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老师的第一课是“杀死文学”

转专业是个同填报志愿一样重要的选项,它给你的选项或许不多,但每一个选项背后所涵盖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媲美命运硬币的可怖。

半商科专业的我终于忍受不了富有亲和力却大腹便便油光满面的生活,导师对我们说:“商业,就是觥筹交错。”当然,这是美化版,原句是陪同客户吃喝玩乐。

离开高中大半年还沉浸在《活着》、《1984》、《追风筝的人》的文艺情怀里的我翻了翻手里百思不得其解的高数课本,下定了决心要共赴中文的爱河。

即便枯燥无趣、假清高也没关系。

我以为我会遇到一群文采斐然,高低论就的师生,甚至已经开始赞同起来“文人相轻”的论点。

经历一大批老师的审视,转专业面试里各种哭笑不得的状况,我的老师,一名文学老师,淡然的说出:“中国已经没人做文学了。”

她咂了咂嘴,环顾四周,带着某种为真理寻找叛徒的神态问:“你们看我们的周围,不是吗?”

不是的。

我在心里想。

我心里还有千千万万本低劣至高尚作品留下的文学火种,即便是写个文学笑话,我也是靠近文字的。

没有人回答,教室里缄默极了,好像这种状况也习以为常,老师拿起课本开始讲授莎翁、但丁和变形的卡夫卡。

我才来到这片以为纯净的文学的新土地,老师就已经扼杀了文学,好像这个科目不叫“汉语言文学”而是“中文历史学”似的,现当代文学好像理所当然的没有再能被人讴歌的作品。

没有人期待新鲜的作者。

坐在一个普通大学的教室里,我想,是我们大学的文学逝去了,还是每个学校的或者说各界的文学梦都逝去了呢?

我理所当然以为的、鸿儒们让我们琢磨文笔的预想好像不复存在。

我拿着写满经典著作作者背景以及生平的课本,恍惚间看到高数课本的封面和千万个低沉的、作者的头颅。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老师的第一课是“杀死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