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博物馆之日,大家要和我逛两个性质截然不同、但同样精彩的博物馆。我就是喜欢关注那些身为旅行者经常忽略的人和物,例如下面照片中这两个在住处楼下公交站维护座椅的油漆工大哥。在我眼里,他们才是伦敦最真实的写照;无数“大哥们”的工作凝结成了“英伦”二字。在征得二位同意之后,我拍到了这张可以进入“半月行TOP10”的照片。
THE SCIENCE MUSEUM
上午的行程是参观建于1857年的The Science Museum——(伦敦)科学博物馆。说实话,当我得知这个安排的时候,还是有些意外的:太太这么“潮”的人怎么会把科学博物馆纳入行程,占用宝贵的英伦半日。当我回过神来,也就是到达博物馆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每年有330万人参观这个博物馆了。下面左图是维基百科的图片,右边是我拍的。虽然手抖没有拍全,我还是觉得我的图片好看……
进了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太空飞船和各种仪器设备。我觉得应该是复刻版,不说尺寸大小不对;就是尺寸一比一,这些物件不然在月亮上,不然被美帝视为账上珍宝,借给女王把玩的可能性不大。上述全属推断,对不对就这样吧。这片展览的亮点就是“太空厕所”:也许只有在方便的时候,我们才能体会到重力的伟大……我们人类好狭隘……
其实,不管现代人的文化水平高低,大家和“赛先生”(science)是十分熟稔的——看微信推送需要智能手机或电脑,对吧?其实这种切身的理解还是比较浅表的,只有仔细读懂下面图片中的“碑文”,大家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现代世界”。
不废话了,我的翻译如下:
创建现代世界 —— 人的历史植根于人发明了的、制造出的、使用过的物件之中。|| 在创建现代世界的过程中,一系列超凡的人造品脱颖而出;这些制品标志着科学和技术的每个开端,这些创新事件塑造了我们身处的世界。|| 这些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展品体现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成为了每个历史时代的脚注。同时,这些展品是每个时代中,科技在居家、办公、娱乐各个方面的直观展示。|| 在此,发明创造再现了科技社会的发展历程。这些物件把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与发明、发现、成功和失败紧密关联起来。
科学博物馆依旧保持了hands-on的优点:带上太空手套玩儿魔方;站在感应台上看人体的动作能够消耗多少能量;我家自然不会错过可以压制纪念币的机器;Rowan在红外感应室里分解舞蹈动作;在对称站台用小手选形状选颜色绘图案……这一切的展示和操作让任何年龄的人都切身地感受到了一个事实——科技在手,天下我有。
以我参观者的身份来说,科学博物馆的展品可以分为4类。第一种就是rocket science,也就是“高大上到一般人不好理解,或者理解得非常浅表的科学”;天体、登月就属于这种。然后就是我所谓的“机械雏形”,例如Corliss蒸汽机。第三种是科技的现实运用,那一列甲壳虫汽车就是“科技之于生活及其进步”的最好证明。最后一种是“虚幻世界”,也就是那些小到看不到、日常到我们不去感知的科学,例如人体血液循环,再例如我和Rowan探讨的Could quantum computers change the world(量子电脑能否改变世界)等问题及其背后的科技。
如果让我选出心目中的最佳展品,下面这个展品将无疑胜出。
这个展品是Cabinet of foreign weights,直译为“外国重量柜”,是世界各地的重量单位及这些单位和英制重量单位的对比。由于世界上度量衡无法统一,通商产生了问题,于是时任英国外长的Castlereagh子爵向驻外使节发出了收集当地重量单位的指令,这个柜子是世界各地的重量单位的汇总,于1818年起被皇家铸币厂收藏。科技的伟大当然体现在延长人类寿命、提升生活质量、改天换地这些方面,但“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结起来”也是科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个柜子的衍生价值简直难以估计!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在科学博物馆的餐厅午餐之后,我们开始了下午的行程——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由于这个博物馆的名字太拗口,所以大家一般非常happy地将其简称为V&A。我原先以为“这个博物馆怎么也不会比大英博物馆强吧”,而且就算我走到博物馆门口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因此我没有拍摄太多V&A的外景照片。
