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isko大会论坛嘉宾——李辛老师

图片发自App

李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心身医学硕士。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现任上海自道精舍、北京东源文际医疗顾问,杭州天首达脑科学研究所顾问,辛庄师范师资班《中医》教育首席指导老师,瑞士自然医学工作者协会(ASCA SWISS)继续教育讲师。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瑞士,2013);《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立品图书,2015);《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立品图书,即将出版)。

《精、气、形、神——中医眼中的人体》

1、无形的生命力

我昨晚才到,觉得这里是有生气的地方,相信在这里学习了八、九个月的同学们都能感觉到。这里有一种生气和神气,不管对于古代人还是现代人来说,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或者以何种方式、在什么地方生活,最重要的是中医和传统文化常提到的几个字:精、气、神。这个事关我们真正的满足或者说——幸福。

“精、气、神”是三样无形的东西。我们现代的科学和文化,偏重于研究和学习有形的东西。最近几百年,我们把自己的感受、思想和生活状态,牢牢地跟某些有形的东西捆绑在一起。但这些有形的东西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活泼泼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精、气、神”,也可以称之为生命力。

被称之谓什么不重要,因为某个东西一旦用语言表述,就容易被思想界定成一个有限的东西,而它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内心来感受。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几千年来,中医是一种实践,既重视传统文化和感受,又不脱离现实生活。

...

早些年,我有机缘接触到鲁道夫·施泰纳的作品。他讲到最重要的一点:人有心灵。这是教育乃至人类文化最重要的一点。任何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机构或者社会环境,如果能够重视人的心灵,能够让人的心灵慢慢地澄清、发展,它就是一个能够持续下去的文化和社会。

虽然,很多人对现在的中国文化有很多疑问,但是,这样一个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留存至今,绝对不是偶然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延续,并且正在重新发展起来,越来越生机盎然,正是因为这些内在的东西,始终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们,而近十年,传统文化中这些关于精神和心灵的内容重新受到重视。

2、只有变成豹子,才能了解豹子

为什么叫经典中医呢?最近十几年,大家开始对中医反思。虽然,中医的源头在中国,但是最近一百年,尤其最近三十年,从中国周边,比如越南、泰国、东南亚、日本、韩国,再到欧洲、美洲……几乎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医。

全世界学习中医,跟国内一样,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一种是用现代的观点,现代的科学语言和研究方法来论证、学习和运用中医。比如做理化研究、药物实验、老鼠实验。这个方法有它的用处,能加深现代人对中医的理解,在某些方面也能加深我们临床医生对中医的认识。

但是,这个看起来是“由外而内”、“由点到面”的方法,是从外面的一根根管子来看一整个豹子,而这个豹子的全貌是什么?仅仅通过几根管子是看不全的。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豹子的全貌呢?这个问题,我在学中医的时候想了很久,那个时候流行什么系统论、整体论。科学的观点是多层次、多角度各种方法来看这个豹子。

按照中国古人的观点:只有你变成了豹子,才能了解豹子。

对于中医也好,对于传统文化也好,你必须变成其中的一部分。如何变成呢?中医学习、研究和实践的第二个方向,被称为“经典中医”。

运用传统的训练方法,通过静定,提高医者的精神稳定度、敏感度和专注力,这样医生就可能直接体会和感知到病人,乃至环境、草木的能量与信息状态。然后,以传统的中医思维和语言来表述与传授——这是经典中医的学习方法。

...

3、中医调整无形的层面

现在西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主要是在物质的、有形的层面,而中医主要是在无形的层面。无形层面中,再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精神-信息层面,一个是能量层面。

西方的自然医学也是如此,包括和疗(顺势疗法)、草药疗法、花精疗法,还有西方的能量按摩法等等,都属于在能量、信息层面工作的医学。

最近几年我常去欧洲,有机会接触这方面的医生和老师,他们和我们传统中医师一样,也是基于能量和感受,他们有自己的传承,也打坐或者练功。

精神-信息和能量,这两个部分怎么去体会?用我们的心和身直接感受它。

有形层面,是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去感受,而现代人更多加入了意识、逻辑、思想去分析。前面是单纯的感受,后面加了主观的东西。这是两个不同的状态。

中医和西医入手层面不同,因此适合的病症也不同。比如要是骨折了,或者创伤大出血,得病部位很清楚,原因也很清楚,很明显的物质层面,当然找西医最快最合适。

但是,更多的疾病,即使它有很多症状在肉体部分,但是它的原因不一定在肉体部分,而在能量层面,或者精神-信息层面,比如人的心理、情绪、性格、家庭关系等等,它被现代医学称为“心身疾病”。

这在现代心理学里能够了解到一部分,在这个无形部分,传统的医学要深刻、全面得多。

还有很多病,有明显的症状,但西医用仪器还检测不出来,这种“无形层面”的病,还没有发展到有形的肉体层面,是中医擅长的。

汉代以前的中医,有不少属于巫医阶段,比如扁鹊。巫,是一个接通天地的状态。

我们学习某种学问,要了解它是在哪个层次、哪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中医,它研究的角度不仅仅是疾病,是关于人的生命。

作为生命,有病的时候要治,没病的时候要养生,最好长寿,能无疾而终。但大众一般关注的都只是肉体层面,而调整生命的能量和精神层面,才是我们通往康复和健康长寿的途径。

就象克里希那穆提说的:我们习惯于用已知去学习未知。大部分人只能用自己受限的意识和思考模式去学习新东西。

4、教育与传神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如何来的?

从学习传统文化来说,有两套体系。第一套体系,是逻辑思维,这个部分在中医叫作志意;第二套体系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感受,还有直觉。这个概念,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感通”、“感应”。

比如,《黄帝内经》第一篇里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他生下来就知道。

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去买菜,有时候卖家会推荐某个菜,说这个好……,但你会觉得,还是那个更有气,也许你不一定有“有气”这个概念,只是觉得它“新鲜、好吃”,被它吸引了。

学习中医或者传统文化,要注意这个部分。教育也是一样,我大学毕业后,做了两年半的中医老师,我的体会是,教育也是一种感应。

老师把他所知道的东西,通过语言传输。语言不仅仅是用来给你思考和分析的,语言其实像是“信息包”,它里边有信息,有能量,有老师的心意和感受。这些东西借助了语言,直接让我们接通了老师想传递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品古代的书画,最吸引人的部分是书画中的神气,诗歌等其它艺术也一样。古人叫“传神”。语言、文字、艺术、礼物、态度……,所有的东西都只是传“神”的载体。

在所有的教育里,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把他知道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如果仅仅是去背诵、记忆,学生获得的,只是初步的了解。

如果老师对他所要传授的内容,有直观深入而长期的身心感受,并在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实践中体悟到,那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了,这里面就有了鲜活的“神”。

进而言之,如果老师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规律,或者与无形世界的联系。古人称之为跟天、地、自然有接通,他其实像一个wifi一样,能帮助学生接通。

这种接通是超乎语言、学科、民族、国家的,就像东方和西方不是绝对一分为二的,西方不只有物质、逻辑,东方不只有心灵,没有逻辑,其实都有。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人类的视角和关注点不完全相同。

本文摘自《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

李辛 著  立品图书 近期出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Kolisko大会论坛嘉宾——李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