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人类群星闪耀时——袁隆平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敬意。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这一天,袁隆平真的变成了一颗星星,继续闪耀着他投身了一辈子的田园大地。

超长预警,这篇文章有16000字!如果你想比较快速地了解袁老的重要生平经历,尤其是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看完这篇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下面是文章目录,方便理解文章脉络。

全国上下,都在用各种方式悼念送别袁老。


袁老的伟大自不必说,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培育的杂交水稻在70年代被推广种植达35亿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解决了35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而到了2014年,在袁隆平领导下研究的超级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4.14亿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他的水稻还推广到了世界各地,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把袁老比作当代的神农和谷神后稷毫不为过,但从我个人而言,好像除了这些赞誉和粮食增产的贡献,对他几乎没有了解。

我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袁隆平是什么样的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际遇?如何走上的杂交水稻这条路?高产的杂交水稻是如何诞生的?这中间有遇到过哪些艰难事情?

于是,最近的几天里我陆续看完了有关袁老的四本书、三部纪录片和一部电影(文末有介绍),袁老的形象终于在我的心里变得鲜活立体起来。

一 “万婴之母”和“杂交水稻之父”

1930年9月7日,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随着一声啼哭打破了宁静,一个男孩来到了人世间。

出生证明:袁小孩 黑色部分是脚丫印

这个男孩排在袁家“隆”字辈,又为纪念生在北平,父亲给他起名“隆平”;小名叫做“二毛”,因为他在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当时在平汉铁路局担任秘书)和母亲华静(当时在德安县高等小学当教师)并不知道,给孩子接生的人也大有来头。

为袁隆平接生的人名为林巧稚,被称为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她一生中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誉为“万婴之母”。

冥冥之中,“万婴之母”和“杂交水稻之父”两个伟大的人,竟产生了如此奇妙的联系。

二 游泳健将和预备飞行员

1、差点选入游泳国家队

袁隆平的童年时期正值日本侵华,为了躲避战乱,多次搬家辗转奔波,一个战区逃到另一个战区;1939年,袁隆平一家搬到了重庆。

这个时候的袁隆平在嘉陵江里练就了过硬的游泳本领。

当时,日军为了摧毁抗战的大后方有生力量,经常派飞机对重庆进行轰炸,大家都躲在防空洞里,而袁隆平则反其道行之,他认为飞机只会轰炸城区,江里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敌机来时,他就会到嘉陵江去游泳。

为了逃避父亲抓到自己偷跑来游泳后的责罚,他经常叫上自己的弟弟一起,作为垫背的。不巧有一次被父亲抓了个正着,挨了一顿暴打。

时间来到1947年,袁隆平已经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一。

这一年,湖北省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学校选派了十几位同学参加汉口的选拔赛,袁隆平积极报名,但因为个子瘦小被老师拒绝;他非常不服气,第二天直接来了个先斩后奏,一路跟随队员来到了选拔赛场,老师本着来都来了的态度,就让他参加了选拔比赛,没想到他一鸣惊人,直接拿到了100米和400米自由式的第一名。

袁隆平如愿参加了湖北省比赛,拿到了自由泳第二名的成绩,这也是他的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后来他代表川东区到成都比赛,因为赛前一天贪吃了许多成都美食,结果第二天肚子疼,比赛中只拿到了第四名。

这场比赛的前三名都被选入了国家队,袁隆平落选了。

2、选拔成为空军预备飞行员

1952年,袁隆平已经在读大学,时值朝鲜战争爆发第三年。

空军开始在大学当中挑选飞行员,袁隆平经过36项的考试检查项目,从800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8名合格学员中的一位,全校师生还为他们举办了热烈的欢送会。

正当袁隆平满怀憧憬驾驶飞机翱翔于蓝天时,战争局势缓和,国家马上进入十年的建设期,上面认为培养的大学生都非常重要,因此这批大学生飞行员全部被打回。

多亏了这些阴差阳错,袁隆平没有入选游泳国家队,也没有加入空军,不然“杂交水稻之父”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 第一志愿——农学

袁隆平后来最广为流传的是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一是希望我们的水稻能长得很高很高,高到我们可以在水稻下乘凉;二是希望我们的杂交水稻能够被种到全世界,这样至少能多养活5亿人口。

袁隆平是从什么时候又为何坚定的走上学农这条路的呢?

