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平 || 自我牺牲是爱吗?(1)


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是对爱的滥用。

沐浴新阳光,走向心智成熟之路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为了家人不惜做出种种牺牲,自我牺牲是真正的爱吗?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自我牺牲”一节中写到: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以“爱”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一回事。

派克在文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牧师,本身工作繁重,却总是尽一切力量事无巨细地为家人做各种事,包括替已成人的儿子买新车;每个周末陪妻子进城看歌剧或电影,尽管他讨厌进城,不喜欢听歌剧;他还为妻子和儿子收拾房间,因为他们从来不打扫卫生。虽然他甘愿为家人牺牲一切,到头来却使家人脆弱而无助,他的妻子患有慢性抑郁症,两个儿子大学辍学,整天无所事事,牧师不得不带全家人接受心理治疗。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这位牧师的妻子和儿子的问题与他的“自我牺牲”关系密切。牧师却认为:我爱他们,不可能不管他们。他们有什么需要,我都尽可能满足他们。我不能让他们失望。作为丈夫和父亲,我有理由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

在咨询过程中,派克发现:这位愿意为家人牺牲一切的牧师,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维系自我的美好形象。

对于牧师这种“自我牺牲”式的爱,派克写到:他应该意识到,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心,更需要用脑。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他应该意识到: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他需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惟命是从,要适当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满和期望,这对家人的健康有好处。

爱,绝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延平 || 自我牺牲是爱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