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挑战微信的产品都不能成功?

1月15日,张一鸣、罗永浩、王欣同一天发布新的社交产品。

头条发布社交型产品“多闪”,Slogan:“这是年轻的时代”;

罗永浩发布社交型产品“聊天宝”,Slogan:“我们想和这个世界聊聊”;

王欣发布社交型产品“马桶MT”,Slogan:“我们换个方式聊”。

他们真的能把微信拉下马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大家都使用电话卡,如果现在新出了一个运营商,口上喊着要干掉现在的三大运营商,但关键是使用这个新的运营商的卡,不能和其他三大运营商的电话通话。

你会用吗???


如果是我,除非他的功能真的强大到碾压,价格便宜到不花钱,我才会搞一个来当流量卡。

但即便如此,我也只是多增加一个,而不是放弃之前使用的卡。


做个简单的类比,微信就像是占领市场的三大运营商;这三款新出的社交app就是这个新出现的运营商。

而且很明显,不同的社交类app之间是不能信息互通的,即便是腾讯自己的产品qq和微信之间也做不到,最多也就是链接的转发互通。

社交类app的存在基石——网络效应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电话,它有什么价值?无非是收藏品罢了!

当世界上有两个电话,即时通讯的价值才体现出来。

请问,当有1000个,1000万个电话,甚至10亿个电话,这个过程中电话能提供的价值是在不断上升还是在不断下降呢?

当然是在不断上升!


所有的社交类app也都是基于这个网络效应建立起来的,微信如今已然坐拥10亿的用户群体。也就是说微信为这10亿人提供了,至今仍然没有任何产品可以替代的社交价值。

这时候出现了3个app(之前也有),也开始做社交。那么首先请问,你们提供的价值是否微信也能做到?

如果可以,凭什么您能pk有10亿用户的微信。

如果不可以,你才有机会,也只是有机会。


而且社交类app和电话还有一点不同,当年买得起大哥大的人恨不得让身边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使用了一个没什么人用的app的人,估计没多长时间就给卸载了。

为啥?联系不到人呗,既然你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要你何用?


说一句比较俗又有点绕的话,社交类app的网络效应决定了:越多人使用,就越多人使用;越是没有人用,就越是没有人用!

这三款app都是在搞什么的,他们真的在挑战微信吗?

我感觉其实这三位创始人都很清楚,想要pk微信成功的可能就如同蚍蜉撼大树,不存在的。但是流量这个巨大的金矿谁看着眼馋啊,要么就是希望打造自己的闭环生态。


“聊天宝”的前身是“子弹短信”

罗永浩自己也曾说过,要用“好用到不用会死”的功能来吸引用户,关键是无论你能提供什么样的强大的功能,一个社交类app最重要的基石仍还是网络效应——即使用人数。

即便有一部分人被这个强大的功能吸引,当他们长时间使用这个app后,联系不到想联系的人,最终也会开始不断地流失。

人找对象会,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使用社交app会,始于亮点,陷于网络效应,忠于习惯。 ——刘润



“多闪”是对今日头条系的一个补充,今日头条其实不缺流量,对于头条系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已经有的流量留下来。

流量——留量

最好的把流量进行转化的方式是什么呢?现在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社交是一个非常花费人们时间的事情是毋庸置疑的,平均来看当前中国人花费时间最多的app是微信是毋庸置疑的。

微信又是个社交类app

那就干社交app吧!!

今日头条希望用这种方式把抖音、头条链接起来形成一个闭环。

然后它的用户就可以在这个闭环之内互动,还能增加产品粘性。

“多闪”的目的应该不是pk微信,只是为了帮助自己搭建一个闭环生态。

具体结果如何,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马桶MT”,没看懂王铁匠在搞什么鬼,搞匿名社交就挺危险了,还不好好审核话题,敢明目张胆碰法律线?


为什么总是有人想挑战微信,面对微信其他社交app还有什么机会

我在之前关于趋势的文章里有介绍到,未来最重要的五大趋势第一条就是流量,围绕流量的争夺战早已经打响,微信作为拥有中国最大流量的流量池,而流量于商业而言,就像是血液于人体一般重要,微信树大招风啊。

如何发现下一个大趋势?www.zhihu.com

目前来看,所有挑战微信的社交类app都是无一例外的失败了。

因为微信的网络相应已然大成。


平行转移

如果你真的想做社交类app,难道就没有机会了吗?

我在“未来10年,属于中国的5大趋势”中曾提到过,如果你一定要做下一个微信,在中国你已经凉凉了。但你可以使用九阳神功——平行转移。

去寻找到和2012年微信刚开始时中国国情、互联网形态类似的地区和国家,然后本土化。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做互补产品

但为什么一定要做微信?

一切的商业的起点都是用户获益,至今也有许多在微信的庞大身影下活的不错的社交类app。

比如脉脉、陌陌、qq。


他们凭什么可以活下来?

拿脉脉来说,脉脉只做职场社交,而且做的非常好。人家理所当然的可以活下来,因为真的有这么一批人,他们需要职场资源,而且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工具。这个时候脉脉正好解决了这个需求,而微信又恰恰没怎么关注这块市场。

如果你想做社交类app,那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只做细分领域,并做到最好

你的竞争优势其实就这么几点:

1.你的对手不愿意做

2.做的没有你好

3.你的客户需要


再举几个例子:

1.

当年淘宝火爆的时候,鬼知道会杀出个京东。就这几年,阿里和京东基本垄断了主流的电商平台之后,卖书的当当不也活着、做奢侈品的寺库也没被干掉。拼多多还能横空出世。

因为他们只是对主流电商的一个补充,不是来挑战主流电商的。

2.

在二战之后经济复苏期,有一家名叫“宜必思”的商旅崛起。当时的传统酒店还是分为不同的星级,于是“宜必思”的创始人就发现,真正大量需求住在酒店的人事很多的中小企业的老板,这类人在选酒店时处于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很节俭不愿意住3星、4星、5星酒店,另一方面当时的一星、二星酒店质量实在太差。

于是“宜必思”的创始人在仔细分析目标客户需求之后,决定自己开一家酒店。专注做卫生,安静,床位舒服的酒店,砍掉了高星级酒店的附加服务,甚至连早餐都不提供,就这样他的价位只相当于当时的2星酒店,但是单论舒适程度还比4星酒店强。 首先你做酒店,你的定位是什么呢?你有详细分析你的客户群体吗?他们的没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呢?


我一直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个开放的观察者心态,即使我不是很看好一些事情,也希望能够看到他们有好的结果。

因为,我们如何看待别人的,其实也在折射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所有挑战微信的产品都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