先从袁隆平的出身说起,他生于一个大户人家,当时的袁家在江西德安是有名的“西园袁氏”,他的爷爷袁盛鉴是晚清举人,曾担任过海南文昌县县长,之后回到德安老家教书育人;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担任德安县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后供职于平汉铁路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搬迁到重庆,受到国民党一位将领的赏识在国民政府就职;他的母亲华静出身书香门第,从一所英国教会学校毕业后,一度在安徽芜湖教书。

图中女性为袁隆平母亲华静,怀抱孩子为袁隆平

童年时的袁隆平无忧无虑,随父母在平汉铁路上几经周转奔波,也见证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种种苦难,在入学之前由严厉的爷爷打下坚实基础,上学后当过教师的母亲华静也会单独辅导他,用哲学家尼采的书为教材教他,同时袁隆平的英语就是在那个时候启蒙的,流利的英语在后来的杂交水稻研究以及出国交流派上了大用场,这是后话了。

按说一个出身相对优渥的孩子,加上父亲的影响,袁隆平应该报考理工、医学类的专业,但他后来坚定的把学农作为第一志愿。

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处于战争年代,他们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从北平一路碾转,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战争和生病,饥饿是伴随他们和老百姓的最大威胁,见识了太多惨剧,他逐渐的种下了一个学农的梦想种子。

用袁隆平的回忆,还有两件事对他影响至深。

第一件是1936年母亲曾经带着6岁的袁隆平去拜谒神农,时值秋收,附近的农民都会拿着刚收割的稻子虔诚的供奉给神农,祈求神农来年保佑有个好收成;伴随着母亲对神农的描述,一个远古伟大农神的影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第二件是在袁隆平童年记忆中一次愉快游园经历,学校老师统一组织大家到汉江边上的一个园艺场参观,园艺场内生机勃勃,各种花草果树茁壮成长,蜜蜂蝴蝶纷飞。

让他回想起刚看过的一部电影,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里面有个场景是卓别林和女主角在田园中定居下来,窗外就是水果,伸手摘下来就可以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

园艺场和电影的画面给他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让他对田园产生了向往。

四 大学——遗传育种专家的薪火相传

1949年,袁隆平考取了重庆相辉学院,进入农艺系主修遗传育种学;1950年,该学院和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的农学系合并成为西南农业大学。

四年大学生涯,袁隆平的老师中有一位著名的水稻专家——管相桓,管相桓在水稻领域的成就处在当时国内前沿,水稻遗传性状研究是其国内首创;而管相桓的老师赵连芳是我国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的先驱者。

赵连芳、管相桓、袁隆平三代水稻专家、遗传育种专家,成薪火相传之势。

除了专业的学习,他在大学期间还向一位同学学习了拉小提琴;小提琴从此伴随他一生,田间地头也多了一位优雅的“农民”。


五 安江农业学校执教18年

毕业之际,怀着一腔热血,袁隆平选择服从全国统一分配,离开大城市到偏远落后的湖南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教书,从1953年8月到1971年1月,这一教就是18年。

初到安江农校,袁隆平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最开始他进行植物学、作物栽培等农业基础课和遗传育种专业课的教学,同时课余时间带着学生打球、游泳、唱歌,很快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后来,全国都在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由于袁隆平大学时曾经学过俄语,于是校长把俄语教学的任务分配给了袁隆平。为了让学生学好俄语,他先自己苦练一口标准的俄语,然后精心备课,不仅有正式的教学,还带领学生门一起用俄语唱《喀秋莎》、《红梅花儿开》,一起朗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了一年俄语后,学校来了专门的俄语老师,于是,袁隆平被调到了教研室,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参加必要科研工作。

六 师生恋+闪婚

袁隆平的爷爷是晚清举人,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任职,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这样的家庭成分非常不好,加上他自由散漫的性格,专心农业研究,不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在当时的环境中实属另类。

这导致他最初的感情经历不顺,谈了三年的女朋友迫于压力离开了他,嫁到了成分更好的人家。

“我后来又等了她三年半,想等她后悔离婚再回来,后来她生了孩子才断了念想,我还是很痴情的。”袁隆平在一次采访中说。

袁隆平直到34岁才结婚,结婚对象是自己曾经的学生邓则,而且从确定恋爱到结婚只用了一个月。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门亲事也是他教过的两位同学谢万安和王业甫帮助联系张罗的。

