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真会把孩子养废吗?来看北欧的教育,对家长有启发

一说起来“快乐教育”,很多家长就表示反对,甚至一些名人也出来发言说“学习哪有不苦的”,还有人出来辟谣美国也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英国也不是快乐教育。

于是,很多人都把快乐教育当成一个“伪命题”。

那世界上存在真正的快乐教育吗?

快乐教育会不会把一个孩子养废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教育最强国”-芬兰,以及它周边那些崇尚“快乐教育”的北欧国家。 

“快乐教育”会把孩子养废?

在展开讲北欧的快乐教育之前,我们先来回答,快乐教育会不会把一个孩子养废?

北欧是世界上公认的高福利、高幸福感的地区,以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冰岛五国为主。这些国家的教育呈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快乐”。

在“快乐教育”体制下,北欧却取得了教育和学术上的重大成就,其中,芬兰更被称为“教育最强国”。

2020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强当中,芬兰和瑞典各有8所大学上榜,丹麦有5所大学上榜,挪威有4所大学上榜。

QS大学排名是历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学排名 ,也是国际上认为较有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四大大学排名之一。

从榜单我们可以看出来 ,北欧国家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是名列前茅,还是前100前200的常客,可谓名校林立 。其中,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更是欧洲培养创新和技术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

再看北欧的学术水平,截至2020年北欧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达到了62人。其中瑞典有31位,丹麦13位,挪威13位,芬兰5位。

这个成绩是很亮眼的,因为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这些国家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是很少的呀!

再看北欧的企业,马士基、沃尔沃、诺基亚、H&M、伊莱克斯、乐高等等,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知名。要知道每一个企业的背后可都是人才的推动。

在2020年最新的Pisa测试(国际教育水平评估)中芬兰排名前十,超越了一众以狼性教育著称的国家的学子。

这样看来,北欧国家的快乐教育并没有把孩子养废!

北欧的快乐教育

那么,这些北欧国家是怎么做到用快乐教育达成世界顶级教育和学术水平的呢 ?

1、崇尚自然教育

户外活动是北欧人极崇尚的,比如,挪威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就开始学滑雪了 。

北欧的幼儿园几乎都是平房,活动设施大多都是用木材和旧轮胎做的,这是为了保证孩子更方便在户内外活动进行转换。

在幼儿园与院子相连的门厅中,都会有挂成套的雨衣和插雨鞋的架子。即使遇到下雨天,孩子们也会到户外活动。

在芬兰,学校经常在户外进行教学。老师带着小学生到大自然里去探索,利用自然界当中的事物进行数学、生物、文学等各学科的教学 。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和大自然的关系,也能让他们一边玩一边学习。

2、尊重每个孩子,采用个性化教育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芬兰学校的个性化教育。

在芬兰的小学课堂上,孩子们被允许随意选择座位,穿着袜子上课,甚至还可以穿上自己喜爱的女巫装,还可以边听课边吃零食。

芬兰教育的核心是避免竞争,整个小学生涯,孩子们不会有任何考试。而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以及他们学习的方式为评估标准。

老师致力于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有的孩子数学好,有的擅长艺术,有的擅长团队合作。每一个孩子都不完美,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无限可能。而教育的作用是发掘孩子的潜能。

3、父母不打骂也不娇纵孩子

北欧国家在1979年就最早发布了禁止令,不允许打骂孩子,在1997年更是将其写进了法律。

在《他乡的童年》当中,就说了这样一个事例。北京人张宇飞,1990年来到芬兰,娶了一个芬兰姑娘,生育了三个孩子。张宇飞女儿6岁的时候,有一次,她不愿意做数学题。张宇飞就弹了女儿一个脑瓜崩儿。没想到,这件事被学校知道以后,老师就报告给了儿童保护部门。夫妻俩被教育部门约谈了三四次。

这种在中国家长看来很正常的事,在芬兰的教育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他们拒绝任何暴力, 当然也包括语言暴力。

芬兰父母不会打骂孩子,但也不会骄纵孩子。

于尔基是比克西集团亚太区总裁,他的妻子来自中国。他们的儿子14岁时,特别想买一款篮球鞋,他央求了很多次,于尔基都没有给他钱。而是要求儿子自己挣钱去买。

儿子利用课余时间每天送5个小时的报纸,最终用自己赚的钱买了心爱的篮球鞋。

于尔基并不是没有钱,也不是守财奴,他只是想让儿子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没错,让孩子独立自主也是芬兰的教育特色。不仅大孩子被要求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芬兰的孩子从很小开始就被要求独立地作出决定,独立地玩耍。

4、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共情”能力

在丹麦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孩子们都必须参加一个全国性的项目“step by step”孩子需要识别不同情绪表情的图片,包括悲伤、恐惧、愤怒、沮丧和快乐,然后一起探讨,看这些图片时的感受,并尽可能用具体的语言进行描绘,一方面要对别人的情绪进行叙述,另一方面也要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通过这个项目,孩子们学到任何情绪都值得尊重和理解。孩子们的共情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有助于日后与他人建立关怀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丹麦还有另一个核心课程“The class hour”。学校里会每周抽出一堂课,让全班同学聚在一起聊天,谈自己遇到的任何问题,同学们齐心协力找到解决方案。

这一方面,提升了孩子们共情的能力,也体现了团队的力量。

对于一些比较“特色”的孩子,丹麦的学校也非常尊重。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学校会让孩子坐在充气的球形垫子上上课。对于烦躁不安的孩子也有专门的座位。这些有趣的设备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我们说了这么多北欧特色的教育,那我们都能够借鉴复制吗?客观上说,还是比较难的。毕竟北欧的教育特色是有其客观前提的。比如,他们有高福利的社会体系,清洁的自然环境,经过严格选拔和培训的高素质老师,全国无差别的高水平学校,提倡安定友善、人人平等的社会文化。

但我相信,从北欧这扇窗口,依然可以引发一些深远的思考。比如说,父母究竟应该怎么与孩子相处?成功难道只有一条路径吗?书本知识如何与自然知识相结合?如何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人际关系的人?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启发和帮助,请点赞、评论和转发。当然,如果您能够点击关注,这对我将是最大的鼓励。

我是心理咨询师豆妈,用前沿、专业、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带着爸爸妈妈们高效、科学、快乐地逗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乐教育”真会把孩子养废吗?来看北欧的教育,对家长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