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守岁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鹅毛般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吹着口哨,这是2018年的除夕夜。

望着窗外漫天的大雪,雨珍陷入了沉思。

大炕上,在被窝里躺着的杨奶奶半眯着眼睛,瞟了一眼窗前的雨珍,似睡非睡。

前几天儿子雪松打电话:“妈,春节我和媳妇去小东外婆家过年,你就别等我们了。”

本来,雨珍还想对儿子说,这个月的工钱,杨奶奶的家人还没寄来;再问问,儿子的住房贷款是否交清?电话那头已成了盲音。

唉!儿子已经有两年没回家过春节了。

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杨奶奶彻底唤醒了,本来杨奶奶也是半睡半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珍丫头,几点了?你怎么还没睡?”

“婶子,零点的钟声刚刚敲响,我在守岁。”望着满头银丝,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雨珍柔声说。

“你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还守岁?”杨奶奶半眯着眼,脸上的皱纹在昏黄的灯光映衬下,一道一道,好似皴开的水彩;头上的银发在灯光下,一层一层,像旧纸上的麻线。

“在您老人家面前,我还是个孩子呢!”雨珍给杨奶奶掖了掖被角。

此时,炉子里的炭火烧得正旺。

“珍丫头,前些年大柱、二柱带着我那两个儿媳妇,孙子、孙女回来过年,家里那才叫一个热闹。如今多亏有你,要不这个年我可怎么过?”此时,杨奶奶的脸上挂着两行亮晶晶的泪珠。

杨奶奶年轻时,是个能干的主妇,屋里屋外总是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那时她的针线活做得好,村里娶媳妇、聘姑娘都请她去帮着缝棉衣,做新被。谁家添个娃,也会请她做双虎头鞋,辟邪避祸、吉祥如意。

杨奶奶做的饭菜更是了得,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少不了请她帮忙。

看着如今失落的老人,雨珍赶忙劝慰:“婶子,您老是有福气的,您看村头王大妈,儿子闺女在跟前守着,又有谁好好管过?”

“珍丫头,你不用安慰我,我都明白。前两年要不是你照顾我,我还不如人家呢!”杨奶奶陷入了回忆。

早些年,杨奶奶身体康健,每年都养一群鸡,一口猪,从来也不卖。每到腊月,她就和杨爷爷忙活起来,准备好过年的吃食,专等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回来。春节,院子里的鞭炮声,从初一一直响到十五。

后来杨爷爷走了,孩子们本来想接杨奶奶去他们那里,故土难离,杨奶奶说什么也不去。

慢慢的,儿子们回家的次数也逐渐变少了。

杨奶奶总是坐在门口的大青石上,遥望着儿孙们回来的方向。

2015年初冬,杨奶奶到井沿去提水,不小心摔了一跤。路过的雨珍看到杨奶奶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连忙找人帮忙把杨奶奶送到医院。原来老人右小腿骨折,在医院打了石膏。

医生说:“老人年岁大了,拆了石膏,才可以下地活动。”

杨奶奶听了医生的话,顿时就放声大哭起来。

回到家,邻居们都来探望。

大家私下议论:伤筋动骨一百天,杨奶奶的儿孙们都不在身边,八十一岁的老人可怎么办!

看着杨奶奶伤心欲绝的样子,雨珍留下了同情的眼泪。从此雨珍就主动照顾起杨奶奶来。

一日三餐,雨珍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炉子里的炭火,雨珍总是烧得旺旺的;老人上厕所不便,雨珍竟然给老人买了马桶凳放在屋里。

杨奶奶逢人就说:“雨珍不是我的亲闺女,比我那俩亲儿子还强。”

拆了石膏,老人的小腿骨居然完全康复了。

杨奶奶本来想把这事告诉在外地的儿子。

雨珍说:“大柱、二柱即使回来,也待不了几天,就别让他们折腾了。”

直到春节,大柱回来看母亲,才了解到了杨奶奶的情况。他打电话与弟弟商量了一下,各家出点钱,雇雨珍伺候老娘。

邻里邻居,雨珍从来没想过要收钱。只是丈夫早早地走了,儿子又在城市买了房。

唉……

外面的炮声少了,多数人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雨珍躺在杨奶奶身旁,想着儿子雪松小时候的模样,看看现在的自己,心里无限惆怅。

一夜无眠,早上雨珍推开门,看见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奶奶,我们回来了。”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小男孩,冲着雨珍喊。

这么大的雪,孩子们怎么回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小说||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