邓则那年25岁,同样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耽误了。

经过两位同学牵线,袁隆平和邓哲重新开始交往,后来袁隆平写了一封情诗直接打动了邓则,恐怕很多人想不到一个地道“农民”样子的袁隆平还有如此浪漫的一面吧。

茫茫苍穹,

漫漫岁月,

求索的路上,

多想牵上,

一只暖心的酥手,

穿越凄风苦雨,

觅尽南北西东,

蓦然回首,

斯人却在咫尺中。

婚后,袁隆平开玩笑地对邓则说:“你那个 ‘则’ 字多不好听,没准人家还听成个 ‘贼’ 呢!我看你还是叫 ‘邓哲’ 好了。‘哲’ 字有聪明的意思,你嫁给我就是聪明之举!”

邓则欣然同意,后来改名为邓哲。

在安江农校发现的6株雄性不育株,有邓哲的功劳,当时她也一直在帮助寻找;

培育秧苗的大钵被砸烂、秧苗被拔光时,背后也有邓哲的安慰;

形势危急,袁隆平可能会被批斗时,邓哲一直陪伴在身边,还安慰说大不了一起回去种田做农民;

袁隆平开始南繁北育后,常年都在外地,家里三个孩子双方父母都是邓哲照顾,袁隆平的父亲、母亲后来常年卧床都是邓哲悉心照料,两位老人的最后一面他都没有见到,甚至父亲去世时他都不知道,处理完后事后才听邓哲说,因为袁父担心中断袁隆平的关键研究,故意隐瞒下来的。

1982年除夕,这是袁隆平10多年来第一次在家里过年,也切身感受到了妻子的不容易。

大年初二,邓哲突发急性病毒性脑炎昏迷不醒,住进怀化的医院;80多岁的母亲患上重感冒卧床不起;岳母患上脑血栓,住进黔阳县医院。

一下子把袁隆平打懵了,他安排3个儿子开始分别伺候病人,他也开始频繁地往返三地。

幸好邓哲在昏迷半个月后终于清醒,一个月后痊愈出院,妻子出院时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医生都表示非常难得,这和袁隆平的悉心照料也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是闪婚,但爱情在婚姻中成长,两人一直恩爱陪伴到老,让人非常羡慕,想必也和两人的互相理解包容、悉心培养经营有很大关系。


七 漫漫杂交水稻科研路

0、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关键时间轴

1956年 响应号召,袁隆平立志研制一种新型高产作物

1958年 开始进行无性杂交实验

1962年 推翻无性杂交理论,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学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

1964年-1965年 发现6株雄性不育株

1966年 发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提出三系法杂交水稻构想

1967年 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

1968年 至今未破的“5.18”毁苗案

1968年 开始南繁北育,成为追随太阳的人

1970年 发现关键突破口“野败”

1973年 攻克三系法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关

1975年 攻克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关

1976年 三系法高产量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

1986年 杂交水稻增产三步走战略

1995年 攻克两系法杂交水稻

1997年 目标超级杂交水稻

2000年 亩产七百公斤超级稻一期攻关目标达标,中国迈入超级稻时代

2004年 亩产八百公斤超级稻二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1年 亩产九百公斤超级稻三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4年 亩产一千公斤超级稻四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7年 亩产一千一百公斤超级稻五期攻关目标达标

1、推翻无性杂交理论

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的科研战线工作者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作为农业研究者,袁隆平立下了一个志愿,要研制出一种新型高产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当时,国内农业界盛行的是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就是使两个亲本的原生质体,融合成为一个,具双亲遗传物质的杂种细胞,并在人工培养下,通过嫁接和胚胎等手段,使两个遗传性质不同的物种,进行可塑性的杂交方法。

该理论强调外因,从生物外部形状和环境影响出发,否定基因的存在,后被证实是违背遗传规律的。

简单举例,用刀切去一只老鼠的尾巴,然后按照米丘林学说,这只老鼠的后代应该没有尾巴才对,但实际上它的后代们都是健全的。

这套理论当时在国内是占据主导地位,并写入教学大纲的,袁隆平最初的几年也是相信这个理论,他从1958年开始做“无性杂交”实验,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果。

