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经历越多越发现,一个人能否成事不在于他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上。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比较多颇有成就的人,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一个共性,就是做事极其认真,不投机取巧,不吹毛求疵,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看似有些笨拙,实则最有成效。

01 笨拙,是厚积薄发

曾国藩崇尚“笨拙”的人生哲学,就向我们诠释了这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

不可否认,四两拨千斤有时的确是一种智慧,天赋秉异也能让人在竞争中更具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并非决定人生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曾国藩的人生成就和历史地位不需要过多赘述,只说一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能人异士,数之不尽;文武英才,世代辈出。但能被人称作圣贤的,一共就两个半。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另外那半个就是曾国藩。

虽然是半个圣人,曾国藩却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相比常人,甚至还有些“笨拙”。

左宗棠在评价曾国藩时说:“此人不以才气见长”。其实这是一种比较委婉客气的说法,直白点说就是:“这人脑子不够使”。

但就是这样一个笨拙的人,用他特有的方式,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

曾国藩为人处世的哲学是:做人做事,要用最老实、最踏实、最彻底的办法去做,要做就从根上做起。

大智若愚,大器晚成,是曾国藩最真实的体现。

由于智商不高,曾国藩在早年,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读书,以至于虽然他非常刻苦,却屡考不中。

经过七次艰难的科考,他才考中秀才,可中了秀才之后他就开了窍,后来考举人考进士都比较成功。

而他的所有同学考秀才都比他顺利,但最后,却没有一个人考中举人。根据自己的科举经历,曾国藩得出一个结论——读书要用笨功夫。

用笨功夫、不投机取巧的好处是,遇到问题会迎难而上,而不是去想办法绕路走。

看似笨拙,但基础会打得非常扎实,当长期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量就会集中爆发,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看似很笨很慢的方法,从长远来看反而是最快的方法。

02 聪明人,会下笨功夫

这个时代不缺聪明人,缺的是锲而不舍,肯下笨功夫的人。

《道德经》里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可是一般人不愿意下这种苦功、笨功,最后就跟一般人一样,判断不了事情,下不了决心,做不了决定,这就构成他们的壁垒。

而一旦你肯下苦功、下笨功夫,打破了壁垒,你就会比一般人厉害。

著名作家严歌苓就是这样一位肯下笨功夫的人。

当初在文工团跳舞,她天赋并不高。每天早上4点就爬起来,将腿拉成一条直线,脚高高地架在窗棂上,连给人写信都会保持这种姿势。

在美国读写作班时,老师要求写3页内容,她就一定要写到6页,一个接一个学生退课,她却毫不动摇。成为专业作家后,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3点,雷打不动地写。

这种高度的自律和内驱力,令旁人瑟瑟发抖。以至于主编《读库》的张立宪说:每一次严歌苓回国,都空运回来一记记耳光,重重地打在我们脸上。

为了写出好作品,她也是下足了血本。

《寄居者》写上世纪犹太人在上海的事,她翻遍了资料,连香水牌子、裁缝店构造、舞厅位置都查了一遍;

写《妈阁是座城》,去了澳门赌场4次;

写《第九个寡妇》,直接去乡下体验生活,跟河南农村老太太同吃、同住、种番薯;

写《小姨多鹤》,早年没钱支持调查,等了20年,有钱后,去了三趟日本,翻译150美金一天,最后出书赚来的钱,一多半与调查费用相当。

严歌苓常说:聪明人,都是会下笨功夫。

1993年的一天,在中国移民博物馆,严歌苓看到一幅巨大画像,其中焦点是个身穿华服的中国妓女,被称为「东方一代名妓」。

她记住了这个形象,特别想知道这个女人是谁,看了无数资料,在摸清了中国移民史后,写下巨著《扶桑》,一举夺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高晓松读罢,热泪盈眶: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像我这种人,一直都是卖艺的,从来不会花钱跟人买艺,但看完书,我是赶紧拿钱买下了《扶桑》的音乐剧版权。

人呐,都是自己成全自己,在严歌苓身上,我们见证了一句话:最笨的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

03 笨拙中,自有黄金屋

钱钟书说: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化昆仑”的钱钟书有着海量的知识储备,他“博学”的笨功夫,就是争分夺秒地读书。

钱钟书读清华时曾“横扫清华图书馆”,一个礼拜读中文书,一个礼拜读英文书。每个礼拜六,他把读过的书整理好,抱去图书馆还,再抱一堆回来。

他在清华呆了四年,连玉泉山、八大处都没有去过,所有的假期都用来读书了。

传言他记忆力超凡,但他“过目不忘”的笨功夫,就是反复推敲和记忆。

钱钟书曾透露自己读书“不遗忘”秘诀是:好读书,肯下笨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杨绛也说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杨绛曾回忆,他们初到法国的时候,钱钟书在法语方面还略比自己生涩,然而短短的一年时间,钱钟书的法语水平就远远地超过了自己,因为钱钟书的学习一刻也不曾懈怠。

杨绛说钱钟书嗜书如命,研究法文的时候,从15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18、19世纪,一家家读下来。后来学习德文、意大利文也是如此。

著名学者邹文海是钱钟书的小学同窗,他回忆钱钟书出行的时候随身带着字典,“一本索然寡味的字典,竟可捧在手中一月。”

钱钟书却说:“字典是旅途中的良伴。“

正因钱钟书下足了经年累月的“笨功夫“,才有了后来博大精深的《管锥编》。

《管锥编》堪称国学大典,内容涉及文史哲经,古今中外文化对比研究,精彩纷呈。是钱钟书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成果。

一个把勤奋当作习惯的人,不会觉得自己辛苦的;

一个愿意付出和吃亏的人,最终肯定吃不了亏的;

一个肯持续下笨功夫的人,定是成就大事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懂得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