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一、人工神经网络简述

下面开始说神经网络。注意,当我们说N层神经网络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输入层算入(因为输入层只是输入数据)。因此,单层的神经网络就是没有隐层的(输入直接映射到输出)。而对于输出层,也和神经网络中其他层不同,输出层的神经元一般是不会有激活函数的(或者也可以认为它们有一个线性相等的激活函数)。这是因为最后的输出层大多用于表示分类评分值,因此是任意值的实数,然后用softmax得到分类值,或者直接某种实数值的目标数(比如在回归中)。对于各种激活函数之后会写。    

全连接层及其网络

对于普通神经网络,最普通的层的类型是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 layer)。全连接层中的神经元与其前后两层的神经元是完全成对连接的,但是在同一个全连接层内的神经元之间没有连接。下面是两个神经网络的图例,都使用的全连接层: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1张图片

左边是一个2层神经网络,隐层由4个神经元(也可称为单元(unit))组成,输出层由2个神经元组成。右边是一个3层神经网络,两个含4个神经元的隐层。

注意:层与层之间的神经元是全连接的,但是层内的神经元不连接。

其中,用来度量神经网络的尺寸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神经元的个数,另一个是参数的个数,用上面图示的两个网络举例:

  • 第一个网络有4+2=6个神经元(输入层不算),[3x4]+[4x2]=20个权重,还有4+2=6个偏置,共26个可学习的参数。

  • 第二个网络有4+4+1=9个神经元,[3x4]+[4x4]+[4x1]=32个权重,4+4+1=9个偏置,共41个可学习的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神经网络能包含约1亿个参数,可由10-20层构成(这就是深度学习)。但那么多参数是很容易学不来的,所以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会使用参数共享和局部链接的方式来减少参数,效果也更加的好。更多知识,后面讲卷积神经网络的时候会讲到。


二、反向传播链式法则简单理解

首先,反向传播的数学原理是“求导的链式法则” :

5f525a763817795830f84f0cd3c5e459.png

然后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链式求导:

我们以求e=(a+b)*(b+1)的偏导为例。它的复合关系画出图可以表示如下: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2张图片

在图中,引入了中间变量c,d。为了求出a=2, b=1时,e的梯度,我们可以先利用偏导数的定义求出不同层之间相邻节点的偏导关系,如下图所示。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3张图片

利用链式法则我们知道:

040d6f6abbacdf2367f414ccdf2f6579.png

链式法则在上图中的意义是什么呢?其实不难发现,fa9a1530b8fc09e932113b72089d2c97.png的值等于从a到e的路径上的偏导值的乘积,而ff4b54c05e3906d618f4cff93c951156.png的值等于从b到e的路径1(b-c-e)上的偏导值的乘积加上路径2(b-d-e)上的偏导值的乘积。也就是说,对于上层节点p和下层节点q,要求得3a2bdc6cadee1a7141fc1f0d54e9a05a.png,需要找到从q节点到p节点的所有路径,并且对每条路径,求得该路径上的所有偏导数之乘积,然后将所有路径的 “乘积” 累加起来才能得到d43be9ad4525e70b33a694f25b6b33d5.png的值。

但是,这就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这样做是十分冗余的,很多路径被重复访问。比如上图中,a-c-e和b-c-e就都走了路径c-e。对于权值动则数万的深度模型中的神经网络,这样的冗余所导致的计算量是相当大的。

同样是利用链式法则,BP算法则机智地避开了这种冗余,它对于每一个路径只访问一次就能求顶点对所有下层节点的偏导值。(注意,这里他和普通链式求导计算方式不同的地方)

具体做法如下:正如反向传播(BP)算法的名字说的那样,BP算法是反向(自上往下)来寻找路径的。从最上层的节点e开始,初始值为1,以层为单位进行处理。对于e的下一层的所有子节点,将1乘以e到某个节点路径上的偏导值,并将结果“堆放”在该子节点中。等e所在的层按照这样传播完毕后,第二层的每一个节点都“堆放"些值,然后我们针对每个节点,把它里面所有“堆放”的值求和,就得到了顶点e对该节点的偏导。然后将这些第二层的节点各自作为起始顶点,初始值设为顶点e对它们的偏导值,以"层"为单位重复上述传播过程,即可求出顶点e对每一层节点的偏导数。

加深理解做法:以上图为例,节点c接受e发送的1*2并堆放起来,节点d接受e发送的1*3并堆放起来,至此第二层完毕,求出各节点总堆放量并继续向下一层发送。节点c向a发送2*1并对堆放起来,节点c向b发送2*1并堆放起来,节点d向b发送3*1并堆放起来,至此第三层完毕,节点a堆放起来的量为2,节点b堆放起来的量为2*1+3*1=5, 即顶点e对b的偏导数为5.