1960年,袁隆平用月光花嫁接红薯种出了17.5斤的红薯,被称为“红薯王”,专家们和各大报纸都开始称赞袁隆平找到了增加薯类作物产量的方法。

但实际上,这种红薯王的培育方法非常复杂,不具备大范围推广条件。

同时,他还发现,把第一年长势良好的红薯种子种下去,收获的并不是第二代“红薯王”,优良品种并没有被遗传下来;他后来又用其他作物嫁接连续做了两年试验。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无性杂交”的方法并不能改变植物的遗传性,即无法通过繁育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高产量作物。

无性杂交理论被他用实践推翻了。

2、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

无性杂交理论行不通,袁隆平想到了大学时管相桓老师曾经讲过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这是当时世界上奉行的第二大遗传学说。

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通过多年大量的豌豆实验,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即基因)控制的观点,揭示了有性生殖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0年代初,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遗传实验,得出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

通过大量查阅中外文献,袁隆平意识到自己之前走的都是岔路,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1959年-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困难时期,在这期间他亲眼见过5个人饿死,两人在路边、两人在桥下、一个在田埂上。

大饥荒带来的种种惨象使得袁隆平更加焦急的希望研究出一个高产的作物,后来接受采访时他痛心疾首的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连种田的人都吃不饱,像我们这种学农出身的人能没有责任吗?”

3、一株“鹤立鸡群”的杂交水稻

到底应该研究一个什么高产的作物呢,最初袁隆平也没有具体方向,红薯不是主粮,小麦不适合湖南的气候。

直到有一次在生产队的老乡家里,袁隆平看到老乡桌上放的水稻种子,老乡告诉他说:“袁老师,你是搞育种的,要是能培育出一个亩产8、9百斤的新品种,那该有多好。”

当时,水稻亩产才3、4百斤,“水稻、种子”这一下击中了袁隆平。

从这时起,袁隆平就确认了以水稻育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世界上有五大经济作物:水稻、棉花、小麦、玉米、 油菜,前四类都在孟德尔、摩尔根遗传理论指导下,杂交出高产的种子,但只有杂交水稻进展不前。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当时业内的真理是“水稻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

袁隆平一向对权威不盲从,有一天他在田间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数了数稻穗有230个稻粒,如果用来做种子,可以亩产达到一千斤,他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悉心照料,获得了一批种子。

但第二年这株水稻的种子种下去培育后,各个禾苗大不相同,高低参差,更不用说高产了。

袁隆平经过苦思之后想到了答案,水稻作为自花授粉作物,那颗“鹤立鸡群”的水稻如果是纯种不应该会有性状分离,而它的后代出现形状参差的基因分离,他仔细对这上千株后代进行了统计计算,其高矮分离比例刚好为3:1,这恰恰说明它是一株杂交水稻,也进一步的证明了孟德尔和摩尔根理论的正确性。

袁隆平还专门自费到北京拜访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的鲍文奎,鲍文奎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而摩尔根恰好长期担任生物系主任。

当时没有电话,袁隆平选择直接上门陌拜,也许是真诚和追求学术的态度打动了鲍文奎,袁隆平获得了一些指导,同时得以在农科院图书馆博览国外最新水稻专业信息。

至此,袁隆平确认了在水稻中也存在杂交优势,工作重点转移到杂交水稻上来。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时的袁隆平才真正走入正轨,这一年是1962年,袁隆平32岁。

4、决定性的思考和选择一:寻找雄性不育株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怎么能得到杂交种子呢?

袁隆平已经想好了两条杂交育种思路:

第一种方法人工去雄。每株稻穗上有100多朵花,每朵花同时长出雄蕊和雌蕊,把这朵花上的雄蕊去掉,让其他稻穗的雄蕊进行杂交,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产生种子有限,很难进行大范围实验,这种方法很快被否掉。

第二种方法是找到天然的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雌蕊正常,雄蕊不育,也就是说这个水稻是发生了病变。找到这种水稻,让其他水稻进行授粉,得到一批种子,这些种子仍然是病变的雄花不育母稻。

这一步后来被袁隆平评价为:“决定性的思考和选择”。

第二种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天然的基因突变的雄花不育母稻,用比喻来说,水稻雌雄同花自花授粉,就像是一对夫妻,丈夫代表的雄蕊患上了不育症,但雌蕊代表的妻子是健康的,要想生儿育女 ,就要离婚,再找一个能正常生育且有优良基因的丈夫,这样就能改良水稻的质量,获得杂交优势。

此前,雄性不育株这种稻只在于理论之中被提到过,数量非常稀少,也没有人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同时这种方法国内外都还没有先例。

