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大脑,深厚学养

九层垒土

一些手机APP可以听书,有的是原文朗读,有的是书籍核心内容的讲解,有的则是综合若干书籍,对某一问题进行结构清晰观点明了的讲解。另外,还有拆书一说,就是把一本书拆成若干章节,概述核心思想。这些项目都很好的满足了大众对知识的需要,听众或者读者可以花很少的时间“掌握”一本书的内容或者理解一个问题。对很多想读书但苦于时间不足的人来说,是一个大好事。

我个人首先接触到的书籍朗读。最早听的书是《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随后开始听一些通俗的哲学书籍,大部分能听懂,除非个别的地方。那段时间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可以在做一些不动脑子的事务性工作时听书,包括上下班的路上,这样听书的时间就比较多,有些难点在反复听中被解决掉了。但毕竟是讲哲学家思想的,还是有些观点单靠听还不行,许多观点之所以能懂,只是因为原来就明白,在原来的基础上,理解了某种新讲法而已,对那些听不懂的,也就不自觉的放在一边了。

在听这些书的同时,还听王德峰等一些人讲哲学,因为是上课录音或者讲座录音,一般比较通俗,听得懂,听着也比较过瘾。

那时还没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在听这些讲座和难度不大的书之外,还听一些文学名著,还听一些浅易的心理学,听得乐呵呵的,也颇多感触。

真正发现问题是在自己的哲学课上,原以为明白的西方哲学,在讲给学生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这也不能全赖在听书上,毕竟之前也读过一些哲学著作,可能自己的阅读本身也有问题。但不管怎样,事实是课堂教学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学生的理解没想象的那么好。原以为得矣得矣,其实只是皮毛。

学习哲学,有两方面的宗旨,一是能深刻而全面的思考与认识世界,把握其本质,这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二是对生命能有恰当的安顿,这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行动化。

但听书本身很难完成这样的目的,听之为听,虽然也需要思考,但思考的深度与长度不能保证,因为语音在流动,而且多是在行走或者做别的什么事情,不容你如读书般停下来分析提炼,也不能对难懂的词句进行推敲琢磨,更不要说在纸上画一画关系图。这就导致听书和听讲座只能算一种浅阅读,没有经历深刻思考并建立起知识的关联的过程,就达不到锻炼思维能力的效果,而思维品质的维持原状,直接导致对书籍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或者根本就没真正读懂。这种阅读基础,在教学上很容易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听书不能进行深入思考,有点像碎片化阅读,也就是只能在听书中收集一些碎片信息,很难建立知识体系,从真正的思想认知来说,其实无所收获,增加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网络搜索了一下“碎片化阅读”,看到下面的文章:《碎片化阅读正在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碎片化阅读,相对于真正的阅读,就是碎片》《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

这就发出警钟,听书和碎片化阅读,取代不了深度阅读而带来的提升理解力和洞察力,不经过大脑分析理解而接收的信息,毕竟融不进自身的血液,只能成为外在的附着,满嘴新名词,没有真价值,也就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所有的工作,要想更上层楼,要想创造,就是要靠自己独特深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开创,这些需要思维的深度,也就是细致深入的抽象思维,正是皮亚杰讲的形式运算(不借助具体形象的逻辑推演),这种能力的获得,除去个别具有天赋者,大多数人需要在学习中磨砺,即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具体运算)发展到形式运算。换个角度说,就是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能积极的谋划未来,开创新的局面。

深度阅读是最好的磨砺思维的途径,句子不懂就一个词一个词的理解和关联;段落不懂,就一句句的理解关联,建立结构,明确内涵,在啃读的豁然开朗中锻炼思维品质。

一部部难懂的、经典性的书籍读懂了,也就是弄清了书籍的基本思想结构和义理,就打下了认识世界的稳固的底子。经典之为经典,就是很好的诠释了世界,并具有启发性,促进人们更好的认识乃至改造世界。这样就不会轻易的被纷繁复杂的学说扰乱而不知所终。

当你的思维品质足够敏锐与深邃,当你的学养和思想足够深厚与开阔,已经走到独挡一面的路上,已经开始了独立的创造。

莫把信息当知识,莫因快捷获取而窃喜,思维提升和学养增强都是慢功夫,西天之路十万八千里,八十一难一难都不能少,唯此,才能取得真经,修炼成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磨砺大脑,深厚学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