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币谬误9则

【#链币谬误#1 比特币是“加密”货币】真相:比特币运用了现代密码学许多基本技术,如哈希函数、数字签名等,恰恰没有加密术;因为比特币并未对任何信息进行加密。将比特币或类似的数字货币与“加密”联系起来,实在是一种误解和误导。

【#链币谬误#2 比特币是匿名的】真相:比特币的交易者只能算是“伪匿名”。比特币的一切交易都被永久、公开、不可篡改地记录着,并且不可抵赖地连接着双方的私钥。即使你彻底放弃这个私钥暨其币,根据以前的操作痕迹仍然可能追溯到你。真正的匿名交易,不仅隐匿参与者的名字,还要彻底隔断各种可追溯的线索,例如匿名交换纸币且不记录每张钞票上的独特编码。比特币之后的某些品种如XMR, ZEC, Dash等才真正引进了交易的匿名性和抗追溯性。

【#链币谬误#3 比特币不利监管,便于地下交易和洗钱】真相:恰恰相反,比特币和互联网上传播言论一样容易被监控;同时,与黄金硬币纸钞相比,比特币更不适合地下交易。物理货币交换易于实现完全匿名而比特币只是伪匿名;物理货币可以账外交易而比特币账外交换(移交秘钥)极其困难;前者有各种简单方式达成交换的不可追溯性——比如影视中歹徒勒索时交赎金的种种花样——而比特币的所有交易保持完全可追溯且无法篡改或抵赖,阻碍追溯的手段复杂且难以保证彻底性。

【#链币谬误#4 加密货币与数字货币同义】真相:加密货币 (crypto-currencies, 如比特币、以太币) 是数字货币,反之不然。数字货币 (digital- currencies) 不一定采用区块链技术。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准备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即是如此。

【#链币谬误#5 加密货币储存在“钱包”里】真相: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的密码数字货币并没有也不能存在所谓钱包里。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就是在区块链的记录里——通常在每一个(全)节点都有一份。所谓的加密货币钱包,不管是“冷”是“热”,所保存的是仅仅账户地址、秘钥等数据,实时余额必须连接区块链网络获取。

【#链币谬误#6 央行数字货币是币圈利好】 真相:恰恰相反,这可能是传统中心化主权金融对比特币所代表的去中心化金融革命正面战斗的序幕,即完成其数字化的最后一步:现金(M0)数字化。目前的移动支付其实是支付记账的数字化。中国银行正在开发的DCEP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它们必然以捍卫“货币主权”为前提,“区块链只是一个可选项”。

【#链币谬误#7 比特币是骗局】斥比特币为骗局的不乏声望卓著的各界翘楚;即使在币圈,很多人也未必真理解个中关键。且不论庞氏、金字塔(传销)这些金融/投资骗局的特征;抓住少数要点就不难驳斥骗局之说:首先,没有人做欺骗性宣传和承诺;比特币的一切都是公开的,其开发和推出者的说明(白皮书)如科学论文般严谨中肯。第二,没有设局主体即欺骗获益者。比特币开发者上线之初挖了一些币,但没有理由认为其利用这个优势条件不正当谋利;尤其是系统上线后,其去中心化的运作机制,无论从规则制定(代码)和参与(挖矿)角度,开发者自己也不具有控制权;除了公开透明地利用影响力继续参与和影响代码的改进,没有任何运作骗局的条件。

【#链币谬误#8 比特币是阴谋】有些阴谋论会说一些幕后的事而你无法调查真相,故很难证伪;但比特币不是。就算其发明和推出者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只是一个“阳谋”:关键就在于彻底的去中心化、自由参与及公开透明。比特币网络自主生存于互联网逾十年,任何人都都可以尝试却不能有效操控以达成特定的目的。与之相比,任何“庙堂之上”的决策都更有资格被视为阴谋。

【#链币谬误#9 稀缺性和限量是比特币的价值保证】并非如此。稀缺与限量都是相对的概念,对价值的支撑并不是根本性的。很多山寨币同样限量,但价值无法望比特币向背。比特币的价值根本上取决于其参与者的“信”:以其交换,信其价值;信的越多,程度越深,价值越高。

声明:本人持有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链币谬误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