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运动坚持了15年,当年身为孩子,是以一种怎样的体会?

公司运动会,被临时抓上去表演。下场后,同事们:“姑娘厉害啊,还有这才艺” “羡慕会劈叉的人”....

一边应着、一边心在滴血。要是知道我15年的训练血泪史,估计一点不觉羡慕。

5岁那会儿,爸爸隔三差五地带我去少年宫看练武术的,顺势各种“诱导”:看,那小哥哥动作多酷,要不要也报名练练……

年少不知深浅,这一报名可好,随后的十多年没能再以任何理由间断过训练,中高考期间也未能幸免。

作为一个不吃体育这碗饭的孩子,练到这份儿上自己都觉得奇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背后有个“变态”的爸(一会再翻他的账)。

如今,自己也上位做了家长,终于有机会换位去思考有关“运动或艺术培养”的问题。

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爸爸一开始就不打算培养我练体育,但他却执拗地认为【一件事既做了,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他认为这是一个人将来能否做成事情的基础品格。

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在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曾劝导她坚持练钢琴,其中一个原因颇为类似:

“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

他说,一件事,如果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但到了第二次,哪怕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韩寒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时,也表达过同样观点:“就像赛车一样,如果你在拐弯出了问题,以后你每次到这个拐弯的时候,都会觉得心虚。”

所以,其实大多数时候,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做商业如此,成长亦如此。

说回后来对我的培养,虽跟“成功”没什么关系,但从世俗意义上看,算是交了份“拿的出手”的作业,我也能真实感受到那种努力后的获得感。

眼下,我们也开始了对下一代的养育,对于这类学习,我们跟父亲的想法一致,至少坚持做成一件能拿得出的事情。

可能,这是一个人学会和体会做成一件事的最直接可见的方法。

螺旋式想放弃,波浪式说喜欢

需要让你坚持的,一定都不是容易事。所以对于要刻意练习的项目,极少数孩子会自愿去做。

尤其初级水平,一来不容易体会到乐趣,二来,从0到1大多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再感兴趣,也会有1000次“我不想练了”的想法

孩子在接受任何技巧性、有一定难度或要求的训练,大概率绕不过这些“艰难”感受

1. 训练是枯燥的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舞蹈武术,基本功得回回练,素描一坐就是多半天,乐器更是少不了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这事上,别太奢望“快乐”教学,大多数时候,作为孩子,就是在做自己不想、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至少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

2. 受挫是难免的

小时候学习新套路,动作就是不如有些人记得快;初学空中转体,就是掌握不了要领,咣咣地摔在地上……有一种怎么也做不好的无力与自责感。

后来明白,大家之间就是存在差异,自己也不可能总要第一。好在如果不是为达到顶尖水平,还是勤能补拙的

3. 进步是缓慢的

艺术和运动的学习,偷不得懒。对于普通人,它本身就是个靠时间积累和慢工出细活的事,而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人。

所以,要想获得来自它的反馈,需要大量的付出和漫长的积累。但绝大部分在黎明前就退出了。

而这些,却基本上都是只要努力就能看到直接成果的事情。成不成,取决于意愿和时间,有多成,再谈能力。

了解到以上,便能理解为什么孩子学东西的时候,大多时候想放弃,少数时间说喜欢。不一定真不适合,不一定多不喜欢,但一定是很难、很累、很不容易的。

逼孩子,总比逼自己来的简单

成人看起来简单的事,对他们可能真的挺难的。亦或许,你真的只是“看”着简单,不信自己试一个,逼孩子总比逼自己简单。

既为孩子、又做了父母,在此总结下在过程中我们可能为孩子提供的帮助:

1. 提供反馈支持和中间奖励

人们做事都是希望得到反馈的,但很多没那么快,有时候又太过微小看不到,那就帮助孩子去总结“发现”这些变化。

对于小孩儿,训练结束给块糖果、奖励个贴画,可能真就是促动他们练下去的动力。

我一直忘不了每次练完在回家路上,爸爸为我买一袋花生豆奶,有时是一块蛋糕的幸福感。吃起来甚至会有一种小感动,觉得这是自己用努力得来的

再大一些,可以为他们争取表演和比赛机会。为持续获得这些感受,孩子会不断养成努力的习惯。

2. 接受孩子的能力,让他慢慢来

当初空翻学得很慢,自己总会想象一头扎到地上、脑子被戳进脖子里的“迫害式”画面……

可我那狼爸惩罚我又笨又蠢还不思上进,让跟在他摩托车后面狂跑5公里!非但没给到任何帮助,精力还全都耗在了“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的不安上。

事实上,给点时间,孩子总会掌握。

作家龙应台说,“从成人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的是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所以,请别着急,让孩子,慢慢来。

3. 让他看到你坚持一件事情的样子

逼孩子之前,先逼一把自己

母亲60多岁了,多年来,每天6点雷打不动的锻炼四五十分钟;之前说减肥,这把年纪了果然减下来10多斤。

她一直都在做我的榜样,我也主动接受她的影响。

现在跟孩子一起参加滑冰训练,相比于对女儿的关注,我愿意把更多时间放在完成自己的练习上。父母怎样做,孩子看的见。

现如今,我虽已成为妈妈,但从未忘记做为孩子的感受

对于父亲的栽培,内心充满感激。后来再做其它,总让我觉得跟这种训练相比,很多事没那么难,包括学习。

未来,对于孩子的兴趣发展,愿提供更多选择去体验和试错,一旦决定投入,望能够坚持到一定程度。套用父亲那句让我坚持了15年的话,“既已开始,就不要半途而废”

人,会爱上这种迎接挑战的兴奋感,更能感受到做成一件事的自信,外加这项事物本身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以上便是作为一个孩子当年的感受,和已身为母亲对此问题的一点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项运动坚持了15年,当年身为孩子,是以一种怎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