1964年7月—1965年7月,袁隆平和妻子邓哲以及几位学生,在安江农校周围生产队的稻田里仔细寻找,逐个翻看了几十万株水稻,终于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

这6株不育株来自不同的水稻品种,袁隆平经过研究又把他们分为了三类:无花粉型完全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型完全雄性不育、花药退化型不育(基本不育)。

然后,袁隆平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20口大钵,将这6株第一代雄性不育株先栽了进去,悉心照料。

5、《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三系法杂交水稻蓝图诞生

经过两年的培育,第一代6株雄性不育株繁育到第三代,瓶瓶罐罐增加到了60多个。

通过这两年的悉心照料和记录,袁隆平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他根据这些研究写成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于1966年2月发表在了由中国科学院主办、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主编的《科学通报》杂志上,后来又被转登在英文版《科学通报》上。

《科学通报》是当时国内最权威的杂志,这是袁隆平的第一篇正式论文,此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区教师;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并完整指出三系法杂交水稻生产程序的论文。

在当时谋发展的大背景下,这已经不是一篇单纯的农业科技论文,而是一篇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论文。

其中关键的三系法指的是配置一个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需要有特定的三个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第一步,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这一步是培育不育系的基础;

第二步,筛选和培育保持系,即必须培育出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永远能保持雄性不育性状的稻株,以解决雄性不育系传宗接代的遗传问题;

第三步,筛选和培育恢复系,即寻找和培育一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它们的杂种第一代恢复雄性可育的能力,能自交结实的稻株,只要它们表现的优势强,就可以将它们用于大田生产。这也就是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

袁隆平为了方便外行理解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他把三系法杂交水稻比喻为“一女嫁二夫”的特别婚姻关系,而且是包办婚姻。

按袁隆平设计的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图,必须闯过三关,第一是三系配套关,第二是杂交优势组合关,第三是制种关。

这每一关都是首次被提出,具体何时能实现袁隆平也不知道,当时他只是在理论上设计了出来,凭着这一套蓝图,袁隆平堪称三系法杂交水稻的总设计师。

论文的发表让袁隆平收到了大约50元稿费,他当时每月工资才73元,堪称一笔巨款;他不知道的是,除了这笔金钱收益,这篇论文在后面还帮他在那个疯狂的十年里免于批斗和进牛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挽救了他的科研生涯。

这一年,袁隆平36岁,开始在农业科研界崭露头角。

6、被砸碎的瓦罐和至今未破的“5.18”毁苗案

1966年夏季,一场风暴席卷全国,此后的十年深远的影响了中国。

袁隆平一心专注在水稻上,向来不关心政治,各种事情也不参与,于是被一些人盯上,扣上了“白专道路”的帽子;有人还翻出他篡改农业“八字宪法”(由毛泽东提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旧账,其实是袁隆平本着科学严谨态度,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可以补充加一个“时”字,意为不违农时,他又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的帽子。

一夜之间,批判袁隆平大字报贴得满校都是,他面临被关牛棚和批斗的局面。

有人喊出“砸烂袁隆平资本主义的坛坛罐罐”口号,他们直接跑到袁隆平的实验场,把装有60多株不育株的大钵全部打烂。

袁隆平欲哭无泪,三年辛辛苦苦的培育工作眼看毁于一旦;幸好,他的两个学生李必湖、尹华奇夜晚敲开袁隆平的家门,并说他们在造反派砸碎瓦罐前,偷偷的藏起了三钵存放在一处臭水沟,就这样研究成果才没有被中断。

袁隆平的学生兼助手李必湖(左),尹华奇(右)

就在袁隆平要接受批斗住牛棚的时候,又有了转机,原来他发表的那篇论文受到了国家科委的重视,上级专门发函要求给予袁隆平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封通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及时挽救了他的科研生涯,使他得以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1967年,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三人组成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他们还被分配到了一块专用的实验田,一切在向好发展,直到那一晚。

1968年5月18日晚,下了一夜大雨,袁隆平放心不下实验田里的秧苗,一早就来到田里,发现秧苗已经全部不见了,对方似乎很懂行,不是收割的形式,而是连根拔起,秧苗也全部不见。

袁隆平心急如焚,几年的研究成果眼看又要中断了,他一连几天都在寻找秧苗下落,终于在一口井里发现了秧苗,他毫不迟疑的跳下井中但只救回来五株秧苗,其他的秧苗在抽干井水,捞上来已经全部沤烂了。

