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育儿坑,你踩了几个?

《弟子规》为清代秀才李毓秀所做,原来叫《训蒙文》,顾名思义,主要是对男孩子的启蒙文。


古代读书人少,读书人读的四书五经,并不包括弟子规,弟子规的普及范围较窄,只是近几十年,随着国学热,突然成了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葵花宝典。


笔者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修期间,见到许多抑郁症、焦虑症和多动症的孩子,他们很多是听话的“好孩子”,背后站着“神一般的父母”。弟子规的内容,恰恰有利于把儿子教育成为父母的超级照顾者,父母可以在儿子面前保持神一般的地位和婴儿一般的被照顾者。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推崇独立自由,沿习父母的经验,难以适应发展。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从生存型教育转型为发展性教育。“听话”未必是优点,独立自强才是正道。


弟子规里有宝贝,也有糟粕,还是要慎重对待,莫全盘接收。以下一些弟子规内容,当三思而后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当父母能及时呼应孩子的需求时,孩子通常能自然的回应父母的呼唤。但如果父母在孩子专心玩乐学习时,频繁的呼叫孩子,还要求孩子“应勿缓”,容易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容易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导致孩子注意力缺陷。


孩子本能的会想要讨好父母,孩子通常会努力满足父母的需求。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的拖延实际上是自己人格发展的保护,是对父母反馈的信号。因此,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自身需求,不必强求孩子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孩子,反而容易在学校和社会受到不公平对待。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教育孩子,责罚孩子时,应当倾听孩子的意见,允许孩子表达其感受。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话,可能导致孩子人格无法独立发展,形成依赖型人格特征。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每一个孩子,应鼓励其独立决定和实施与其年龄能力相应的事情,不必要求孩子事事汇报。否则孩子畏首畏尾,难成大器。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在古代,通常实施家族财产制度,个人没有财产权。现代社会,个人成为独立主体,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孩子可以拥有和处置自己的某些财物。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主体,每个人都会自己的幸福和人生负责。父母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父母有需求,应自己努力去满足,不应要求孩子来无限满足父母的需求。如果孩子为了父母的喜好嫌恶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实不足取。一些为了满足父母的面子而拼命读书的好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的喜好嫌恶,没有自己的需求,容易得“空心病”和抑郁。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父母有过失,自有父母自己承担责任。孩子可以规劝,但无法改变父母,非要哭着喊着去劝,实在是强人所难。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当然是极好的。如果强迫哥哥照顾弟弟,弟弟服从哥哥,兄弟之间反而容易产生心理冲突。二胎政策放开后,老大和老二之间,常常发生问题。老大从独宠到被老二分宠,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不如多照顾老大的感受,老大心理健康了,会自然的爱和照顾老二。老二为了与老大竞争父母的爱,常常发展出强大的能力。兄弟之间的天然良性竞争,反而有利于他们的能力发展和心理建设。


朝起早 夜眠迟

随着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孩子的睡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话说多 不如少

孩子分内向型和外向型,话多话少,并无好坏对错之分。



闻誉恐 闻过欣


听到赞美,心里开心。听到批评,心里难过。这是人之常情。非要孩子不听赞美,喜闻批评,这是歪理。许多父母对于赞美孩子过于吝啬,对于批评孩子则孜孜不倦,其实是把内心受伤部分的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批评打击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和虚荣,还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在是不可取。



凡是人 皆须爱


对于老子、佛陀之类的高人,的确是可以做到爱所有人,这是“大爱”。人既有大爱,也有小爱。爱自己,然后爱人,是人性使然。从小教孩子爱别人,独独不教孩子爱自己,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孔子说爱有等差,人天生是先爱母亲,然后家人,亲人,朋友等。从本性看,人可以喜欢一个人,也可以讨厌一个人,不可强求爱人。强迫自己去爱讨厌的人,只能让自己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非圣书 屏勿视


古代科举考试,只读圣贤书。现代读书,则应博采众长,圣书要读,闲书、杂书也是有益补充。到了有分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时候,一些“坏书”也但读无妨。了解坏人坏书,更有能力在社会立足。



古代传统的农耕社会,人均寿命短,社会动荡,生活水平低,单人难以在社会立足,通常需要以家族团结一体的方式应对各种生存危机,生存型教育模式是主流。所以儿子天然背负着孝敬父母、传宗接代、壮大家族,光宗耀祖的使命。


弟子规,如同博物馆里的老式步枪,在冷兵器时期堪称神器,在现在社会,则未必完全符合时代潮流。弟子规里固然有不少值得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但其中一些不适应现在教育理念内容,也当慎重对待,不应盲从。


弟子规里的育儿坑,你看见了几个?踩了几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弟子规里的育儿坑,你踩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