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是对大多数自我成长类心理咨询过程的高度浓缩,书中蛤蟆成长的节奏、以及与咨询师发生的情感变化和冲突,也是千万个来访者的缩影。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看到书中蛤蟆先生所经历过的挣扎、沮丧,无助和悲伤,那一刻,仿佛看到了自己。

这本书就是写给我们这些真实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直到有一天,我们会在压抑之后突然陷入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感到生活变得索然无味,从而陷入抑郁。

这本书讲述了十次心理咨询的故事,其中对于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人生坐标等书中的核心知识点具有极强的普世价值,但角色的设定(动物们)和故事性的讲述方式(类似童话)使本书读起来比许多心理咨询类书籍都轻松得多,这也是本书为何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但即便如此,通读全书之后,我也发现了本书的一些不足。首先,本书容易使普通读者对咨询的周期产生误解,蛤蟆先生仅通过十次咨询就发生巨大转变,是因为他始终处在较为良好的咨询状态里,察觉能力强,和咨询师融合得很好。

然而现实中,咨询可能比这长的多,因为成长的痛苦并不总是那么容易被来访者接受,来访者可能深陷自我挣扎的泥潭,可能无法面对成长带来的痛苦而顽强阻抗,从而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体悟。

总之,咨询很可能持续远不止两个半月,就算持续一年两年的情况也是有的,但只要来访者愿意理解自己的情绪,用头脑去理性思考,用情感去体验,最终都会获得成长。

其次,本书更侧重理论而非方法,作者虽然详尽分析了三种自我状态,人生坐标等等问题,但没有介绍如何更多地激发成人自我状态,因此本书缺乏具体性的行为主义的方法。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蛤蟆接受的十次咨询,来回顾与评析苍鹭医生的做法。

首先第一次咨询,要明确咨询的基本前提,咨询的意愿一定是自发的,没有人能逼你成长。

在第一次咨询时,蛤蟆是被逼去看心理医生的,咨询师苍鹭对蛤蟆说:“咨询必须是个自愿的过程。这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本人,否则我们无法合作。”

蛤蟆灰头土脸,但想要正常和快乐起来的意愿最终占了上风——他决定撑下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临别时苍鹭直视着蛤蟆的眼睛说:“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在这之后,深入心灵的十次咨询就此展开,然而在现实中的很多时候,人们出现问题需要寻求帮助,而身边的人没有接触过心理治疗,对他人的抑郁理解为“矫情”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如果发觉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让我们从阴霾中摆脱出来。


接下来,我来概括性地谈一谈每一次咨询的要点,上文说道,只有让患者明白是自己主动需要帮助时,咨询才能正式开始,而在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师苍鹭找到症结的切入点,也就是人的感受。

他提出关键问题:你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由于蛤蟆先生一直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难以回答。

对此,他改变问法,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你的感受温度计现在是几分?同时解释1-10分分别代表什么,来引导蛤蟆作答。

在蛤蟆的作答中,初步引出“儿童自我状态”。咨询师的积极倾听和不断发问的方式,使蛤蟆察觉到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并使他在生活中也开始探索和审视自己。

而在第三次咨询,咨询师切换到老师的讲解模式,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咨询师和老师的角色不同,老师需要讲解,咨询师需要倾听。

但咨询师必须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并不只有倾听,还有引领,在详细解释了“儿童自我状态”及其具体内容: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这是由童年残留的印记构建而成,包含小时候体验的所有情感和随后演变的行为模式。

第四次咨询,咨询师和蛤蟆一起回忆童年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在蛤蟆说出的具体往事中分析他的行为模式。

在此过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做到了充分的共情,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给予来访者直击灵魂的力量。

你会发现,在开始时,蛤蟆由于回忆童年创伤而悲伤、愤怒、内疚;但结束时,蛤蟆因为更清晰地了解过去和咨询师的共情而变得轻松愉快。

第五次咨询,就具体分析上一次咨询遗留的问题:愤怒。帮助来访者明确,他并不是不会愤怒,而是一直采用特殊的方式发泄愤怒。

第六次咨询,借由咨询前发生的事件,引出“父母自我状态”。在每一次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观点前,咨询师都会强调,越是能帮助深入自我的概念,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并和蛤蟆探讨:蛤蟆的父母自我状态如何运作。得出结论:蛤蟆一直在惩罚自己。