这就是著名的“5.18“毁苗案,更可气的是,还有人恶意中伤袁隆平,说是因为他几年没有出结果,所以自毁秧苗,以逃避上面的追责。

这起恶性事件,至今未仍未水落石出,成为一桩悬案。

7、南繁北育——追逐太阳的人

因为水稻生长周期慢,每种一季水稻,从育种到收获,一般都要三四个月的生长周期,袁隆平他们当时所在的长沙育种基地,每年只能种一季不育株水稻,如果仅在一个地区,那么研究的进度周期会被拉的非常长。

因此,为了加快杂交水稻的繁育进程,袁隆平制定了“夏长沙、秋南宁、东海南”的育种战略,也就是著名的“南繁北育”。

从1968年开始,袁隆平开始带领着小组去往岭南、海南、云南这些阳光充足的地区育种,他们往往一年大半时间都在外地,南北辗转,这种大跨度的奔波开拓出一条以大跨度的空间换取一年当作两年用的时间的宝贵之路。

通过南繁北育,一年就可以繁育两代,甚至是三代。按常规方式,搞一个新品种出来一般要八个世代,而通过南繁育种只需要四年。

袁隆平成为了追逐太阳的人,一个另类的“夸父”。

8、决定性的思考和选择二:寻找“野败”

虽然找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在4年的时间里用一千多个品种做了三千多次杂交实验和上万次测验,仍然没有找到关键突破口,杂交水稻的种子雄性不育性的纯度一直不稳定,只要未达到百分之百,未来的后代中就还有可能出现分离现象。

袁隆平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思考,确定了从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上寻找突破口,这在后来看又是一次决定性的思考和选择。

然而,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更加难找,它们此前也是只在理论上存在,没有人知道长什么样子,这次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立了大功。

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在海南南红农场周边找到一株特别的水稻,经过袁隆平的鉴定,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极为罕见的花粉败育型野生稻,袁隆平把它命名为“野败”。

图为发现“野败”现场

“野败”共结出十一粒种子,其中有效种子仅五粒,我们还是回到上帝视角,这五粒种子可都是后来改变了世界的超级种子。

经过杂交繁育他们得到了两百多粒杂交种子,经过验证后这些种子均可以达到百分百的雄性不育率。

9、攻克三系法第一关:三系配套关

袁隆平在发现“野败”的第一时间,就向国内同行通报,同时把培育的珍贵种子和“野败”雄性不育株无偿分送给全国十三个省区的一百多位科研人员。

当时,除了袁隆平的科研小组,全国各省区也有很多科研人员在做杂交育种研究,甚至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比袁隆平更占据优势;他本可以守住自己的“野败”,秘密研究直到完成三系配套,这是成名的绝佳机会。

在袁隆平的通告之后,从全国各地的18个科研单位一下子来了50多名科技人员,全都来到海南三亚南红农场找袁隆平协作攻关,袁隆平的实验田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197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攻关小组”,袁隆平任技术总顾问。

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成为全国杂交水稻协作的大本营,袁隆平不仅送种子,还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他开始穿梭在各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进行战略任务分配,各研究主根据特点有的主攻不育系、有的主攻保持系、有的主攻恢复系。

1972年9月,袁隆平所在小组在长沙马坡岭实验田率先突破,通过“野败”进行杂交的收获的水稻达到百分百不育且形状与父本完全一致,三系配套的不育系终于育成,保持系也相继完成;1973年9月,袁隆平和周坤炉找到了“29南1号”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成功配套。

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诞生的元年,这一年袁隆平43岁。

10、攻克三系法第二关:优势组合关

三系配套完成仅仅是长征第一步,业内仍然有人质疑袁隆平。

前面提到,三系法需要经历三大关,三系配套关已经完成,接下来面临的就是优势组合关。

所谓优势组合,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了,还需要培育出增产优势明显的水稻,这里有个小插曲。

袁隆平小组的罗孝和曾经在袁隆平的指导下用三系配套法培育过“三超稻”,在水稻的培育过程中,水稻就开始疯长,普通稻禾只有七八寸高,它却更高一尺,普通水稻一株只有四五个分分蘖,它却有七八个分蘖。罗孝和估算,他种的稻子单产至少也在500公斤以上。

