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捞虾》

 

老家有很多小池塘,还有水库,沟渠。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会有鱼虾,哪怕是地势较高地方的一些小水凼。那些鱼虾是怎么来的,谁也不知道,也没有人去追究。

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可以说是山川秀美,古朴原始。那时的水体里不只是有鱼虾,几乎是应有尽有,什么青蛙,黄鳝,田螺,甚至乌龟和老鳖都非常多,水下生态异常丰富。那时候商品经济还非常落后,根本上看不到卖小菜的,更别说卖鱼肉什么的。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菜地,只要你不偷懒,夏秋季节蔬菜够你吃。多余出来的,大家会去制备一些咸菜,泡菜,干菜什么的应付淡季所需。至于荤菜,也都是靠自给自足获得,譬如每个人家都会养一大群鸡鸭,禽蛋就是大家最好的蛋白来源。猪也是必定会养的。农村人养猪不是当宠物,而是另有所图,对它们好,是为了它们将来舍身相报。猪肉基本上就是大家大半年甚至一整年的唯二荤菜,很少会有人想到去卖钱,因为每家每户都豢养,猪肉没有市场。那些年我们养的都是黑色或者白色带黑斑点的豹花猪,现在差不多要成大熊猫了。猪一般10月左右出栏,不像现在都是速生的,三,四个月就长好,还是一身的精瘦肉。卖不掉的猪肉就会腌起来,留待平日慢慢吃,或者风干成腊肉,也能吃好几个月。除了鸡蛋和猪肉,你再想为孩子们添加营养,改善伙食打打牙祭,那就要靠你自己想办法去捕鱼捞虾了。池塘里鱼虾有的是,我们叫脚鱼,意思是算不得数的,你去不去它们都在那里,你去捕捞了,它们就属于你的。

爷爷会编制渔网,更会修补渔网,他还有那一套家业。经常看到他闲暇无事的时候,将半成品的渔网拿出来,带上老花镜,认真细致地编制或修补,仿佛永远也织不完。因为他有这独门手艺,为满足我们对美味的渴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冬天到了,爷爷一高兴会将他准备多时的拖网拿出来,择时带我们一起去池塘或者水库里捕捞米虾和小鱼。

米虾跟现在市场上卖百八十块钱的小河虾个头差不多,有些甚至更小,人们形容它们跟米粒差不多大小,所以叫它们米虾。小米虾没有多少肉,主要是吃味道,尝鲜,找感觉。

老家的门前就有一口较大的池塘,我们叫它“门口大塘”。大塘比屋场里所有人年龄都大,老人也说不上是哪个朝代开挖的,它除了供应下游好几亩稻田的生产用水,屋场里的人还在里面洗菜洗衣,生活用水。另外,大塘里每年都要产出几百斤杂鱼,也是在过年时统一捕捞,再按照人口分配到各家。门口大塘简直就是我们屋场里文明的发源地,我们的母亲塘,其重要性不亚于长江黄河之于中华文明。

也是因为池塘就在家门口的缘故,平常人们在里面洗菜或者生活用水的排放,水体营养丰富,适合鱼虾及微生物生长。那年代化学日用品还非常稀罕,故而排放的生活用水中也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到池塘里就成为了鱼虾们喜爱的饲料,或者促成了水草及浮游生物的生长。

捞虾一般都在冬天的早上,越早越好。听爷爷说,天冷的时候,虾们都沉在池塘底部,你用拖网才能捕捞到。而水温升高了,它们就要开始四处活动,散布到池塘各个角落,再捞就没有目标了。


记忆中小时候的冬天都特别冷,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多在三九与四九,我们老家就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气候谚语流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连续的低温,池塘上面会结好几公分厚的冰,十天半月都化不掉。一旦结冰,也就没有办法去捕捞了,捞虾都要赶在结冰期来临之前。

秋冬季节,池塘里的水位下落,塘周围会露出两,三米高的滩涂,我们就沿着滩涂撒网。冬天的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气温让人不寒而栗,水面上的风吹来更加冰冷彻骨。

我们起得比狗还早,做贼似的静悄悄地来到池塘边,生怕惊动了在水里呼呼大睡的鱼们虾们,恨不能将那些潜伏在塘底的鱼鳖鼋鼍来个一网打尽。

拖网的绳子很长,有好几十米。在池塘边放好拖网,拖网的口对准池塘对岸,然后将手里的绳子慢慢放开,人跑到池塘的对岸或者几十米外去拖动或者收网。拖网沿着池塘底慢慢爬行,像特工那样靠近你却又让你难以察觉。有时候手会突然感觉沉重,你不要以为是中奖碰上了大鱼,多半是池塘里的异物或者泥块,这时就要想法绕开它,否则网可能被挂住动弹不得,甚至可能被扯破。顺利的话,从放网到收网也就十来分钟的事。网过来了,我们在岸边非常激动,小心翼翼地,生怕稍有闪失会惊跑那些大梦初醒的小家伙,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快到岸边,收网也会逐渐加速,这时鱼虾们就算反应过来也已经悔之晚矣。网拉上来,里面什么都可能有,除了能装妖怪的宝瓶。刚出水的鱼虾在网里活蹦乱跳垂死挣扎,闹腾几下就认命了。偶尔也会有半大的鲫鱼,还有田螺,蚌壳,水草和虫子。当然,还会有一砣一砣的塘泥。收网的时候,需要稍稍在水里来回摆动几下,顺手将网里的稀泥洗掉,鱼虾也更干净,容易分拣。一网下来,运气好的时候,能得到一大碗。虾的个头也有大有小,大的能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中小基围虾差不多,更多的是不足一寸长的小米虾。对于参与劳动的我们来讲,不在于虾的实际意义,在乎的是一种成就感。

一口池塘里,一次差不多只能拉4-5网,来来回回也就将池塘都梳理了个遍,再多拉后面就不灵光,虾会越来越少,得不偿失。而一次捕捞,足够吃上好多天。一般当天吃不完的,家里会将它们洗净晒干,制成虾皮,一个冬天都能享受到鲜美的“山珍海味。”

小米虾单独吃美味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就如我们老家人常说的“多吃味不高。”每次我们捞到了虾子,奶奶喜欢将它们跟小萝卜一起煮,再加点辣椒粉在里面,等萝卜煮化了,虾味与萝卜融合到一起,那真堪比宫廷珍馐,难以言传。虾的鲜美,萝卜的甘甜,辣椒粉的辛辣,这些纯天然的,最原初的几种味道复合起来,充分刺激着味蕾,让人胃口大开。平常我们只能吃一碗饭,若有虾煮萝卜,饭量就会大增,胃变得像个无底洞,最后实在撑不下才放掉碗筷。照这样长此以往,我想,到年底地主家也会没有余粮的。

小时候食物单调,没什么好吃的,能有鱼虾已是别无所求了。难得的是,那时候的土地与水体基纯净天然,食物都原汁原味的。现在菜市场里一年四季都能随时买到鱼虾,而且个大肉多,除了腥味更重,味道与老家池塘里的小米虾没有可比性。菜市场售卖的萝卜也是卖相都非常好,吃起来却味同嚼蜡,找不到从前的感觉。现代社会,食物的数量非常丰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很多食物的品质却普遍降低,营养大不如前,不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这一增一降,对于社会来说,真不知是进步还是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日捞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