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赤子,关西出将

在莫高窟第156窟有这样一幅壁画,画面中不是佛陀菩萨,而是一幅描绘现实场景的图景,名为《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画中描绘的张议潮统军出征队伍秣马厉兵、威武雄壮,这是一支在末世中不愿放弃,用胸中热血对着千里之外的长安发出雄浑呼喊的英雄之师。


张议潮出生的公元799年,大唐帝国已经经历了一百八十余载的风雨,盛世不再。

而张议潮所在的沙州此时已落入吐蕃之手十余年,遥远的国家心脏长安因为丝绸之路的断绝也几乎杳无音信。

吐蕃占领沙州后并不善管理,城市废弛,民生凋敝。

张氏家族是当地的豪强名门,但这并未给张议潮带来祥和安宁,吐蕃对这样的氏族并不重视,他们依然要忍受残暴的统治和蹂躏。

在这种动荡和被排挤、欺侮的环境中长大的张议潮,没瞧过大唐,没见过长安。

但那个活在老人口中万邦来朝的盛世让他无比向往,也在现实中饱尝难言的酸楚。

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之下,一股想要光复河西的信念在他的心中逐渐累积。


在联合当地的望族、豪杰、僧众等势力,进行了周密计划之后,张议潮在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沙州发动起义。

他率部披甲执锐与吐蕃军混战,在一片白刃交锋、尸横遍野的惨烈战况之后,终于取得了对沙州的统治。

起义胜利之后,张议潮迫切地希望这个消息传进祖国的耳朵里,但由于沙州和长安之间的河西诸城都还在异国势力控制之下,这一路艰难非常,他派出了十队使者带着十份相同的文书,从不同的方向和路途向长安进发。

这十队信使的路程可谓是真正的九死一生,只有其中悟真法师带领的一支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到达了天德军,并在军队的护卫下行至长安。

这直线距离近两千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两年。而其余九支队伍,不知是葬身吐蕃军的剑下,还是消失于茫茫大漠之中。

大中四年,长安城迎来了这队特殊的使者,他们风尘仆仆,队伍中僧侣、军人、商人混杂,边塞军在旁护卫,引来了人们好奇的目光。

很长时间以来,从西域传来的总是连连噩耗,如今沙州人民不仅心怀朝廷,而且靠内部势力光复了统治。

这个巨大的喜讯令长安震动,宣宗以隆重的仪式接见,对其大加称赞,感叹“关西出将”。

在这段时间内,张议潮以沙州为根据地,整饬军队的同时也恢复生产,关注民生。


远行大唐信使的归来带来的赞扬和褒奖更鼓舞了河西人民,张议潮在大中五年开始对吐蕃大规模进攻,接连夺回了河西走廊各州县的统治,并再遣使节携河西十一州的图籍向长安告捷。

河西再次回到了大唐的统治版图之中,张议潮自己也在咸通八年以69岁高龄来到长安,并终老于此。

出生在日益凋敝的末世,想来唐王朝并没有带给张议潮多少荣光与祥和,但带给他了一个无比绚丽、引人入胜的梦。

那梦里长安灯火,万邦来朝,天子叹一句“关西出将”,无论如何,这个梦值得他穷尽一生去完成。


在他看来,大唐已经伤痕累累了。

如果你无法庇护我了,

便让我来捍卫你。



更多历史中让人动容的小故事,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历史的群星闪耀时❤️

愿我把世间真情讲给你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沙州赤子,关西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