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苦难与自由——读《皮囊》

是否有人能够精确的表述什么是困难、苦难、磨难呢?人是健忘的动物,特别是一些令人苦恼的记忆,从最初恨恨地哭天抢地似的绝望,到这绝望的感觉和回忆被切割成大大小小的片段,而后某天独自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被某种熟悉的味道或声音唤起部分记忆,然后转头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或餐桌上的美食咕噜噜地窜入神经末梢,就那么一刹那,想起似乎又未曾想起。对苦难的记忆就这样消失淡忘了……

读蔡崇达的《皮囊》,有那么一段时间完全读不下去,于是弃置不顾。因为作者的幼时经历实在过于凄苦,家徒四壁,父亲瘫痪,活着就像一件极其奢靡的事情,于作者一家人而已,可望而不可即。母亲甚至备着毒药,随时赴死,以发泄这半生连绵不断地苦。好在复又拿起这本书,强迫症似地想知道结果如何。作者在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下,终于获得“重生”。家庭也因他的努力与坚持,变得渐渐地有了起色。

这躯壳,是一副皮囊,仅此而已。不是用来伺候,而是用的。老太反复唠嗑着这样的话语,似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但因病躺在床上无法动弹时,大声地哭喊,又好像是皮囊与精神的冲突达到某个峰值,表现在身体上而已。

我们,也可以像蔡崇达那样,涅槃重生吗?无论远离家乡多远,可以毫无顾忌地逃回家中躺在地板上呼吸着夹杂着饭菜、泥土气息的空气;无论遇到多大的苦难折磨,都要求自己切勿沾染上各种自残地发泄恶习,而是屋内踌躇至精疲力尽;无论外界如何言说,守住内心的一块儿宁静,苦苦耕耘。

book_1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苦难与自由——读《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