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江者说:养生比旅游更重要


说实话,投江是一项技术活。因为如果你没有好的技术,很容易投着投着就学会了游泳,然后一路狗刨又游回了岸。


这样别人多半只认为你是竞技去了,而不是投江,这会让人很没面子。


最好的选择,是在投江时给自己绑上一百公斤石头。要么就学人李太白,喝高了再投,因为再好的水性都挨不过这上头酒。


其次,你还得有个好文笔,否则你投江之前不写点什么实在是对不起自己这纵身一跃。若是名气不够,后世没人给你立传写书,很可能你写的只能是自己的遗嘱。



当然不是遗嘱也行,你完全可以写点豪放的,譬如《投江者说》——《投江者说》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存在的,这个标题完全是笔者杜撰,具体内容由各位投江爱好者自行填充,只要不是投江者说:哎呀!这江水有点冷呀。


在当涂,我们见到的太白墓和想象中的有些出入。高耸的雕栏大门上,悬挂着四个大字“诗仙圣境”。两侧是灰墙古瓦,并不高,目测加个助跑就能上去——这么说只是为了详细描述,不是在鼓励逃票。


原以为李白墓就只是一处坟堆,四周再摆上李白纪念品,比如李白年少时最爱喝的娃哈哈AD钙奶,李白生前最爱吃的邢大姐豆腐乳,李白旅游期间最推崇的半亩秋山养生品牌,最后坟前设一香炉,立一桁架:上香五元,违规上坟者就地掩埋。



进入墓园大门,走过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便见到眼前豁然开朗的一片湖水。两座拱桥横跨过湖面。湖的对岸,种满了青青郁郁的垂柳。


柳枝在燥热的季风里轻轻摇曳,湖面上倒印着婆娑树影,视线透过湖水,仿佛看到了很多年以前的那个且行且吟的白衣少年,以一个经典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墓园很大,我们四下漫无目的地走动,几乎要迷路。一路绕回至湖的右侧,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享堂。享堂是后人为纪念李白所建。


回廊的墙上,挂满了各路名家的碑刻,刻的都是李白留存后世的名诗。在走廊上游荡了一圈,对于一些诗词仍存有印象,看了开头就能依稀忆起全文。



团队分散后,我拿着相机和手机轮换着拍,然后无所事事地顺着路面往前走。旅行无非如此,吃饭,拍照,睡觉。


路过一家茶楼,进去买了瓶水。意外地发现同伴也在里面,他抽着烟,表情深邃地望着我。


我说,干嘛?

他说,心好累。

我说,讲国语。

他说,我迷路了。


李白的墓底由青砖堆砌而成,坟头上长满了茂盛的青草。坟前是一块石碑,上书“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传是杜甫的手迹,这让我悠然神往。

我想我死以后,会不会也有同行的小弟伤心落泪?考虑到自己从小就很懒,这么多年一如既往的懒,将来估计还要继续的懒,所以希望届时我也能有一块石碑,上书,当代名闲恭小兵之墓。


当我们说到李白的时候,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名伟大诗人——屈原。而当我们提起屈原时,岂能不提这迷人的五月端午节


端午起源于中国南方,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个别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了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



我们知道屈原和李白有很多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是诗人,都有才华。其次都因才华出众而深受当权派(皇上)喜爱。但后来他们又因为各自的脾气及个性,导致和领导的关系破裂。换句话说就是,领导不带他们玩了。


而在这之后他们的行为则深刻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不同。我们来看看,李白生性洒脱,跟皇上闹翻后也不废话,拿了皇帝老儿给开的路条,自顾自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逢坊吃酒,遇库支钱。过得像个土匪,十分快活。


而看到皇帝不用自己的文章也不带自己玩之后,屈原满是委屈,他心如死灰,泫然欲泣,他一路走,一路发牢骚,最后他来到江边,望着苍茫的江水愤然一跃,给后世留下了那篇著名的离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旅行很重要。


但问题是,因为李白投江那次,喝了不少上头酒,以至于纵身一跃,不幸淹死于安徽境内的某段江面上。


如果李老师投江前,能饮用30盎司以上的半亩秋山红薏米芡实茶



or半碗以上半亩秋山红糖姜茶,则完全可以凭体力游回岸上来,我们就当李老师是在竞技好了。



等长江下游的人们把李白捞起来时,李老师分别吐出来一公斤左右的淤泥,三只老得不能动弹的螃蟹,外加七八个还没发育完全的虾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生比旅游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投江者说:养生比旅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