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要有特点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叫“毁掉一首歌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当做起床闹钟”,诚然一样东西再美好重复出现多了也会让人觉得腻的。

平时喜欢看新闻。我最近发现好像人们在网上表达的时候用的语言越来越趋同了。比如早上刷到一篇文章标题叫“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这个句式我第一次听到是大学舍友说的“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曲中人”。后来又有各种各样版本的“年少不……听懂已是……”。第一次看到这话觉得还蛮有哲理的,可当我无数次看到这样的话,内心很难再起波澜。

还有很多新闻报道里感动到泪流满面的事都叫泪目,或者是什么什么太好哭了,某个人做了好事那么文章的标题就叫“谁谁谁你……的样子真美!”感觉大家的表达都进入一种公式了,而且很直白。看着那套公式一样的新闻标题就能把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毫无点击的欲望。

就像有句老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表达方式应该多样化,你看就像是下雪都能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对比呢。我平时喜欢吃螺蛳粉,我见过的螺蛳粉店名就有“粉螺香”、“柳螺飘香”等等各种各样的。我们的大脑是那么丰富,可为什么在网上表达的时候都要同样的词汇呢?我们流传几千年的汉字变得这么贫乏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表达方式要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