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为做不好运营而苦恼不已?做运营总是自己苦苦摸索方法?认为运营就是个打杂的?如果你想学习掌握运营之道,那么这本《运营之光》可一定不要错过。
运营是什么?
这可能是我截至目前读的所有书里面前言最长的了,本书是作者自序,大咖的推荐语与读者评价一同呈上,让我了解到不同角度写的不同评价,这样的写法拉近了我与这本书的距离感,让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人,早就听闻传说中的运营3书,分别是《运营之光》、《从零开始做运营》、《跟小贤学运营》,目前已读完《运营之光》和《从零开始做运营》,下一本打算啃《跟小贤学运营》,如此,运营3书算是圆满了。
本书关于运营的划分主要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这4类,《从零开始做运营》里说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统称为产品运营,多少是有相通性的。
3种维度(微观、宏观、艺术)来解读运营是什么
微观:指具体的运营手段,目的是为了拉新、引流、转化和用户维系;
宏观:运用多种运营手段在产品上;
艺术: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并不断巩固加深;
运营人做什么?
你一定很好奇运营人是做什么的,回到开头说的,运营人就是打杂的?作者说一个优秀的运营,应该是可以熟练掌握很多“杠杆点”,以便更好地给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借此撬动更多长期价值确立的。
1)运营人的3个底层工作法:
1、对新鲜事物拥有高度的敏感
策略:追热点,借势
2、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策略: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拥有对用户的“洞察力”
3、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策略: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激发共鸣
2)运营人要具备4个核心能力:
1、掌控运营指标
策略:把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2、数据分析
所谓数据分析,无非就是界定清楚了你要评估的度量有哪些,然后需要知道你可能有哪些维度去看待这些度量,偶尔可能还需要在不同维度和度量间交叉做一下分析和比对,最后产出结论,把结果用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就好了。
3、内容运营
定位:必须要明确你的内容边界(如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并给你的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
内容生产:选题策划(重点✔)→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
4、转化型文案
短文案(两原则):傍大款和颠覆认知
标题1(常规型):《原创干货:如何从0开始运营一个优秀的微信公众号》
标题2(傍大款型):《这个微信公众号,如何在单点上可以比罗辑思维还NB? 》
标题3(颠覆认知型):《5个月,0预算0基础,他们就这样超越了60%的同类微信大号》
5、中长型文案:(两种)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
代入情景→引起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3)运营人要具备4种思维:
1.流程化:界定出最终目标和过程节点;
2.精细化:将工作不断划细,并对此分类成点、精细化管理;
3.杠杆化:寻找一个要点,并以此撬动更多资源;
4.生态化: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通过运营方法制造出一个个齿轮,带动这个大循环开始运转,让生态内的用户能互相给予价值
这里比较让我有感触的就是杠杆化思维,我喜欢读书和写作,我觉得写作就是杠杠化思维,可以帮助我撬动更多的资源,值得花时间在这上面。
4)运营人职业成长路径:
P1:纯新人,刚刚入门,小白或半小白状态。
P2:有经验的入门型/成长型从业者,通常1~3年经验,已掌握部分专业技能,但对行业、对用户、对业务的理解还比较浅。
P3:业务骨干,通常3~5年经验,某方面专业技能突出,对行业、用户、业务的理解逐渐深入,开始从单一的执行者更多转换到策略&计划制定者。
P4:专家,通常5年以上经验,可能需要有一定天赋(如情商、逻辑、领导力等)才能到达这一层级,对于产品、业务、用户、行业等的理解都已经比较深入,善于制定策略和推动执行。
P5:高级专家,通常5~8年以上经验,综合能力出众。同时,会特别擅长连点成线,把各种细碎的运营事务串联为一个整体。
运营到底怎么做?
作者说一个特别特别靠谱的运营在着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的时候,会尽力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确定。而一个靠谱程度还没那么高的运营,则有可能正好相反——他会把70%的事情付诸于不确定。
1)如何更好的掌控运营目标?
1.一定要试着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30%的不确定。
2.把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作者拿三节课为例,如何用一个月的时间将三节课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从2.5万做到5万,翻一倍,且不花钱,这个吸引到我了,作者为了达成目标奖目标进行了细化和落地,通过粉丝自然增长,高质量内容、渠道转载、主题连载、用户传播、课程拉新、大号互推、H5裂变、渠道外推等9个渠道,假如这9个渠道全部落地且全部达到预期,合计起来共计可以带来2.52万粉丝。
看到这里,我仿佛明白了作者说的一定要试着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对自己是可知可控的,只留下30%的不确定。
作者说一个优秀的运营,应该是可以熟练掌握很多“杠杆点”,以便更好地给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借此撬动更多长期价值确立的。这些杠杆点,一部分偏内在的修为和工作习惯,而另一部分,则偏外在的技巧和方法。
2)撬动用户互动参与的8个方法
方法1:物质激励
以直接物质奖励刺激用户参与行动的意愿。
方法2:概率性事件
人似乎天然喜欢相信命运的裁决。然而人也总是憧憬自己会有不错的运气。---抽奖
方法3:营造稀缺感
用户对于充裕的东西天然无感,但具备稀缺感的东西却往往能带给用户更强烈的刺激。
可以试着添加一些边界,让它变得更加稀缺带给用户更强的行动动机。
方法4:激发竞争意识
一个人有三大硬性需求——求生本能、性冲动和渴望伟大。---排行榜
方法5:赋予特殊的身份
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勋章
方法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依靠细节的刻画和理念的传递等,赢得用户的认可,或是激发他们的某种强烈情绪。
方法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小米论坛的帖子,早期会保证24小时内几乎一定给出反馈,1周内确认解决,且每一个问题当前的进展,都会实时更新。
方法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某个产品或某项服务的超值感,进而给予你一个进行决策的理由。
有一些商品放到线上,目的可能不是售卖,而是为了突出另一些商品的超值,进而帮助用户更快速有效地做出决策。
3)运营的3个规律:
规律一: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用户增长不重要,而是一款产品,如果在它自身的核心用户价值点还未明确、产品体验也还不够完善的时候,就要贸然去追求大量的用户增长,这对产品往往是一剂毒药。)
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作者谈到了ABZ理论,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刻,手中都需要有三个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A计划:你当下在做的且还算满意的工作。
B计划:利用你业务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是主动去学习和尝试实践感兴趣的技能,当有一天B计划培育成熟胜过A计划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把你的B转换为A,然后再另外去培育新的B机会。
Z计划:Z计划是一个用来应对最糟糕状况的备用计划,即:假如有一天,你倒霉透顶,你的A计划和B计划都失败或失效了,你应该有一个可以保证自己生存底线的计划。Z计划的意义就是用来应对你的职业生涯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
写在最后
拉新是运营基本功,做福利活动,出爆文,联合推广,裂变等都可以,但如果产品后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远远低于用户的期待,用户会抛弃这个产品。留存问题,真的难于拉新,做过运营的都懂,作者一直强调对一个运营来说,要是认知和思维意识都还没跟上,直接奔着方法和技巧去,那你很快就可能走火入魔。
王益友 | 公众号:益友读书365,每周一本书,每周2于22:22分更新一篇原创读书笔记,希望持续更新22年,陪你的大脑一起进化22年,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祝愿点赞的发大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