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找到一本好书?答案或许是:当读到的它时候。叶圣陶先生的《如何写作》就是这样一本书。
2020年的春节,我机缘地拜读了这本书作。说是机缘,原因有二:一来,早有人推荐这本书给我,但是一直无缘面会,直到刚好在彪总家中看到,并顺手牵羊过来;二来,时值春节,又逢战疫期间居家隔离,我有充足的时间阅读。
写作这件事,可能大部分人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做过了,除非是需要写作得分的学生,文字工作者或者文字爱好者。所以望文生义:《如何写作》这本书似乎对那些需要和文字直接打交道并要把文字排列成文章的人才更有帮助?但情况却不尽然。书中所讲述的不仅是做文章的学问,更有如何观察,如何丰富和充实生活见解。本篇文章,应该算是“搬运”吧,把书中关于写作相关的内容摘抄下来,以备后续查阅。
全书就如何写作进行两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题为作文论,包括:为什么作文,写什么内容,素材的来源,作文的组织,文字的类型,描写的技巧,修辞的说明等,比较系统和全面。第二部分则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延伸,涵盖作文的具体的要求和训练方法。全书语言朴实简明,论述有理有据,各部分之间,逻辑结构缜密,使人信服。同时,以上的这些行文的特点也是书中作者明言倡导的,其内容承载且证明了观点,辞意辉映。
关于书中写作的基本内容和技法记录如下:
1、为什么要写文章?作者的观点是,作文章的需求源于人的社会性,就像人需要说话一样,需要表达自己,或是宣示观察、经验、理想、情绪或是对生活、关系、情感或遭遇、情思、想象、兴趣等的抒发。因而写作的内容须是自身经验范围之内的,同时,经验须得深切,正确。
2、写什么内容?则是要根据个人切实的经验,写出来自己认为必要写且乐意写的,写出来的东西要有所表白,合于事理真际,虚伪、浮夸和玩戏都是要不得的。
3、写作的源头在哪里?源于充实的生活。阅历的广,明白的多,有发现的能力,有判断的方法,情性丰厚,兴趣饶丰,内外合一,即知即行,是为充实的生活。充实的生活需要日常的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不断接近生活的核心,即多多实践,敏于观察,勤于总结。
4、写作需要组织!“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我们确实有所需要真切表达的内容,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剪裁和排次等组织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材料串成文章,就像是“一个圆球,最是美满,浑凝调和,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的,有生命的文字的象征”,通过组织(列提纲,打腹稿)可以帮助我们免除“半折心始”的无奈。
5、文字的类型。根据分类所秉承的包举、对等和正确的原则,文字可分为三类:写作标的在于传述,以客观事物为材料的叙述类文字;写作标的在于表示,以作者见解为材料的议论类文字;写作标的在于发抒的,以作者情感为材料的抒情类文字。
6、如何描写?作者分境界描写和人物描写来叙述。描写境界,需要将境界给我们的印象描写出来,像画家作画一样,确定位置,审视隐现,依着光线的明暗,空气的稀密,使用各种颜色,用适当的文字画笔绘制下来。描写人物,要从动作和谈话两方面着手,动作的描写要设置空间关联时间,谈话的描写,要用主人翁的谈话方式来写,使他说自己的话。境界和人物无法分割的时候,则有两种趋向,简言之,即“以乐景写乐情”,境界与人物调和统一,另一种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彰显。末了,我们需把握印象是描写的根本要义。
7、修辞的说明。修辞的功夫所负担的是一句写下来的话成为表达意思最合适的一句话。书中介绍了两种修辞,其一是取譬,拿别的一件事物来譬喻所说的事物,拿别的一种动态来譬喻所说的动态。取譬在使用时,需注意所取譬的与所说的不同,但必须有相似之处,同时,取譬的定需比所说的明显而具体。满足以上两点才是好的譬喻。好的譬喻,全凭作者的想象力,全恃平常的体味和观察。另一种修辞是夸饰,就是言过其实,涉于夸大,在作者意向中先存着“差不多这样子”的想象,写下来使文字更具刺激和感动的力量。尤当注意,一方面使读者感受到它的刺激和感动,一方面又要使读者明知其并非真实。
8、提笔之前,需要注意三个习惯的养成:日常观察、推理判断和正确的语言习惯。前两者是文章素材的积累方法,而正确的语言习惯是让大家看懂理解的前提,行文时遵守大家公认的语言,不能是“只此一家”的语言。语言的规范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9、写作题目的确定时间。如果做好了组织的工作(或是列提纲,或是打腹稿),通篇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正式动笔前就已经成竹在胸,而题目则是对这层意思的凝练概括。
