进行一次周期更新,将1.1.1.0/24网段的路由信息发给R1(本地的cost值+1),R1收到这条信息,根据贝尔曼-福特算法的第1 / 2条,将直接把这条新路由刷新到路由表中。R1进行一次周期更新,R2收到这条信息,根据贝尔曼-福特算法的第四条此时下一跳并不是R1,比较开销值,原本路由的开销值是0小于R1发来的cost = 2,所以不刷新。

       如果1.1.1.0/24网段突然消失,则在经历了180秒的失效计时后,R2则把1.1.1.0/24网段的路由信息从全局路由表中删除,并把这条路由信息的开销值写成16,此时R2要等待自己的周期更新,才能将这一信息传出去,假设此时R1的周期更新先发出了,R2收到之后,根据贝尔曼-福特算法第3条,下一跳不是R1,原本路由的开销值=16大于R1发来的cost = 2,则将R1发送的这条路由信息刷新到路由表中,下一跳是R1。而R1里面这条路由的下一跳是R2,所以就形成了环路。再经过周期更新按照贝尔曼-福特算法第2条后cost值一直+1,直到大于15时,自动破环。

1.4 RIP破环机制

1. 15跳的工作半径(这样的网络并不小,并不是为了限制为小型网络),设置的原因就是破除环路。

2. 触发更新:当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的第一时间将变更信息传递出去。不能百分百解决环路问题,可能帮更信息会和别的设备的周期更新的信息同时发出。

3. 水平分割机制:从哪个接口学来的路由将不再从这个接口发出去。

4. 毒性逆转:从哪个接口学来的路由还将从这个接口发出去,但是,必须带毒。

注意: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转因为其做法相互矛盾,所以,在执行的时候,只能二选其一。华为设备默认开启水平分割机制,如果同时开启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转,则将按照毒性逆转执行。

2. RIP协议的配置

2.1 RIP的基本配置

1. 启动RIP进程:[r1]rip 1  --- 1为进程号,仅具有本地意义,目的是为了区分不同的RIP进程

[r1-rip-1]

2. 选择RIP的版本:[r1-rip-1]version 2

3. 宣告:[r1-rip-1]network 1.0.0.0

要求:① 所有的直连网段都需要宣告;② 必须按照主类来进行宣告

宣告的目的:① 激活接口:只有激活的接口,才能收发RIP的数据。

                     ② 发布路由:只有激活的接口对应的直连路由才能发出去

2.2 RIP的扩展配置

1. V2手工认证 - - - 在邻居间更新收发的接口上,配置相同的密钥,来保证更新的安全性

[r1-GigabitEthernet0/0/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
  nonstandard  Nonstandard MD5 authentication packet format (IETF)
  usual        Huawei MD5 authentication packet format

nonstandard、usual这两个参数在邻居间的两个接口上配置时必须保持一直,如果一边使用usual,另一边也必须使用usual。usual:表示使用通用报文格式;nonstandard:表示使用非标准报文格式(IETF标准)不一致会导致口令不一致,无法收发信息。

[r1-GigabitEthernet0/0/0]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cipher 123456

查看RIP的路由表:[r2-GigabitEthernet0/0/0]display rip 1 route

2. V2手工汇总 - - -在更新源设备上,所有更新发出的接口上进行汇总配置

[r1-GigabitEthernet0/0/0]rip summary-address 1.1.0.0 255.255.252.0

注意后面掩码只能写完整的

静态汇总使用数字或者完整掩码都可以,ospf.和rip汇总都需要写完整的掩码

3. 沉默接口:把一个接口配置成沉默接口,其效果是让这个接口接收不发送RIP的数据包。

[r1-rip-1]slient-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0

4. 加速收敛:减少计时器的时间 - - - 周期更新 30S ,失效时间 180S,抑制时间 120S
适当的加快计时器,可以加快协议的收敛速度;建议维持原有的倍数关系;
且不宜修改的过小,同时整个网络中所有运行rip的路由器应该一致;

[r1-rip-1]times rip 30 180 120

5. 缺省路由:在边界路由器上声明本地的身份;自动向内部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时的内部所有运行RIP的协议的路由器产生缺省路由,下一跳指向边界方向。配置后所有设备将自动生成一条指向边界的缺省路由。

[r1-rip-1]default-route originate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基础,udp,网络,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