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作为一个五岁多的孩童,他的理解力常常令我惊讶,语言的表达也总是出其不意。
那次晚餐吃筒子骨炖藕,他夹起一块拖着长丝的藕,我便趁机给他讲“藕断丝连”,谁料,小家伙接住话题说:“那就是两个人虽然没有微信了,但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家中的顶上红开了又谢了一地,我便给他讲到“花开花落”,小家伙又接着说:“那就好像人出生、长大、变老,然后就死了”。
那天我们在一起做“结绳记事”的游戏,我借他两头羊,用绳子打两个结明确这个事,后来还给他两只鸡,DD质疑地看着我说:我借给你两头羊,你怎么还给我两只鸡?我说就是借的两只鸡呀,绳子上不是有两个结吗?我们争执起来。最后,DD说这样记得不清楚,要用笔和纸写下来。
……
因为DD的缘故,我在追寻答案,思考他的理解力究竟从何而来。回顾他的成长,做一点总结,期待对其他孩子的培养有一些启示。
一、 广泛的信息储存。
信息的储存是理解力的基础,也是理解力不断提升的前提,因为理解是人类认知过程的进阶,既是对“新”信息的解剖,也是对“旧信息”的调动,通过对 “新”“旧”信息的思考分析,将它们充分链接和融合,理解才得以达成。
DD的信息储存得益于他的父母,早在DD还是胎儿时,就受到“美好的胎教”,这“胎教”就是父母的抚摸和父母的声音。因为胎儿在妊孕早期就有了感受器官和记忆能力,尤其对于来自父母的刺激感觉最为强烈,也最为喜欢。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也是从胎儿时起,DD便随父母走南闯北,迄今,已走过世界3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的所见所闻的确非常广泛。一年365天中一半的时间,父母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培训,DD也一直跟随左右。他看过很多风景,听过各种声音,见过各式人群,经历了多个场景,接触过身边的所有物件,品味过花样百出的食物,感受过各种氛围,享受过父母和AI的睡前故事,还有有益的儿童绘本……这些外界的刺激,通过DD的五官直达大脑,形成无形的记忆,在日后,我们经常听到他一些特别的表达,比如:“我要给外婆吃颗不老丸。”“脾气来了,福气就走了”。”“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绕着人类转”……真的不足为奇。他不是天才,只是他受的“刺激”多一点点。
二、 良好的思考习惯。
思考和分析是我们进阶理解的第二个动作,要对新信息进行全面的解读,必须有一个科学思考和分析过程,才能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DD爱思考,缘由在生活中的习惯。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和需要的决策,我们往往是不直接回答的,而是给一根“引线”,任由他自己寻思和决定。
看到纸盒里的鸡蛋,DD忙着把他们埋到谷壳里孵小鸡。他说鸡蛋有温度就能变成小鸡,我们告诉他最好有鸡妈妈。他反问道:到哪里去找鸡妈妈呢?看着我们疑惑的样子,他又解释说:鸡妈妈也是由鸡蛋变成小鸡,然后长大的呀。原来,小家伙是在想第一只鸡从哪里来。
DD因为行走,而思考为什么可以前进,把两脚来回反复在地上磨,居然找到是摩擦力的原故。进而告诉我们,他骑的自车行能向前动的原因。
DD在玩水的时候问:我们为什么抓不住水?我们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让他继续玩水,期待他自己思考。最近问他找到答案没有,他说,因为水是流动的,它没有形状。
三、 观察和联想的爱好。
观察和联想是将“新”“老“信息无缝对接的必经之路,当我们拥有这种能力的时候,理解才会充满力量。
DD从小就爱好观察,坐在小车上的时候就很安静,一双眼睛总是观看着外界。在美吉姆玩耍的时候,他也是很专注地观察其他的小朋友。当新玩具放在面前,他要看很久才动手摆弄。在家里,他更是不停地指这指那,我们都很明确地告诉他是什么东西,尽管当时DD还不会讲话,而这种观察的兴趣一直被他保留着,总喜欢说“让我看看什么情况”。
DD喜欢联想,看到“+”字,他想到医院和救护车;在露台上发现一块石头,他联想到“新型冠状病毒”;听到某个词语,他会牵出一串相近的东西……
四、 环境的鼓励和认同。
我们全家人对DD的成长几乎都是肯定和鼓励,哪怕他说的做的还达不到完全正确和完美,但他总能感受到我们赞许的目光,听到我们认同的话语,尤其,对于他的兴趣和爱好,我们更是尽可能支持。不知道家里的鸡蛋被他捏破过多少个,因为他要看看鸡蛋里面的样子;也不知道冰箱里的鸡鸭鱼肉,被他倒腾出倒腾进多少次,因为,他要解剖一下这些动物;更不知道家里的饮料、水、还有乱七八糟的东西,被他“浪费”了多少,因为,他要做实验,总要“看看有什么变化”……
当他弯着腰在路边观看断了的隔离装置,当他站在电缆施工地注目工人工作,当他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当他抚摸路边的小草……我们只有静静的陪伴和等待,不曾半点的催促。
五、 频繁的实践和应用。
实践和应用是理解的终极目标,我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的就是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DD在家在幼儿园都有许多实践的机会,别看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一个小孩童来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我要做实验“是DD的口头禅;做家务,是DD的必修课;拼乐高,更是DD的大爱好。动手的能力与理解的能力有着强烈的相互协调的作用。
比如要拼好一个乐高,首先要看图纸(观察,明了图纸所示),然后找准零件(链接图纸与实物),最后,按照分析的思路将零散的配件一个一个组装。孩子们之所以喜欢乐高,是因为它不仅让孩子有乐趣,还让孩子有成就感,对孩子的观察、分析、思考、空间想象都有帮助。
理解力并不是一个高深的话题,也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能力,只要我们能把一个事物认识清楚了,在我们的脑海里贯通源信息所表达的内容、原理、规则、定律等等,并将之灵活准确地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那就是强的理解,那就是成功的理解。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一时的训练而来,而是需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的养成和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忽略基础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