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的文章中离不开康德(十九讲中有389个“康德”),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康德是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还包含道德的内容,这可以跟中国哲学进行很好的会通。会通的目的在于张扬中国哲学精神,力使之昂首于世界。但康德的很多说法并不好理解,当牟先生信手拈来的借康德思想阐述中国哲学时,其本身就是一个障碍,不但不利于理解中国哲学,反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读“十九讲”的难点找到了,就先解决它。我曾萌生过把“十九讲”中的康德部分删除,做一个简本,是否会更容易理解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尝试,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再一种方法就是先理解康德。这里说“解决”只是想当然的,只能尽力为之,可能以偏概全,或者错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面对高深博大的康德,能力总是有限,勉强为之吧。
康德的思想主要分两大块(谈美部分我们先忽略),一个是谈认识何以可能,即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一个谈人的道德何以决定,他强调内在的道德律。
后一点容易理解,跟儒家的心对内在之仁的觉知相似,人的道德行为不由外在的规则所决定,而是内心神圣的“道德律”,这是一种无条件的原则,一旦被某种外在目的所干扰,就不是道德律令了。比如撒谎是错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对。这一点不多说,因为与儒家的仁道的内在性很契合,容易理解。
重点要说的是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关于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有经验论和理性论之争。
理性论的鼻祖是柏拉图,他认为人们头脑中有关于万物的理型(观念),人们正是通过这个先天的观念认识世界的。
有人可能反对,这怎么可能?
这种追问本身不是哲学的。应该学习苏格拉底的追问方式:“你说的理型是什么意思呢?”只有这样,才能展开可能的论辩。
柏拉图针对这个问题,会说:“理型就是人脑中的万事万物的最完美的形象。”
“你的头脑中有笔记本电脑的理型吗?”聪明的人会站在今天质问。
“我确实不知道你说的笔记本电脑是什么东东。你能给我说说吗?”柏拉图一脸真诚且不失平静。
追问者一般会露出狡黠而得意的微笑:“好呀!笔记本电脑就是一种方便人们处理文件,搜索资料并能进行游戏等的电子产品。”
柏拉图追问了几个概念,毕竟这些词语对于两千多年的人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当他大致把这些新名词与原来头脑中的观念联系起来的时候,柏拉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人的头脑中有笔记本电脑的理型,只是人脑中的这些相关理念是散放着的,没能集中表达这个事物,比如人们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文章处理方式,人们需要把可用的知识集中起来以便随时取用,人们早就有游戏的意识,费力少又好玩等,把这些观念聚合在一起,不就是笔记本电脑吗?当然这是在时间中的一个历程。”
这么一说,还真是有道理,你不能站在科学大发展的两千年后,直接拿当下的物品追问古人,这是把时间的历程抹平了。但是可以追问当代的人,他们在发明笔记本电脑之前大脑中是否有较为近切的笔记本电脑的理型,当代人会说得更具体些。
再换个角度说,我们评价人不是拿头脑中的观念衡量人吗?很多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吗?也就是天生就不喜欢或者喜欢某类人。合我观念者,朋友,否则就是路人。
认识世界的另一派是经验论,其鼻祖是亚里士多德。他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型论,他认为事物的特征是从实际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比如看到各种各样的笔记本电脑,总结归纳出其基本特点——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形式。我们似乎更愿意接受这个观点。
但细细思量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只是要注意的是,理型论是在创造世界;经验论是在认识世界。
后来柏拉图的理型论逐渐转化为理性论,即通过先天的理性来判断和认识事物,后来的代表人物有斯宾诺莎、笛卡尔等。经验论则由洛克、休姆等继承。两派对峙,不相上下。到了康德,巧妙的调和了两派的矛盾。怎么调和的呢?容我慢慢说来。
康德面对世界万物,提出一个“物自身”的概念,也就是物之为物,人类无法认识,只有上帝才能认识它们。比如盐,你说它是咸的,你说它的分子式是NaCl等,这只是人类为了认识它而感觉出和给出的特点,不是事物本身,因为人无法成为物而体验物的特点,我们是站在物外给予评判。
不能认识归不能认识,但总得言说这些事物吧?而且人类的科学不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吗?既然这样,人是怎么认识外物的呢?
康德说这首先靠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说时间,是着眼于事物的绵延性;说空间,是着眼于事物的延展性。有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才能谈事物的特点。
再就是范畴了。什么是范畴?不妨从罗素的分析哲学的观点说,罗素认为语言文字包含两类词,一类是实体词,比如桌子,难过等,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者感受;另一类则是逻辑词,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只有才等表达某些关联的词语,它们不对应实际的内容,只是把一些事物建立起关联。根据关联的不同,确定了十二个范畴。正是这些范畴,把世界万物关联起来,可以深刻认知了。
也就是说,人类根据时间空间和十二范畴,按照自己内在的认识(理性论),结合观察到的现象(经验论),建立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换个角度说,这只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而不是物自身。由于人类彼此都有相似的知性,所以,可以交流彼此的认识。
人类这种认识世界的能力被称为知性,它是理性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由此产生知识的一种应用。那人类的理性又是什么呢?
人类的理性在对世界特质研究之外,还要探究生命的源头和去向。
手上的一块石头,离开手之后会落地;落地的原因是因为重力;重力源于万有引力。科学基本上到此为止。
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龄会恋爱,这是青春期的到来,异性吸引等,科学研究也基本到此为止。
但人类的理性又不满足于此,万有引力是哪里来的?人类的爱是哪里来的?这就是哲学探究的范围。对这些的洞察则是智的直觉。康德认为人没有这种直觉,所以康德把这一些归为上帝。中国哲学没有上帝,却能通过自己的理性领悟天意,所谓“率性之谓道”,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这时,理性就走到智的直觉,进而指导人的生命。智的直觉与康德的感触的直觉相对,虽然都是他提出来的,但他不相信人有智的直觉,所以他的学问主要是对感触世界的加工与确定,也就是纯认识的世界。而中国哲学却能凭此智的直觉,也就是仁心、道心、佛心而“创生”世界,当然这个创生加上了引号,首先不是物质的产生,即仁心产生了石头、树木或者高山等物质,而是在仁心的观念下,人把握了世界万物,且是如其所是的把握,而康德的认知总是隔着一层。在“创生”上加引号,还有另外一层,就是道家的创生是作用层上的,道心在,万物自生,这就是对世界的智的直觉。佛家的“创生”只是经过般若智而保住万法(物)的存在,也不是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创造出的万物。儒家的“创生”,第一因就是仁道,这是万物的根源;而道家和佛家,则没有肇始处的第一因,而是说这个世界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康德,终觉辞不达意,主要是我对其理解浮于表面,也不知道这些文字会不会对大家理解中哲有帮助。大家可以据此提问,以助我进一步理解。先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