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创新思维模型:03“分形创新”

01 生物进化论

如果,第一曲线相当于生物进化论里面的“遗传”,第二曲线相当于生物进化论里面的“变异”。

那么,“分形创新”就相当于生物进化论里面的“遗传+变异”,通过自然选择最终成长为新物种。

首先,回顾下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在他的生物学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进化学说,主要为两点:

第一,物种是进化来的,不是由神创造的。

第二,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进化(Evolution)是指生物在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
进化的核心是自然选择。

进化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物种是如何突变为另一个物种的。

它不是一个生物通过什么神奇的方式突然变为另一个生物的,它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缓慢而稳定。

一个物种突变为另一个物种,是不是有点儿,第一曲线成长为第二曲线的感觉。
感觉很重要,也突然让我想起《蒋勋说红楼梦》里面的一段话:“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有关达尔文的进化论,围绕着的主题就是:变异+选择(自然选择)=新物种。


第一曲线,指的是遗传。从大范围来看,所有的生物物种都是由少数共同祖先遗传而来的。

从小范围来看,物种中的个体在代际繁殖的时候,都会带来变异。

不是整个物种突变,而是物种在小范围里一代一代地发生微小的变化。

想想我们人类,一母所生的多个兄弟,哪怕是孪生兄弟,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都是变异。

当通过自然选择,比如环境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其中某一个变异被强化,新的物种就可能产生,这才是生物进化的真正奥秘。

这个过程就好像:第一条曲线生发出无数条多样性的小S曲线,由于突变的存在,每一条小S曲线,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都有可能成长为一条独立的第二曲线。

02 第二曲线创新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停地去开辟新业务和自己不熟悉的新领域,因为我把它们都理解为是第二曲线。

后来,才发现自己错的很离谱,第二曲线应该是从第一曲线里面生长出来的,绝对不是多元化发展出来的。

为什么不是多元化,回到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认为,生物生存竞争的主角并非是不同的物种,而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

也就是说,最激烈的生存竞争,并不是人和其它动物的竞争,而是同一个种群里面人和人之间的竞争。

所以,应该是从第一曲线遗传变异出的无数条小S曲线里面,选择成长出第二曲线。

为了加深印象,举个例子。

比如,我是个程序员,写写代码做做项目,软件开发就是我的第一曲线。

突然有一天,我和别人合伙开个小饭店。开小饭店它不是我的第二曲线,它只是多元化的一个表现,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而已。

又突然有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某知名公司邀请我,去给他们公司的程序员进行软件和项目技能的培训。培训效果非常好,借此机会,我又去了很多家公司进行培训,慢慢地自己却发展成了软件行业内的技能培训讲师,然后我又把平常讲课的培训内容整理出版成了书籍,最终成为了软件行业内的名人名作。这才是第二曲线,是从软件开发这个第一曲线里面生长出来的。

再回到企业的创新,创新的本质就是变异,自然选择可以类比为市场选择。所以,第二曲线的公式就是:创新+选择(市场选择)=第二曲线。


第一曲线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基于主营业务会产生出无数个多样性的小S曲线的次级创新,所有的小S曲线都会促使主营业务的增长。

不断迭代,当某个次级创新受到市场的特别青睐时,就有可能成长为第二曲线。

03 分形创新

什么是分形?分形来自于分形学,分形学又叫分形几何学,它研究的是不规则形态的自相似性。比如,雪花、树叶、河流等等。


分形学中最经典的图案是:“曼德博集合”,不管将图案放大多少倍,都能显示出更加复杂的局部图案,这些局部图案与整体不同,但又具备一定的自相似性。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迭代。

由于第二曲线源于第一曲线,且形态上具有自相似性,在大范围中是两条S曲线,但在小范围中,每条S曲线又是由很多的小S曲线组成的,所以这个模型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不同层次上的无限分形,因此将这个过程称为“分形创新”。

04 思考

分形,很容易让人想起佛学里面讲的那句话:”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从一朵花就能看到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我们要有”尺度“的概念,要善于从不同的尺度去思考问题。同一件事件,缩小尺度去看是这样的,但是放大尺度去看有可能又是完全不一样的。

分形是可以无限的,没有结果,只有过程的精彩。

放大了看一个人的一生,可能很难用成功或失败来评判。但是,缩小到每一年来看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每一年都可以评判,因为每一年都是一个小的S曲线。

当走到生命的尽头,回顾一生的时候,那么多的小S曲线,可能也就那么几条不停地分形,成就了我们的一生。

参考资料:《第二曲线创新》——李善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12个创新思维模型:03“分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