如果要介绍V&A,不得不回头聊聊科学博物馆。科学博物馆曾经收藏了很多来自皇家艺术学会和南肯辛顿博物馆的部分艺术品。后来,科学博物馆收纳了机械馆藏,并于1858年和1863年分别更名为“专利博物馆”和“专利局博物馆”,由此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博物馆”。1883,专利局博物馆的艺术馆藏被移至南肯辛顿博物馆,1885年专利局博物馆被命名为科学博物馆;那些被移走的艺术品构成了“艺术博物馆”也就是现在V&A的前身。在艺术博物馆新馆奠基礼上,维多利亚女王颁布赦令,将此馆以她和她先夫的姓名命名。直到1909年6月26日,科学博物馆新馆及其科技展品正式脱离V&A,才形成了现在的“科学博物馆”。
搞清博物馆历史更迭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科学博物馆和V&A离得很近是有原因的。其二,皇室和平凡人家过日子没有什么差别,大家的生活就是一系列的“置办、积攒、折腾”,唯一的差别就是皇上“玩儿得大”。V&A博物馆占地12.5英亩,收藏了上下5,000年的艺术品。这个“上下”不是概数,是实数。
“玩儿得大”当然不仅体现在占地广、藏品和博物馆历史悠久。“贫穷限制了想象力”是当下依旧流行的自嘲语,但我想说“贫穷剥夺了我们想象的权利”,我不觉得世界上能找到比V&A过得更好的两口子。所以,没事儿别带女友参观V&A,你的女友受不了下面这些刺激,而你也受不了你女友将会给你带来的刺激。至于为什么,大家看看首饰馆就明白了。夫妻看看无妨,木已成舟了嘛……
这里有一个趣闻。很多展示首饰的柜子玻璃上都有星星点点的“油渍”。这些油渍不是博物馆维护不力的证据,而是那些看得入神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用脑袋装柜子、蹭出来的印子……我的猜想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证实:每天都有不少人用头撞柜子。
V&A也有做纪念币的设备,但不得不说V&A就是与众不同。大家看到上面两张图片就能理解制作过程了吧?唯一需要解释的就是,这个币比较大,直径有六七公分;这个币的材质比较脆弱,只是一张加厚的锡纸。张家旅游素质在此处跌落谷底:我和太太一起压了好几张,把锡伯都用完了,而且没有自愿捐款……
V&A中,我最喜欢的馆藏是雕塑。经过查证,我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因为V&A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后古典雕塑馆藏,而且是除意大利之外,坐拥最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品的博物馆。不管是来自梅第奇家族、三度易主的Samson Slaying a Philistine,还是造型各异的三狮,都让我这个艺术小白驻足观望。感叹不已。
看展的时候,hoarding这个词不禁映入脑海。Hoarding意为:隐藏, 收藏, 聚藏(钱财或贵重物品),V&A老两口有必要连醋瓶子都要收藏N多款吗?转念一想,到了人家那个层次之后,物品的功用性已经无关紧要了,皇室关心的“挂名权”和“被朝圣感”。这就是展品、甚至整个博物馆存在的意义。
女王吃饭肯定不是自己选择餐具;我无法想象自家有这样静谧的回廊;更不会拥有坐拥下面这样私人图书馆的感受。哪位读者如果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不妨反馈、分享下,给我们一点一手信息吧,我个人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转了几个小时之后,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刺激,故决定打道回府。V&A是免费参观的,但就算是V&A也得靠进项维护啊,所以纪念品店是少不了的。不过,V&A的纪念品店的确是博物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旨在营收,但艺术氛围一点不差。和各位看客说声抱歉,光顾着看,忘记了拍照。
上面这张照片是博物馆现代的一面。我不知道这个“大病菌”(我个人对其谐称)更多的信息,我也不知道这个艺术品摆在这里的深意。不过,这个雕塑,连同在馆内进行的墨西哥艺术家Frida Kahlo(2018年6月16日至11月14日)的作品展都和V&A自有馆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可能就是艺术的开明吧。
今天的行程安排很有趣,上午是理性的科学,下午是感性的艺术。不知道是行程设计者有意为之,还是意外巧合。不过这两个领域确实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方面:生活的客观和琐碎无法避免,需要具体的办法一一解决;同时,我们应该拥抱美好、富有想象,因为只有有了想法,未来才值得期待。
上面这个门雄伟壮丽,是我在离开博物馆的时候拍到的。后来发现这个出口也是V&A的正门,甚是高兴——总算让大家看到了博物馆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