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真正的青春就是爱,就是勇气,就是对自我的寻找

下午趁着有空去电影《无问东西》。感觉很不错,特别是王力宏演的沈光耀的故事,让人喟叹,身为富家子弟,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看到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人间惨象,依然弃学从戎,报名参加空军。

图片发自App

且不去评论电影质量如何?我想讲述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对理想,对青春,对生命的一些思索,它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齐邦媛回忆文学《巨流河》里的张大非。

图片发自App

也许我们现在羞于谈理想,但是这部电影中的沈光耀却在提醒你我,在历史上曾有过理想主义者的声影。

张大非,辽宁省营口人,生于一九一八年,一九四五年五月殉职牺牲,年仅26岁。在"伪满洲国"的威胁下,随着国立中山中学"被迫南迁,在逃亡过程中,与在北平的母亲兄妹永远失去联系。1934年,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申请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的一笔拨款,在北平(今北京)创办了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张大非是齐邦媛哥哥齐振一哥哥的同学,经常会去齐家吃饭,由此认识了齐邦媛。

图片发自App

1937年,张大非弃笔从戎,考入杭州笕桥航校十二期,毕业后即投入重庆领空保卫战,表现甚好,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受训回国加入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飞虎队”。从此在天空中追机逐舰,每一次升空,都是在死亡边缘徘徊。

这期间,齐邦媛仍然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一直有通信。他们谈理想,谈人生,谈灵魂……

张大非写信告诉齐邦媛“他说,飞行员休假时多去喝酒,他不喝,老是被嘲笑,结果有一次他喝醉了,跳到桌子上大唱“哈利路亚……”从此再没人强迫他喝酒。

在这群天之骄子中,张大飞似乎有些古怪:不喜欢及时行乐,也不去跳舞,常常读《圣经》,看书报,给齐邦媛信。

齐邦媛则写信告诉他“很羡慕你在天空,觉得离上帝比较近,因为在蓝天白云间,没有死亡幽谷,你说那天夜里回航,从云堆中出来,蓦地看到月亮又大又圆就在眼前,飞机似乎要撞上去了,如果你真的撞上去了,李白都要嫉妒你了……”

[图片]

1943年的一个黄昏,19岁齐邦媛正在准备报考大学。一天黄昏,一个小女孩跑来对齐邦媛说,有人在操场等你。

“我出去,看到他由默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

“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雨中,我看到他牛跑步到了门口,上了车。疾驰而去。”

多年以后,齐邦媛在写《巨流河》时,禁不住喟叹:“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那年夏天,齐邦媛考入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人还没住进宿舍,张大飞的信已经到了。浅蓝色的信封,浅蓝色的信纸,写尽牵挂,写尽相思。张大飞在信里也难掩相思,写道:“我无法飞到大佛脚下三江交汇的山城看你,但是,我多么爱你,多么想你!”

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走着不同的道路,张大非每天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齐邦媛,每日在诗书之间,朝着光明之路走去。

如果是和平年代,这样的感情囿于平淡,但是在战乱年代,普通的感情,烙印上了炮火的印记,就变得慷慨激昂了!

最坏的结果,在胜利前夕到来。

1945年6月,离日军投降还有两个月。月初,齐邦媛收到了一封哥哥的来信,信中说,张大飞在5月18日豫南会战时掩护友机,殉国于河南信阳上空……并附上了张大非写给他的信:

振一:

你收到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都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祈祷,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这八年来,我写的信是唯一可以寄的家书,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似乎看得见她由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由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自己的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以我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

他怀抱着对爱情的憧憬,却是想爱而不能去爱。在敌寇以火力冲击整个民族时,让整个中华陷入水深火热生死存亡之际,他不躲闪、不畏惧,在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刻,他放弃爱情、放弃前途、放弃生命,用钢铁般的意志和身躯,一次次冲破云霄,最终冲破战争的黑暗,才换来了今天。

如果说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在人生中不断寻求生的意志,那处在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他们,就是靠着一天天的训练和战斗,在培育自己死的决心。

至今,这封信的字字句句,都烙在齐邦媛心上。

信中还有一处写到:“我现在休假也去喝酒。去跳舞了,我活了二十六岁,这些人生滋味以前全未尝过……”

在26岁之前,清高单纯如他,一直不肯沉浸于醇酒美人里,在死亡即将来临,他才放纵了一下,浅尝了世俗的快乐。

“从来征战无归日,两翼斑斑血染红”。他从报名空军的那刻起,就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无归”,是死亡。所以他对齐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多么矛盾又多么决绝。以必死之心,守国卫土,在青春刚刚开始的年纪,就陨落,就如他的感情,还没来得及享受甜蜜,就永远结束了!

他知道,我们的飞机不如敌人的先进;知道,自己可能还没有杀死一个敌人,就先死于飞机事故;知道,选择这条路,壮志未必能酬,身死却是常态。

但是,他们还是要去。以血肉之躯,以必死之心,守国卫土。

很喜欢这种传递正能量,又不说教的故事,它能让我在感动过后,体会到一种被激励,被激励着找寻当初的信念,去面对这个嘈杂、浮躁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问西东:真正的青春就是爱,就是勇气,就是对自我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