以上例子部分参考知乎胡逸夫回答:如何直观地解释 back propagation 算法?


三、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

上面讲述的是在简化情况在的BP,下面讲述在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这里以简单的多层感知机为例: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4张图片

如上图,我们先定义一个三层人工神经网络,layer1至layer3分别是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首先定义说明一些变量: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5张图片

612cba1e969b04b3cac62770a9dce189.png

23a0b7bcfde02ed8882b21904fa18492.png

54626f349d71de033b9c39911a415aaa.png

然后,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定义代价函数为均方差损失函数(当然,现在很多不是用这个损失函数,至于为什么,会在下面一篇文章讲述):

0c508ee7b9acef00b43f95244c31cbef.png

87ff18b586b76eb159431d770487a50b.png

78d1c02a40dc12363ccbdb019e1e4f0e.png

然后,更为了简单来算,我们以一个输入样本为例进行说明,此时代价函数表示为:

e9f0032586bc74d20717b2b8e51adfa4.png
  • 计算最后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

fe0f7617dec4575f56d75ce1852796ae.png

其中,表示Hadamard乘积,用于矩阵或向量之间点对点的乘法运算(注意这里的维数应该相同),推导如下: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6张图片
  • 由后往前,计算每一层神经网络产生的错误,注意这里是反向回传错误的体现(这一步的推导最为关键)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7张图片

所以我们得到:

ecf88f2311c9166290e1d54e4472cf0b.png
这一步极为关键,需要前后换序、转置等操作,进行维度的适应,当然,知乎也有对这种做法的讲解: 维数相容原则在反向传播的应用,可以一看!
  • 然后,我们应用错误计算权重的梯度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8张图片

所以得到:

f51f003dc9df57a0678f191d21b3bc85.png
  • 最后,我们计算偏置的梯度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9张图片

最终得到:

4b380f844e95e95250c78e0d32c0e697.png

整理一下整体过程如下:

对于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x,设置输入层(Input layer)对应的激活值

  • 前向传播:

2dd394e74dd573c86fdfb6f74d092645.png af79d8c9a4fbc69adf7ea743b87d01de.png 计算正向输出值
  • 反向传播:

1a48a6aabc56fe6d1dc3ab3c97f57858.png 计算输出层产生的错误: 29674f3fb37ec76ef65ae1e57dc247d1.png 反向传播错误: 05c32fa507479f5eeb93c73629ce134f.png 得到梯度,并用sgd等优化算法更新权重参数 953834bd8bf655272608b1a6d525b881.png 得到梯度,并用sgd等优化算法更新偏置参数

下载1:OpenCV-Contrib扩展模块中文版教程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扩展模块中文教程即可下载全网第一份OpenCV扩展模块教程中文版,涵盖扩展模块安装、SFM算法、立体视觉、目标跟踪、生物视觉、超分辨率处理等二十多章内容。

下载2:Python视觉实战项目52讲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Python视觉实战项目即可下载包括图像分割、口罩检测、车道线检测、车辆计数、添加眼线、车牌识别、字符识别、情绪检测、文本内容提取、面部识别等31个视觉实战项目,助力快速学校计算机视觉。

下载3:OpenCV实战项目20讲

在「小白学视觉」公众号后台回复:OpenCV实战项目20讲即可下载含有20个基于OpenCV实现20个实战项目,实现OpenCV学习进阶。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SLAM、三维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以后会逐渐细分),请扫描下面微信号加群,备注:”昵称+学校/公司+研究方向“,例如:”张三 + 上海交大 + 视觉SLAM“。请按照格式备注,否则不予通过。添加成功后会根据研究方向邀请进入相关微信群。请勿在群内发送广告,否则会请出群,谢谢理解~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10张图片

干货|神经网络及理解反向传播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经网络,算法,python,人工智能,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