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怀疑与学问

目标瞭望台

1.体会文章引用名言论证论点的作用。

2.品味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3.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微课直播间

背景资料

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怀疑与学问》选自《通俗论集》,标题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表面看二者是并列的,实际上重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基础和手段,没有怀疑的精神就没有新发明、新学说的产生和创立。

新知积累

1.生难字

程颐(yí)     譬如(pì)   步骤(zhòu)  懒惰(duò)

塾师(shú)    大儒(rú)    停滞(zhì)    虚妄(wàng)

2.词语释义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2)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文本研习

目标1:体会文章引用名言论证论点的作用。

1.开头引用学者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法”,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起到这样几个作用:引出论题或论点的作用,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有时有增强阅读兴趣的作用。

【理解突破】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本文把它们放在开头,借之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文的观点:         

          。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      论据,证明了中心论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学者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目标2: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2.第6段第一句话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思路点拨】要了解分句之间的关系,必须了解常见的复句关系。常见复句有以下七种关系:

(1)并列复句:“既……,又……” “不是……,而是……”等。

(2)递进复句:“不但……,而且(也、还)……”“尤其”“乃至”等。

(3)选择复句:“是……,还是……”“不是……,就是……”等。

(4)转折复句:“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等。

(5)因果复句:“因为……,所以……”“既然……那么……”等。

(6)假设复句:“如果(假使、要是)……那么(就)……”“即使……也……”等。

(7)条件复句:“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等。

【理解突破】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从“不仅……也……”这组关词语来看,这两个分句应当是        关系。

从本文内容看,“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是文章的又一个分论点。

所以,这句话在文中起到          的过渡作用。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论述的总结;后一分句启下,提出后文要论述的论点。

(第六段第一句话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目标3:品味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3.第6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思路点拨】

一般情况下,判断词语或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看它们的顺序与上下文有无对应关系。二是看它们自身是否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顺序,如由古到今,由中到外;或逻辑顺序,如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因到果等。

【理解突破】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          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中,“评判”也是“修正”的          条件。

“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          的关系,体现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思维过程,并最终实现创新。所以顺序不能调整。如果调换顺序就不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第⑥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

重难点归纳

思路缜密,层层深入

文章开篇引用名言,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后,分别从消极与积极两方面进行论证。第6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在论述前一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时,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对于传说都应经过一番思考;再扩展开去提出无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思索”来辨别是非。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从积极方面论及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文章论述由浅入深,层次清晰,全面而精当地阐述了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课时综述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文段训练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2.“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3.画线的第⑦⑧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18.怀疑与学问

【文本研习】

1.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道理论据。

2.递进关系;承上启下。

3.前提;前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

【文段训练场】

1.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3.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戴震幼时质疑《大学章句》的事例,证明了本段“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观点。

习题

第1题

一、基础知识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创新精神是我们工作中所不能缺少的,如若大家都mòshǒu(  )成规,那么我们将永远tíngzhì(  )不前。

解析

墨守  停滞

第2题

二、阅读理解

阅读张运辅的《“知入”与“知出”》,完成2—4题。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解析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运用;最后,再一次强调: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读者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18.怀疑与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