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中有这样一段:
经过不断的失败,曾国藩领悟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一项单纯的嗜好,或者割去一个良性肿瘤那么简单。吸烟有型有迹,戒烟只需要做到一条:手不碰烟具即可。
而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它是多年形成的,与人的其他部分血肉交融成一个整体,远比烟瘾复杂、隐蔽,并非可以用解剖到单独挑出来割掉的。
“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炖”,才有可能慢慢化解。
因此,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
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曾国藩一生不断强调恒之重要性,他说:“有恒为作圣之基。”
我理解想要戒除性格中的不良缺陷,完善自己的过程,不像简单地戒除一个习惯一样,可以有一些看得见的抓手,比较好实现,但是那些深藏在性格中,与我们已经融为一体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就很难通过短时间完成蜕变,必须经历更长时间的觉察,修正,甚至需要用一辈子去完善这个过程。
所以说修身成圣的过程,一定要有恒心,要能够坚持得住才行。
看到这一段曾国藩对于戒除自己性格缺陷的反思,也让我想到了很喜欢的一本书《人生只有一件事》的作者金惟纯先生,他的那本书我差不多听了有十遍不止吧。
金惟纯是台湾《商业周刊》的创始人,很早就有台湾第一才子的美誉,在传媒界和商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他35岁创办《商业周刊》的时候,因为自己性格上的傲慢和自负,曾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企业都需要举债经营,差一点解散了。
而转折点,就来自他有一年春节前放假那次诚心诚意地和员工道歉,让员工放假后自行选择是否还回来上班,因为企业已经很难再继续维持下去了。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那一次没有一个员工走掉,反而大家都选择回来和公司一起共度难关。
从那个时候,金惟纯先生开启了他的修身之旅。
他说自己从前是一个非常傲慢和自负的人,根本没有耐心听人讲完话,要么就催着别人说重点,要么就抢着把重点给人家说出来;整天看到的都是别人身上的毛病和不足;也根本没有一个谦卑的心态去了解一下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因为感觉自己很有才华,又在台湾的圈子里可以呼风唤雨,有人脉和资源。
但是最后试了所有的办法都无法改变公司的经营状况,最后迫于无奈才决定认错解散公司做个了解。也就是他的这个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大家。
再回到公司大家一起讨论选题的时候,他发现公司充满了“假人”,因为大家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很多的选题连身边的同事和上司都听不懂,更不要说读者了,于是他决定让大家放下这个虚荣心,就做自己最有感觉的选题,这一个转变让他们的销量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扭转了销售的颓势。
对于自己的傲慢,他还做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因为之前他是根本记不住同事名字的,甚至还会觉得我记不住你的名字,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特别,或者做出什么很突出的贡献,所以我才会记不住你的名字嘛。可见真的是傲慢和清高到了骨子里。
他决定每年年终总结会的时候,他都有一个任务,就是站在同事面前说出他们的名字,如果说错了或者说出不来,就会挨一棍子,是真的要挨打的。试想一下,一个公司的创始人要因为记不住员工的名字而当众挨打,这也真的需要足够地放低姿态才能做到。
在家里的修行,他从一个关于和太太,还有两个女儿的互动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太太总是和他抱怨大女儿不够包容,不好好照顾妹妹。他就找来姐姐谈话,但是谈完了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
太太依然向他抱怨,于是他细心地观察,终于发现了自己和三个人互动的模式导致了这个问题。原来每次他回家,小女儿就会拉着他进自己的屋子陪着她玩玩具,根本没有时间理会太太和大女儿,所以她们就会有种被冷落的感觉。
所以,她再回到家,小女儿叫他的时候,他会带着小女儿分别和妈妈还有姐姐都打声招呼,看看她们在做什么,和在厨房忙活的妈妈说声辛苦啦。
就是这样的一个转变,太太再也没有抱怨过孩子们的事情,而他发现姐姐和妹妹的互动也没有发生过改变,但是整个家庭里的矛盾就解决掉了。这就是他破除了自己习惯性行为模式带来的家庭互动和沟通问题,因为多了一份爱、尊重和看到。
金惟纯先生也在和樊登老师的对话中提到,修身这件事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且开始可以从小事做起,千万不要总想着什么改变世界,宏图大志,就从最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就像我加入共读会,第一个目标是写到50张卡片,而今天不知不觉已经积累160多张了。
我是一个不善于做计划的人,这也是我性格中一个不足,所以我会用效率手册和记日记的方式让自己养成这个习惯,有梦想是好事,但是梦想总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
每天晚上拿出本子,记录一天的成功的事情,再去反思自己的心念,一点点夯实自己落实计划的能力。
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说并不容易,尤其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上,要么计划太多没有完成,要么计划不足,超额完成,这些都是我需要不断实践和优化的部分。
再比如我性格中的缺乏耐心,尤其体现在孩子的陪伴上,我会比较急,对于他的“慢性子”,就是我的“磨刀石”,就是我的功课。当我工作稳步发展的时候可能还好,当我自己也自顾不暇,过渡期的时候,就会更加挑战,而这一关如果突破了,那就是翻天覆地的跨越了。
所以我会和孩子商量一起完成一些小挑战,在他写作业的时候也陪伴在旁边学习读书,晚上睡觉前和他心平气和地沟通一些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就是做给他看,妈妈是一个持续读书和学习的妈妈,我不够好,但我在学习变得更好。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到效果,可能真的需要一辈子去践行,去完善自我,但是,生而为人,谁没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功课呢,勇敢地接过考卷吧,不认怂,不逃避,这也是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