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曾经刷朋友圈看到一个贴子,里面有各组织对青年的年龄划分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15-44周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中国共青团:14-30岁

港澳台地区:11-24岁

看完不由感概,按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已经不是青年了,还好世界卫生组织给了我些许安慰。

感概的倒不是国家不把我当青年了,而是感概都过了青年到青中年了,感觉自己还像少年一样没活明白,足见自己是多么的愚钝。

一次和朋友喝酒,谈起工作和家庭,少了少年的意气风发,多了些“青中年”的保守稳重,突然意识到什么叫四十而不惑:就是你都快四十了,之前几十年的人生中做过什么,没做过什么,能做成什么,自己还能做什么心里没点B数吗?难道这就是“命”?

酒醒了之后找了张储时健的头像存在手机里,笑笑:大不了大器晚成。

但问题并没得到解决,我还是我。

当我认识一个陌生人,对我而言是对他建立一个新的认识模式,从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人开始,我开始评判、试探、认知、交流直到接纳他,第一印象决定了以后我对他的接触方式方法,也决定了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对方是我认识了几十年的人了,我还会对他进行重新评判、试探、认知、交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吗?况且这个人还是我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评价别人往往一针见血,自己却很难正确的评价自己并指出问题所在。

念了无数遍心经想开启智慧之门,但结果证明我确实很愚钝,有高手一眼看出问题所在:你只顾念经,但手上没法器加持,这效果不打折扣吗?言之有理,于是买了几根念珠,手上脖上都挂上,加上有段时间减肥吃素,以至于同事都以为我要出家,事实证明这对启发智慧也没什么用,这让我有点痛苦,于是乎向内求方法不成,转而向外求,求之不得,放弃拉倒,安慰自己此题无解。

直到碰上了一个大脑门的女生(或者说是青中年女性),她说她是教练,当我正有点忐忑不安的时候,她举了一面镜子放在我面前,眨巴着眼睛告我应该怎样照镜子,让我看自己就好像看到一个陌生人重新去审视评估,而且她总能刺激启发我大脑中的多巴胺的分泌,这就有点意思了。

我的过去和我的现在,就像一对跳华尔滋的男女舞者,跳的是挺难看,但如果抽去其中任何一个人,那现在的这段舞蹈更没法看,无奈的是不管好看不好看都得天天看着,好消息未来的舞技倒是可以通过训练变的越来越好的,只需找出问题,重新训练,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肌肉记忆,直至改变行为方式,达成新的目标。

道理不难,难在帮举你这面镜子的人不好找。

说时容易做时难,重塑行为过程碰到问题怎么办?

这个问题比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还大吗?

如果没有,那担心什么?

如果有,反正都是一样大的问题,那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这一刻非常认同那句话: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是智慧。

早认识赵本山的话,你早瘸了

早认识她的话,我早开悟了。

长啸一声,不恋过去,不杂当下,不迎未来。

做了一张思维导图,愿其他愿意了解教练的朋友能更快把握、理解、洞察并且继承教练的一脉思想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