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了一场高端人才推介会

前两天有一位朋友在微信上找到我。

问我周六上午有空吗,邀请我参加一个活动。

我说,什么活动。

朋友说,XX省XX市海外高端人才推介会。

我说,什么内容。

朋友说,该市市长带领的高级访问团,来瑞宣传双招双引政策,介绍投资环境什么的,你来不来。

我说,周六上午,起不来。

朋友说,高端会议,机会难得,市长一高兴说不定封你个村支书什么的当当,让你从此弃暗投明,走上人生康庄大道。

我说,周六上午,真起不来。

朋友说,好了啦,让你当特邀VIP,在众多年轻礼仪小姐的簇拥下,作为高端人才代表,直接和市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好不好?

我说,周六上午,实在起不来。

朋友说,少废话,时间紧任务重,大暑假的实在凑不齐人头了,到时候给我按时出现!

我说,我们长在红旗下的老一代,讲的是实事求是,说起不来,就起不来。

朋:再问一遍,来不来?

我:不来。

朋:最后一遍,来不来?

我:不来。

朋:不来看我不排使嫩!

我:不来。


周六上午9点30分,楼主向朋友的淫威妥协,提前半小时出现在人才推介会所在的某五星级酒店会议大厅。

会场布置的非常高端,从注册签到,到会前mingle,都有专业人员引导,给人一种置身于G20峰会分会场的错觉。

楼主翻了一下瑞方参会人员名单,有大使馆高层代表,各华人协会名誉会长,华人团体名誉主席,成功华裔企业家,各高校华裔教授研究员博士后等数十人,阵容可谓强大,完全没有凑不齐人头的迹象。

上午10点10分,XX市代表团迈着轻盈矫健的步伐走入会场,推介会正式开始。

首先由大使馆代表致辞,代表的发言很有水平,开口就hold住全场: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此刻的瑞典,正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的,30度酷暑,X市长,代表团一行,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这阵阵凉意,预示着,推介会,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和,圆满的,成功……

简单几句,抑扬顿挫,感情丰沛,颇有温总理在剑桥大学发言时的风范。


接下来,由高端代表团团长,X市长发言。

市长水平也是了得,虽然身处300万人口的三线城市,可气势已与国务院不相上下。楼主有限的政治觉悟,只能勉强跟上中国梦,伟大复兴,一带一路,加快推动,深入贯彻,全面落实,坚决执行这些托福词汇,后来出现的大坐标,新格局,集约化,流程再造,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内涵深奥的GRE词汇,令人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心虚的楼主只得频频点头做同意状。

发言很快结束,全场掌声雷动。

相信场下很多听众和楼主一样,经历了一场现场版新闻联播的洗礼,受益匪浅。


随后,由XX市人社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介绍XX市海外高端引才具体政策。

局长打开幻灯片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500万,100万,50万几个粗体数字,甚是耀眼。

局长非常骄傲的表示,我市将以最大的诚意引进海内外人才,在待遇方面也遥遥领先与其他市地。对于选择来我市落户的一类人才,我们给于最高500万的政府补贴,外加市内不低于100平米住房一套,办理本地户口,养老社保,解决子女入托入学,这样的待遇,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楼主心中一阵波澜,赶紧拿起桌上的XX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细则开始仔细阅读,在详细了解完一类人才可享受的各项待遇条件之后,楼主发现最后括号里的一排小字:(一类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同级别人才)

好吧,看来一类人才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全国范围只有两位有资格申请。

楼主开始顺着细则继续往下找,二类人才,国家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及同级别人才,政府补贴100万元。三类人才,世界知名大学教授,世界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及同级别人才,补贴50万元。

楼主决定不往下看了,万一发现自己所处类别只能享受国家低保,或者根本就没有能被归入的类别,给心里添堵就不好了。

最后,人社局局长表示,祖国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府求贤若渴,形势一片大好,我们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只待广大海外人才回国效力,实现伟大中国梦,指日可待!

此刻的会议室,高浓度的正能量已经爆表,如不及时开窗,可能造成缺氧。


大会进行第四项,现场播放X省X市宣传短片。

宣传片虽然不是张艺谋导演拍的,但是处处流露出只有张导身上才有的独特印迹,气势磅礴的摩天大楼,绿意盎然的森林公园,十倍快放的机场码头立交桥夜景,全自动现代化的智能电子设备生产线,配上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直接拿去申办奥运会应该没太大问题。

令楼主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这还是那个楼主印象中的XX市吗,这哪是准三线啊,这明明就是新一线啊。之前楼主曾经几次走高速公路经过XX市,为什么每次都只顾着在此地的服务区里上个厕所便匆匆而去,此刻的楼主,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直到整个短片结束。


大会进入下一个议程,中瑞双方签署合作意向,说好的礼仪小姐并没有出现,楼主在一群中老年男性的簇拥下,上台与市长签署了高端战略合作协议。

当协议签署完毕,台下长枪短炮的相机和闪光灯朝着台上咔咔作响的时刻,楼主脑海中只有一个弹幕在反复循环播放--交友,一定要慎重。


大会进入到最后一项,中瑞双方参会人员就相互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

楼主有幸和坐在旁边的XX市发改委X主任进行了简短交流。

主任:来瑞典多少年了?

我:十来年了。

主任:生活都适应了吧?

我:基本适应了。

主任:想回国发展吗?

我:报效祖国,人人有责。

主任:很好!现在回去真是时候啊。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就等你们回去大展拳脚了!

我:您那么说,我们就放心了。

主任:在瑞典,有没有感觉华人受歧视?

我:还好吧,反正也都是互相歧视。

主任:在瑞典,有没有上流社会?

我:听说过,没见过。

主任: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吧?

我:是,不过都不能期待太高。

主任:你是在大学工作?

我:是。

主任:咱俩加个微信吧,以后有事还可能咨询你。

我:准备让孩子出国读书?

主任:是啊,马上大学毕业了。

我:有什么要求嘛?

主任:也没啥要求,就是挑个好专业,毕业了能找到工作方便移民的。

我:……


11点30分,人才推介会圆满结束。

全体参会人员移步宴会厅集体午餐,吃饭时楼主和几位博士生坐在一起聊天,这几位每次有推介会都会积极参加,应该是志在回国的优秀人才。

楼主问其中一位小哥,感觉这次怎么样?

小哥撇撇嘴说,感觉一般吧,上次北京来的那个团好一些,这次的饭明显不如那次的好吃……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回,还是不回,

That is also the question.

回的人,

有100种理由,

不回的人,

亦有100种理由,

只愿,

寻找答案的路上,

多一些真诚,

少一些套路。

唯有自己深信,

才有他人相信,

唯有发自肺腑,

才能触及灵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参加了一场高端人才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