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出身写材料该如何入手

1

如今,写材料可以说是每一个参加工作的人在工作岗位上永远绕不开的一项内容,而这方面的人才也是十分短缺的。

如果你是新媒体运营,你会面临写编者按、写串联文字;

如果你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你会面临写通知、写会议纪要、写发言材料、写汇报材料、写总结材料、写学习材料等等;

如果你在私企,你会面临写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活动策划、年终总结等等;

如果你是老师,那就更多了,教案、论文、成果……

不难发现,无论我们处在那个领域、哪个岗位,都或多或少会面临写东西的需要。

自从有了互联网,我们在写东西上看似比以往轻松了许多,然而真正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海量的信息中于我们当时当地有用的却少的可怜,又或者搜到的东西总是不能为我所用。

那些专门从事写材料的“大秘书”们当然不存在这样的困惑,他们吃的就是那碗饭,写东西技能是他们吃饭的家伙。

非专业人士则不然,也许我们只是想安安静静当个美女辅导员,但是也难免有时候要写一些汇报材料。

今天,道哥就来聊一聊非专业出身的我们该如何在写材料面前应对自如?

一、多看 

还是老生常谈那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输入大量的文章是基础,这也是大多数人最难完成的一步。如果到这里觉得做不到就不需要往下看了,因为没有看过足够多的好文章和好素材是没办法笔下生花的。

报纸上的评论员文章、社论、时评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材料。

如果你是公务员,你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那么看报纸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没有纸质版的电子报也要看。

搜索对自己有用的理论性文章,泛读。

如果你是企业员工,可以看一些轻松点的媒体,手机微信订阅号足矣,这里说的看是真正的读进去,而不是手指扒拉几下划过去换下一个订阅号。

阅读方面,推荐学习强国app里的理论和时评栏目,以及纸质版报纸《学习时报》。

2

二、多记 

老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学时候用过的摘抄本要继续用起来,见到好的字、词、句都要记下来……

呃,好像小学老师都教过这一点了,可是我们没有真正做过。

事实上,那些看似最笨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成效最大、基础也最牢的方法。

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都在追求速成,追逐便捷,然而那些真正能够持续发力的方法其实我们在小学时代就已经学过了。

我到如今都保持着随时摘录随时积累的习惯。

元旦跨年的时候,一位朋友分享了一段话,觉得很触动,就摘抄了下来,翻起高中语文课本看到课后延伸阅读的几段名家语录,也摘抄出来……

3
4

手机里的备忘录也是积累的好地方,刷微博,刷微信,很多人看到喜欢的内容习惯点收藏,事实证明,收藏之后再无下文。

我的建议是复制出来记到备忘录,闲暇时间再誊录到笔记本上,这样记下来的东西才是最不容易忘记的。

三、多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模仿逻辑结构,模仿文章结构,搞清楚文章展开的内在逻辑以及结构框架,简言之就是看文章内部的小标题或者每一个段落里的中心句。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近看到一篇理论文章,把里面的三个中心句摘出来如下:

因事而化,在**中厚植爱国情;

因时而进,在**中砥砺强国志;

因势而新,在**中实践报国行。

就这个结构,我们可以模仿着写出好多篇不同主题的文章,这种中心句结构给我们写东西提供了好的参考。

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包含了中心论点以及以及行文的逻辑推进。

我们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一定主题,二出结构,也就是中心论点,三补论据。这样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就成型了。

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仿写句子,学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写,现在用一下这个封印在我们体内的技能试试。

比如把刚刚的三句话改一下:

因事而化,把爱国情厚植于思想中;

因时而进,把强国志砥砺在实干中;

因势而新,把报国行实践到问题中。

就像这样,句式结构改写,句子成分互换是仿写中的杀手锏。

无他,就这三个字:看、记、仿。你学会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专业出身写材料该如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