在还没有收获时,罗孝和便向上级汇报,并夸下海口,自己的三超稻可以超越父本、超越母本、超越对照品种,谁料验收时,稻米并没有增产,反而稻草比正常水稻增加了近七成。

袁隆平和罗孝和面临上级和同行们的批评指责,有人说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根本就不行,日本就是前车之鉴,有人甚至说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要是人像牛一样,那这个水稻就真的厉害了。”

一般人可能招架不住了,而袁隆平却说:这个实验从结果上看是失败了,但从本质上讲是成功的。不管是增草还是增谷,都能证明杂交水稻有优势,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技术上让增草的优势转化为增谷的优势就好了。

有理有据,一下子说服了领导们。

1974年,在三系配套成功一年后,袁隆平终于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实验田试种后,亩产突破628公斤,产量是常规水稻的两倍。

优势组合关也被攻破了。

11、攻克三系法第三关:制种关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道难关——制种关。

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优势的杂交水稻培育后产出的稻谷可以直接用作下一代的种子,但实际上因为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杂交水稻被人为的改变了繁育规律,需要异花授粉,因此稻种的产量非常低。

杂交水稻制种是当时的世界难题,国际上日本和美国都曾在杂交水稻取得领先成果,但因为没能攻克制种关,导致他们的优良水稻只存在于实验田里,无法大面积推广。

这更加凸显袁隆平的厉害。

我试着还原他的思考过程,影响制种的关键在于授粉,而影响授粉的关键有花粉量和授粉成功率,接下来就是排除法;

经过研究袁隆平得出制种缺少的原因是花粉布不均匀、不精准,很多花粉浪费了,导致授粉成功率低。

原因并不复杂但很少有人找到。袁隆平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十几年的水稻培育经验,他知道理论与实践之间仍然存在着鸿沟,可能某个细节就会被卡住。

在提高授粉率的过程中,袁隆平又抓住了两个关键:一是让父本和母本同时开花,花期相遇,提高受孕率,第二是在人工授粉时使花粉散布均匀并精准落在母本柱头上。

他们创造性的想出了赶粉、制种花期喷洒“九二零”生长素法等方法,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制种技术体系。

1975年,袁隆平和科研组使良种亩产突破六十斤,比最初提升了三倍,达到大面积推广条件,制种关被突破,随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三系法蓝图成功实现,此时距离袁隆平1966年发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中提出三系法已经过去十年,距离1961年发现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过去十五年。

这一年,袁隆平45岁。

12、“袁隆平思路”:杂交水稻总规划图

三系法把中国率先推进杂交水稻时代,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实现了水稻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按说这已经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但袁隆平并没有停止科研的脚步。

他的目标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水稻增产,三系法杂交水稻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法,随着不断的研究,三系法也有问题,一个是程序过于复杂烦琐,另外是增产达到了局限。

基于多年的研究思考,袁隆平又提出了一个杂交水稻增产的顶层战略构想。

1986年10月,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吸引了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代表参加。

在这次会上,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三步走战略: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这是一条程序不断简化、效率不断提升的道路,把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又提升了一个大境界,这后来被称为“袁隆平思路”。

13、一路攀高峰

1995年,袁隆平对外宣告,历经九年研究,历经不育关、繁种关、优势组合关,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突破进展,可以大面积推广;这一年,他65岁,已经是退休的年龄,但他仍没有停止脚步。

1997年,袁隆平提出“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计划”,把目光瞄向超级稻,开始在水稻增产的路上不断向前。

2000年,亩产七百公斤且米质达标的超级稻培育成功,超级稻一期攻关目标实现,中国率先进入超级稻时代。

2004年,亩产八百公斤超级稻二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1年,亩产九百公斤超级稻三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4年,亩产一千公斤超级稻四期攻关目标达标。

2015年,袁隆平带领团队向第五期1100公斤超级稻发起攻关。

2016年的验收结果出乎意料,亩产1088公斤,未能达成目标,“搞科研就是要百折不挠,科学家最不应该害怕的就是失败。”这是袁隆平经常说的一句话,当然没理由放弃。

2017年9月,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经第三方专家测产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又创亩产纪录,五期攻关目标达标。

这一年,他87岁。

八 最好的悼念

研究完袁老之后,心里愈发有一个想法: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值得所有的赞誉!

