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系统之美》

生活复杂,读点系统学能让你在雾里看花时多一些理解,也多一分敬畏。比如,同样是为了提高生育率,罗马尼亚政府禁止妇女堕胎,匈牙利政府提高住房教育补助,而瑞典政府只是喊了一句口号“为了每个孩子的幸福童年”。你一定猜到了,哪个政策适得其反,哪个又四两拨千斤。这就是系统的力量,改变其中的要素,远不及改变它们的连接或者目标来得有效。系统的调皮与莫测,常常让政策制定者和个人哭笑不得。而我们谁又不是生存在系统之中呢?

讲系统思维的书多如牛毛,我只看过几本经典。现在有点后悔,走了重重“弯路”:如果能重来,会先看这本《系统之美》,因为它简明、通透,而且系统。边读边记,是我认知的补齐,亦是思维的盲区。部分笔记如下:

1.系统由要素、连接、功能(或者目标)构成。要素重要的属性有存量和流量,它们可以是你账户上的结余和流水,也可以是你的信用和行为。有时,存量和流量构成因果链条,它要么使存量稳定,比如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称为调节回路,要么使存量朝着一个方向末日狂奔,比如核聚变和巴菲特的雪球,称为增强回路。

2.任何系统分析,都是模型分析。比如4S店的库存,最直观的影响来自订货量和销售量,而订货量又和制造能力和运输能力相关,再往外推,涉及原材料、环保政策、国际环境……如果什么都考虑,就注定什么都无法考虑。作者说,系统分析就是去动物园研究动物。一定有缺陷,但依然有价值。我想到另一个比喻:最细致的地图和世界1:1,可1:1的地图既毫无价值,也绝不存在。

3.系统有三大优势,六项特征。最大的优势是具备适应力。系统不像物理定律那样铁面无私说一不二,系统的“输出”是什么,常常和输入与输入者的意图大相径庭。比如,最好的系统可能是人体,小病小灾,可能会让人更强健,未曾见过的病毒也不一定能逃过人体免疫系统的追杀。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塔勒布说,反脆弱性。他们都指向系统的这一层妙处。

4.系统与表象对立。球队输球、明星丑闻、某处天灾、某人成瓜,被新闻淹没的时候,我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又看出了什么?系统说,这些都是静态的、表象的事件。结合事态的过往趋势,你才能得知(甚至预测)它的行为,而知道事件的背后结构,你才能站在高处,开启天眼。举我熟悉的足球为例。赢一场输一场都是孤例事件,近期战绩可以看出历史行为,而球队组成、战术打法、团队氛围等等才是重要的结构。欧洲杯刚刚结束,我由此产生一个推论:是不是可以说,普通赌球者只关心事件和行为,而赔率精算师早已看破了结构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赌球者只能被降维打击。没意思,不如专心地喝酒看球嘛。

5.系统的调节有延时,这道理你在淋浴之下已经有过切肤的体会:水太热了向右调整,然后被冻,被冻了向左回转,结果被烫……几经摇摆,才能调出合适水温。系统的延迟来自感知,来自反应,也来自物理世界的转变速度(一般来说,这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比如换一套反应更灵敏的淋浴水管)。问题是,如果“努力”缩短个人的感知延迟和反应延迟,能使系统朝着我们期待的结果前进吗?答案令人遗憾。更快的反应通常会让系统的震荡更剧烈。书中举了4S店库存的案例。越是对短期消费者需求波动做出更快速应变(比如出现更多消费者购买后,更快地给供应商下订单),库存量变化就越剧烈。多做,快做,结果多错,大错,系统也有无为而治的智慧。

6.系统最大的障碍是身在其中,要素们看不清,看不清则不理性。比如捕鱼。纯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鱼价上升,则渔民应该多多出海一网打尽,可渔业资源如果突破临界值,则会走向衰竭,最终每个渔民都无鱼可打。道理说尽,你是渔民,鱼价上升,你是出海呢还是出海呢?嗯,这就是不理性。

7.不理性又引出一系列的基础模型(archetypes,基模),是最常见的系统困境。其中的“公地悲剧”、“富者愈富”、“政策阻力”已广为人知,不知也可以百度。我感兴趣的是以下4个:

①目标侵蚀:人更容易关注坏消息,于是悲观,于是期望下降,于是目标下降,于是表现更差……温水煮蛙,一代人不如一代人。伟大的公司总会走向没落,屠龙少年终会大腹便便。

②转嫁负担,也叫“上瘾”:做事总是很难,有的人迎难而上,更多的人退而求安慰。安慰可以是政府补助,也可以是毒品、香烟、咖啡、一顿大餐、一晌贪欢……但事情还在那里,上瘾只能改变感知,改变不了事情的难。短期内,它宽慰你。长期内,你赖上它。而事情还在那里,而且已经更难,没办法,你只好加大剂量。

③规避规则:规定规则者之难在于规则有两正反两面。系统让人可以不违反规则的明面,实际却走向规则初衷的反面。每个财年结束前,各部门都要拼命花钱以争取来年的预算,楼上管理者的一声叹息。

④目标错位:目标制定者之难在于目标有真假。GDP是否完美反应经济实力?究竟为什么要读大学?面试量和离职率,复购率和DAU,哪个更重要?KPI,OKR,360°环评,721淘汰,阿米巴,合弄制……哪个工具能为哪个企业在哪个阶找到它的真目标?楼上管理者的二次叹息。

书中还有很多启发式观点,限于篇幅和我的懒,不再细述。最后原文摘录几段我喜欢的话,与你共勉:

“如果你构建的资本存量依赖于一项不可再生性资源,那么它增长得越高、越快,下跌得就可能越深、越快。”

“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持续生存。”

“强迫自己关注于事实,而不是各种理论。”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我所知道的每一件事,以及任何人知道的任何事,都只是一个模型。”

“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系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