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气候变暖最新报告:不要眼见,要“远见”

2021年8月9日IPCC发布报告,地球气候正在极速广泛地加剧变化,至少在目前的时间范围内部分趋势已经不可挽回。

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度影响了全球所有的区域。科学家们也观察到这些变化已经横跨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在大气层中,在海洋中,冰盖,以及在陆地上。

该报告警告:绝大部分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其中一些变化还正在进行;还有一些--例如海平面上升,已经在未来的百年到千年的时间都已经不可逆转。

但现在还有时间限制气候的变化,IPCC专家说,严厉并持续地降低二氧化碳(CO2)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快速使空气质量变好,能在20-30年之内保持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的“红色代码”

联合国秘书长Antonio Guterres说本次工作报告无异于“人类的红色代码”,警报已经拉响,证据无可辩驳。

他提到目前全球变暖程度已经与国际公认的1.5摄氏度前工业化全球变暖阀值相当接近,很快将会面临达到1.5度的巨大风险。为了避免超过这一阀值,唯一可做就是赶紧站起来努力行动。

人类的自作自受

此份报告由来自66个国家共234名科学家做出,强调在最近2000年内,人类自己如何对气候造成空前的影响。

2019年,空气CO2的浓度高于过去2百万年的任何时候;甲烷和含氮氧化物浓度高于过去80万年任何时候。

从1970年至今,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速度比过去20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区间都要快。例如最近十年(2011-2020)的温度超过了6500年前最近的多世纪的暖期。

同时,从1900年开始,比起至少过去3000年来的任何一个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更快。

资料显示,从1850-1900年间,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导致1.1摄氏度变暖,并且发现未来20年全球气温可能将有超出1.5摄氏度的变暖。

时间已经错过

IPCC 科学家警告21世纪期间全球变暖将超过2摄氏度。除非在未来的数十年内迅速大大地降低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极端变化

专家揭露人类活动导致影响了气候系统的组成,某些影响会持续数十年,另外一些会延续数百年。科学家们指出,观察到的证据被强化表明极端天气变化,例如热浪、强降水、干旱、热带台风等归咎于人类的影响。

气候系统的许多变化日益加剧,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这些包括频繁而强烈的极热,海湾热浪,强降水,某些地区农业生态干旱,大规模激烈的热带台风;与此同时,北极海冰、积雪和永冻层的逐渐消失。

大自然的内在调节在局部和短时间内会修正一些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对于长期的全球变暖毫无意义。

百年之变,无处可逃

IPCC专家预测未来数十年全球各地气候变化都将升级。1.5摄氏度的全球变暖,会增加热浪,热的季节增加冷的季节变短。

当到达2摄氏度全球变暖使,对于农业和健康,极热将达到严重的忍耐阀值。

可能不仅仅是气温,例如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水循环,将带来更多降雨和相关的洪水,同时某些地区更严重的干旱。

还有,海岸线地区将在整个21世纪持续看到海平面的上升,导致低洼地区更频繁和严重的沿岸洪水与海岸侵蚀。

从前百年一遇的极端的海平面事件,将会在这个世纪结束前每一年都发生。

报告也说明了,以后的气候变暖将会扩大永冻层的解冻,减少季节雪层覆盖,融化冰川和冰盖,夏季北极海冰将消失。

这些变化对于海洋来说,因为变暖,造成频繁的海湾热浪,海洋酸化,含氧量降低,海洋生态被影响连累依赖海洋的人类,并将贯穿本世纪。

城市影响放大

专家警告,某些方面的气候变暖对于城市的影响会被放大,例如过热,强降水洪水事件和海平面升高。还有不可排除低可能性的冰盖坍塌或者洋流突然转变等情况。

限制气候变化

限制温室气体的空气污染,特别是甲烷,不仅有益健康也利于气候。要稳定气候,必须要强力地、持续地、快速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达到CO2的零排放。

不要眼见,而要“远见”

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看到眼前气候灾难的真实存在,例如今年中国华中地区和西欧的大洪水灾害,这些事实存在于任何一个新闻栏目中,我们必须明白这正是科学告诉我们的让我们眼见到的东西。而IPCC的报告,也正是告诉我们如果不行动,那么可能的结果就是这样的,或者我们开始行动,那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IPCC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跨政府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在1988年成立的,有195个成员国。

报告下载

https://www.ipcc.ch/site/assets/uploads/2021/08/IPCC_WGI-AR6-Press-Release_en.pdf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

你可能感兴趣的:(IPCC气候变暖最新报告:不要眼见,要“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