第七次咨询,总结蛤蟆的变化,引出蛤蟆的变化是由“成人自我状态”产生的,并指出,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引发蛤蟆激烈的阻抗。阻抗是成长可能发生的地方,在这之后,蛤蟆主动提出要聊聊自己的一生。

第八次咨询,咨询师和蛤蟆一起探讨原生家庭,无形中帮助蛤蟆更清晰地看待过去发生的事,这些事之间的关联,以及怎样影响着他。蛤蟆逐渐获得能更客观地看事件的能力,不再谴责自己。

第九次咨询,提出人生坐标、自证预言和心理游戏概念,而第十次咨询,则详细分析各种人生坐标中的心理游戏,随后蛤蟆发生了更为激烈的阻抗,蛤蟆发生了一场颇有意义的爆发。

第十一次,结束咨询,并探讨前一次咨询中的情绪爆发的意义,指出那是因为蛤蟆对咨询师发生移情,将咨询师当做父亲,情绪爆发实为反抗对父亲的依赖。并和蛤蟆一起总结十次咨询后发生的变化。


我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去总结蛤蟆接受咨询的全过程,但眼尖的读者已经发现,通篇所说的是对一个概括性问题的具体化——每一个个体从原生家庭成长开始客体关系的发展历程。

蛤蟆和每一个人一样在童年时期学习和建立起与人相处的“模式”,又在青春期尝试最初的自由,开始初步的“选择”并不断探索自己。

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能脱离上一个阶段的经历,所以成年后的蛤蟆也必须要带着他过往所有的收获和缺憾走下去。

所以,在蛤蟆回忆童年时,我们很容易感同身受,在每个人的童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父母自我状态,也就是从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长者希望保持严厉以维持自己的威严,从蛤蟆的父亲行为来看,他的父亲受到蛤蟆爷爷的压迫而始终保持着自卑,蛤蟆父亲将内心的自卑感投射到蛤蟆身上,并希望由蛤蟆来补偿他。

这也像很多的中国家长一样,父母比起孩子有着更加强烈的自卑感,因为自己的见闻、学识、精力等跟不上时代,所以通常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其他人(特别是自己的孩子)进行判断与评价。

道德与伦理让我们不能对父母发火,因此我们常常将愤怒向内转移,也就是父母通过谴责,让我们通过制造愧疚感来惩罚我们自己,因此,一些读者在阅读《蛤蟆先生》时才会惊叹:“这就是我的经历,这只蛤蟆就是我。”

人们通常处在自我状态三位一体的儿童与父母的状态中,也难怪武志红将中国人称为巨婴了,因为成人状态的人格结构是要求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他能运用理性而非情绪来进行计划、决定与行动。

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点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脑子里的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能基于基本事实来行事。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中,人才能思考当下,评估自己的行为,倾听别人而不马上驳斥,而想进入成人自我状态是很难的,首先就要进入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方才能够战胜痛苦。

在咨询的全过程中,蛤蟆的内心也不时有挣扎,他曾想抗拒这个痛苦的过程,幸好咨询师一直陪伴着他,实现了最初对蛤蟆的承诺:“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

而这也是本书最动人也最温暖的底色,是对人和对心灵的真诚关怀。

蛤蟆就此理解到,正是童年时发生的事情和经历的情感体验塑造了后来的自己,自己在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通过这个领悟,咨询师教会蛤蟆用战略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当你知道其成因及规律后,会发现大家其实剧本都一样,只是演法不同。

这样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索缺失的部分,找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当然,我们也可以照着人生既定的剧本走,这样就可以一路责怪身边的事物与环境,但也完全可以扔掉剧本、打破从以往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在这本书的最后,聚会散场,蛤蟆与朋友们道别,他在和煦的夜风中骑车飞驰在乡间的路上,一路还大声唱着歌。

最后,我也希望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成为这样蛤蟆先生,成为一个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一个努力找回了快乐的普通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