10、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普通文多有常规可依,文学文常有破题法和置头法两种方式。
11、以画为喻,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画分两类,第一类,为写实,要像,要真切。第二类,为写艺,要传神。当然,对于画画来说,终极目标固然不在像,而画画的基础条件不能不是像。木炭习作则是要求一遍一遍的重复描摹,直到拥有了熟练的手腕,明白了哪些琐碎的线条可以省略,哪些主要的线条一丝一笔,不可随便。文字和绘画类似,也需要不断的木炭画式的基础练习,即短小文字,有种种名称,如随笔,杂感,速写,特写,杂文等等。画画不像,写作写不出来所要写的,那就根本不成,更别提艺术啊文学啊那些字眼。在基础上下功夫,逐渐开展去,却成了艺术跟文学。舍此之外,没有捷径。
12、文章的好与不好:好的文章在作者看来有三个方面:通顺、诚实、精密。通顺主要说行文的语言,要用词恰当,文体纯粹保证文章整体协调,还要便于读和听。写作的时候,要少用长句,像花钱一样的节约。通顺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诚实,则是说自己抒发的文字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环境一致,从旁描述的文章也必须必须是源于充实的生活,表达出真感情,真思想。精密是说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思考路径要精巧严密,叙述使人清楚,议论使人信服,抒情使人共情。
14、和教师谈写作
首先要想清楚然后写,什么叫想清楚?为什么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漏洞,从读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问题都有了确切解答,这才叫想清楚。
其次是修改,文字的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不过有大小的不同,大的变更涉及全局,小的变更仅限于细枝末节,也就是一词一句,修改原稿再仔细考虑,全局和枝节都考虑到,目的尽可能做到充分确切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要使文章通顺,需要把稿子多念几遍,文章要“上口入耳”。修改文章是作者份内的事,改到自己水平范围内无可再改就算是尽责任了。
再者,是写什么?写作的素材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周到和真切的经验由日积月累的观察所得,正确的立场观点从斗争实践中得来,语言的正确使用也在于日积月累。一定要写自己经验认识可以达到的东西写,不能不懂装懂。
写作的内容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要有所为,“文非有益于世不作”,空话连篇,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的八股式的文章不可取,矫饰过往的谀墓之词也要不得。
15、论写作教学
叶老是中国的教育家,关于国文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叶老有自己的见解:
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两种习惯: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
胜义精言,世间本来没有许多。我们作文,呕心沥血,结果与他人所做或仅大同小异,或竟不谋而合,这种经验大家都有。若说立意必求创新,前无古人,言情必求甚深,感通百世,那能文之人只好长期搁笔,何况学生。
训练写作的人只需平心静气问问自己:(1)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2)平常给学生做的题目是不是接近他们的生活,借此培植“立诚”的基础。(3)学生对于作文的反应,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
16、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
学生作文,须令分段,每段之先标明含义,此法之利有二:
(1)作者起题,必先审定含义应有几段,方能扼要标明,经些手续,则一篇大体,动笔之先早已成立。意义明画,文字自然清楚。可免捉笔辄书,不知其所云之蔽。
(2)谈话演说,推理论事,往往一段已完,则语气停顿,于一段既不联属于前,初不必用连词为之介也。文字本济语言之穷者,彼此自当一例。
故其作文进境每分三段:初则寥寥数十语,但求文从字顺。继则力求充畅,扩为数百语以至千语:终乃缩之使短,返于初状,而词句自古貌凝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