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手机里保存多少本书,书里的内容都不会被保存在脑子里。这些内容既不能融入你的身心,也不会成为你的无形财富。与此相反,尽管抄完全书也不一定能记住全部内容,但某段文章,某个词,作者的语气和思想等等,都会随着抄写时的身体感觉被深深地刻印在头脑和身体里。
其实这里有一个取舍,针对同样的内容到底是手抄还是电子标签存档,尤其是现在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30分钟手抄记下1/3内容,电子版记下1/10内容,但是电子版的时间确是手抄的10倍,那么单位时间内哪个收获更多还是要看个人实践。目前我自己没有条件随时随地的记录甚至取出一本纸质的书籍,大部分情况下自己是在kindle上进行阅读,所以相关的笔记和标注都是基于kindle提供的方法。
至今为止,你读过那么多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
这个问题让我非常汗颜,刻意的去记忆几乎记不得任何的内容。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任何一本书读完后都应该问自己这四个问题,自己读完后再去网上搜索一下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然后对比自己的感想,融合一些观点,看看和别人读下来对这些问题的差异在哪里。
读书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想:“所谓‘理解精髓就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那是机会主义者让自己更安心的理由。”而且,长期读书的人就算认真读过某本书,也会因为要继续接触很多书籍,最后连之前的书的1%~2%都没有记住。
只是这样度过,就等于没有读过。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确实是这个样子,一个月前看的书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记住一个书名,或者一句模凌两可的话来大致叙述书中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读了那么多书似乎都没有用,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重读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之前并没有去重读一本书的欲望,内心会有一个声音,仿佛重读的话那之前读的就浪费了。现在感觉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很多书是需要重新去读的,每一遍肯定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者某些第一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细细反思,其实不愿意去重新读一本读一本读过的书的根本原因还是在追求读书的数量,每次读完一本书内心最先冒出来的就是阅读量又+1了,而不是真正的变成自己的无形财富,有的时候在读的过程中会去关注本章的剩余时间,还有多少页这些其实毫无意义的东西,说白了,还是内心的虚荣心在作祟。
记录下平时的感悟。
跟书有关系的信息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里。看电视、跟朋友聊天、走在街上触景生情的时候,都是灵感闪现的好机会:
“啊,有没有这种题材的书呢?”
“好像以前有本书,我特别想读读看。”
“我感觉读读那本书能帮我解决眼下的问题。“
很多触景生情的一些灵感闪现都被我忽略掉了,后来回忆的时候由于场景和心境变了再也记不得当时的感想。现在我已经用便签记录下来每一场真实的感悟,当场记录下来的文字会流畅很多,而且会更加真实,不存在事后加工的痕迹,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记录三五条,哪怕有时候已经躺在床上了,感觉来了还是会爬起来用手机把一些只言片语和关键词记录下来。
把灵感记录在纸上,让思考书面化,让灵感脱离之前的抽象状态,会更容易将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灵感用作创意材料,想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这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有时候记录下来也不全是为了以后的创作,而是告诉自己在那一个普通的日子里留下了些许的痕迹,即使是匆匆的一瞬间,但是我来过。
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的输入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写读书笔记应该尽量从简从速,尽量缩短记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
一切都应该以“能坚持下去”为先。
读完一本书之后分别向两个人讲述书中的内容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从一句话开始。
哪怕是一句话,只要写的是发自内心的语句,那么这次读书笔记就是有意义的。
即使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可写的,也要先拿起笔来写写,说不定就有惊喜在等着你。
读书笔记是自己和书的对话,所以不需要别人的观点,但如果在做完读书笔记之后重读书评,就可以参考“第三方观点”,换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这次读书体验。于是你会发现,“原来对自己来说有着某种意义的书,在这个人眼里是这样的”。
一定要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吸收和学习对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所以我不建议在读这本书之前先去看别人的书评,这样就会容易收到干扰。我甚至不推荐先去看前面的序言和推荐。等到读完了,记录下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之后,在回过头来看看序言,再去看看别人的书评,然后和自己的对比。如果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有智慧的东西,那么去重读一遍,验证这些智慧的存在,然后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同时可以让自己的想法变得不那么绝对化。
我每年都会处理几次旧书,把不用的书扔掉,藏书就不会挤占生活空间。
要舍得扔掉没用的东西,并且不要去想以后可能会用到这种事情,既然这个东西过去几年在那里从来没有用过,处理掉没有必要去惋惜。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之所以称读书为“体验”,是因为它会让你想起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博客文章,商务书籍和生活中的对话。这些点点滴滴,都会成为某种思考的线索。
其实说白了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生活的共鸣,或者在生活中突然想起来这个场景和某本书中的特别相似。举个栗子,清明节的毛毛雨很容易让人随口而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就是一种体验,书读的多了,这些体验就会随着增多,艺术品就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等到场景特别多的时候就会觉得生活很美好。
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者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演讲和写作都需要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开始。
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
这句话让我陷入沉思:“什么样的浪费时间不算浪费人生呢?”这个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答案只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至少目前对我来说花写一些没有意义的代码上那就是浪费人生,而现在在记录的这篇文字即使没有带来经济上的收入那也是值得的。
如果拥有五本可以随时拿来重读的书,那么你已经成为一位出色的读书专家了。
读了这么多年书,还是没有找到五本可以随时拿来重读的书。如果只有一本的花,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唐诗三百首》。
过去的读书体验在生活中的运用。
这个很难,至少对我来说非常难,我遇到的身边的人也没有能够完全做到的。这个问题往大了说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能够完全做到的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儿时的体验,父母和老师的教导,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我提高时获取的信息,最近读过的书里写的东西,朋友说过的话,工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学到的知识......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再加上临时收集的信息,能组合出别人意想不到的独特创意。
这段话来自《大脑与心情的整理术》,单凭这一段话,后续就要去看看这本书。
经典名著是不朽的。值得阅读。这种书的好处是不管内容有多乏味,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而且,名著是无法通过主观思考来评价的。也许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有些乏味,但是经过几年的积淀翻译后就会知道它的价值所在。
名著是一种很神奇的书,有一天你会忽然觉得它读起来很过瘾。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呢?这是因为名著经历了太长时光的洗礼。
经得起时光洗礼的书一定有流芳百世的价值。
当你终于凭借阅读的激情把名著读完,会发现自己感受到了它们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的精华。
这段文字太棒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共鸣。因为我读《水浒传》就是这样的场景,从乏味到搁置,再到大呼过瘾最后五体投地。
这本书很薄,读完这本书结合自己5年的阅读经历,最大的感悟就是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别的事情,如果不是天才,那么就老老实实的按照大师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踏踏实实的积累才是正道,不要想着捷径速成,能够读到这样一些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走捷径了。
幸好,现在还不晚。
这本书有一章提到了如何选书,我认为书中的办法针对目前国内的现状并不合适,想读什么书直接就去买回来了,没有必要搞购书清单,一是有些形式主义,第二是感觉对真正的读书消化并没有任何帮助。
还有最后一章的那些本子,各种颜色的笔之类的也没有必要,阅读纸质书籍,只要准备一系列的书签和一种颜色的笔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