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天下的孩子,最讨厌父母哪一点吗?
第一个高赞回答就是:父母站在高处指着我骂。
我深以为然,刚刚我还叉着水桶腰指着11岁的儿子训他,原因就是跟他讲了很多遍的事情还是没有做到,还跟我争辩。
我理解不了为何我们的关系会变成这样。
直到看到这本《这样和孩子相处》,我发现有可能是我的相处方法不对。这本书是由著名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刘颋頲经过多年对现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而成。她在这本书中提供了可以实操,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空间育儿法”。
在这里她提出了“空间和容纳”的概念,作为父母只有保证我们内在的空间足够安全、舒适。我们才能为孩子留下一个特定的空间,允许他们与我们交流、独处。这样才能有一个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试想一个空间本就很狭小,但你硬要往你塞很多杂物,就再也会容不下其他了。所以我们需要为孩子腾出空间才能与他们相处融洽。
那么孩子喜欢和什么样的父母相处呢,我认为有三点可以作为参考。
与他共情
刘颋頲博士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房间”,孩子也有自己的“小房间”,而我们想要整理好孩子的“小房间”,先要整理好自己的“大房间”,这样才能建立好你们的关系基础。
而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与他共情。
怎么能够与他共情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5句话:
1、当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的时候
平时句:赶快做,怎么还没写完,这么慢。
共情句:你觉得写作业很难对吧,我们来看看怎么来写这个作业会比较好呢。
2、如果孩子没考好呢
平时句:你怎么才这么点分,怎么考的。
共情句:这次没考好你一定很难受吧,看看我们哪里要总结一下好不好。
3、如果孩子没自信,怎么办?
平时句:你怎么这么胆小啊,别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你害怕
共情句:妈妈小时候也会感到害怕,我们来想想怎么搞定这个害怕。
4、当孩子被老师批评了怎么办
平时句:你看你又被老师批评了,又是你不对了吧
共情句:被老师批评了很难受对吧,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以怎么做会更好呢
5、孩子想玩手机
平时句:你就知道玩手机学习怎么没看你这么积极。
共情句:你是想通过玩手机对吗?可是我们说好的先做完作业才可以玩哦。
当你读完这5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共情,就是父母能从高处下来和孩子站在一起感受他的感受。
在这本书中还指出另一种共情就是当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父母可以先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当孩子想要哭泣时,你可以先让自己放松留出空间给孩子,再容纳她的情绪帮助他放松。
当你不再情绪紧张的时候孩子也愿意放下戒备和你相处。
与他分享
你现在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和你的孩子最近的一次分享时刻是什么时候?
估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记不起来了。
那么没关系,从此刻起我们可以为孩子建立起一个属于你和他的空间,里面没有任何的杂物,只有你们。当你清理出去以后你才会感受到被接纳,才会在这个空间里展示自己。
我想起我和孩子以前经常相处的模式,就是在他想和我分享的时候我经常残忍地拒绝了他告诉他我很忙。孩子这时候应该会很无助,会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而你再愿意分享。
但是如果你能为孩子撑起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父母可以在干净的空间里关注孩子,倾听孩子他就会真实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而这种价值感就会支撑起他的自信心。
别看这个举动不需要太多时间,但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引领他成长
你的孩子会不会经常问这样的问题: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去上班?”
“爸爸妈妈,我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你是怎么回答的呢?是不是全国统一回答“爸爸妈妈上班是为了赚钱啊,赚了钱才能给你买玩具,买好吃的啊。”“你现在努力就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啊”
我们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读书很苦,赚钱很累。就是为了有钱买好东西,可以上好的大学。
你真的愿意孩子长大以后也像你这样想的吗?这样他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为孩子建立起一个引领的空间呢?
首先把孩子的生活还给他,我们经常会自认为孩子是需要去管着的,他不能自己学习。他不喜欢学习。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的孩子吗?或许他是喜欢的,只是你在一旁不停地督促,不停地说你可以这么做。让他变得不再喜欢。
其次是认识孩子的特点,培养他的兴趣。当我们想指引孩子未来的方向时,你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想法。去看看孩子的兴趣与特点是什么?遵循他的特点去引领他选择自己的未来,才是他想要的。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自己选不好怎么办?你要明白不能替他选择一辈子的人生,你与其担心他走错路,不如提前帮她矫正对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生活负责。
引领就是让他走出误区自我成长,只有他自己成长了你才会真正的放手。
和孩子相处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有用心去与他相处,有去听他怎么讲述自己的事和感受。
亲子关系大于一切,只有当你稳定了你们的关系才会稳定。不知怎么做不如静下心来去看看这本《这样和孩子相处》吧,这里就有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