我想对袁老最好的悼念应该是继承其精神,发扬其优点,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启发:

1、使命牵引

袁隆平和新中国共同成长,在农业研究领域,从无到有,带领中国走在最前沿,解决了几千万人的吃饭问题。

时势造英雄,现在已经很难有这样的巨大困境和机遇供人去实现,很难有人能达到像袁老一样的成就,但话说回来我们大部分人也都会是普通人,即使有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做不出那样的成就。

那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袁隆平就像神农一样,一直怀着让天下人吃饱饭的大愿,最初是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后来是帮助解决世界人的吃饭问题。

这个大愿也可以说是袁隆平的使命,使命的牵引下,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无惧路上的各种艰难困阻,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我想应该是:使命牵引,一辈子做一件事

就像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写的: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所以,你的使命是什么?

暂时没有,没关系,就像袁隆平自己,不也是在三十多岁才步入正轨。

使命有必要非常的宏大吗?

如果能和国家步调一致那是最好的,这样取得的成就可能会更大且更有价值;当然,立足个人的幸福发展的使命也是极好的。

找到使命并为之努力的人都是幸福的。

2、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吧

一辈子如此漫长,埋头赚钱、埋头事业同时不要忘了好好生活,比如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就像袁隆平,我们看他的照片和经历,可能会想当然以为他是一个古板无聊的科研人和农民结合体。

但实际上袁隆平能拉一手小提琴,经常在田间地头弹琴,缓解压力疲劳;他喜欢游泳一直游到六七十岁;喜欢打气排球;唱歌非常好听,大学时是合唱队员,甚至曾经在国外用英文演唱过《老黑奴》,震惊全场。。。

袁老一生经历的挫折不少、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但能一直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我想和这些兴趣爱好的排解也有很大关系吧。

3、不盲从权威,不盲信理论

回顾袁隆平的整个科研道路,就是打破权威和理论的道路。

研究早期,国内公认苏联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是正统,袁隆平用亲身实践去推翻了;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业内普遍认为“水稻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袁隆平用十几年的研究和实实在在的成果推翻了。

有时候,大家都赞同的也不一定对,写进教科书的也不一定对,本着科学态度,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反证理论。

4、问题总有答案,答案总有优化空间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研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

问题总有答案

关关难过关关过,最后都是能过去的。

让我读来最有感觉的是袁隆平解决制种效率低这个世界级难题的过程。

我前面试着还原了他的思考过程。

影响制种的关键在于授粉,而影响授粉的关键有花粉量和授粉成功率,接下来就是排除法。

经过研究袁隆平得出制种缺少的原因是花粉布不均匀、不精准,很多花粉浪费了,导致授粉成功率低。

然后,袁隆平和团队针对这个想出了赶粉、喷洒生长素等确定了一套提高授粉率的方法。

总结一下,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理寻找问题关键、定义核心问题、寻找问题方案、选择最优解。

答案总有优化空间

在完成三系法提高水稻产量的壮举之后,袁隆平又开创性的提出两系法、一系法的三步走战略构想,意在不断优化杂交水稻的增产效率和产量。

在提出超级稻的计划后,袁隆平带领团队,不断突破,相继达成亩产七百公斤、八百公斤、九百公斤、一千公斤、一千一百公斤的目标。

不仅在科研上,就算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一定不只有唯一解,肯定有优化的空间。

解决问题需要方法,但我觉得底层的思维也很重要。

“问题总有答案,答案总有优化空间” 遇到大问题不至于恐慌,因为你知道一定会有答案,把它找出来就是了;遇到小问题不至于轻视,答案出来了,一定还有优化空间,可以再想想又没有其他办法。

5、无私与奉献

前面提到,在三系法获得关键性突破口“野败”不育株后,袁隆平第一时间在业内通报,还把珍稀的种子无偿送给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面对来学习的人,他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这是一个大写的人,有着高贵的灵魂,他的使命是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解决粮食问题,在他的心中谁解决这个问题不重要,自己能不能获得荣耀不重要,只要能把优质杂交水稻培育出来,让老百姓受益,谁先研究出来都一样。

这是有大爱才能做到的无私和奉献,我们普通人可能做不到这种程度。

但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至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做好自己也是奉献,积极的正向的自己,也可以发出一些微光影响身边人,然后身边人影响身边人。

6、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袁隆平一辈子都在工作,87岁时还带领团队完成超级稻五期亩产1100公斤的目标,直到他去世前一直在工作,今年3月10日,他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然后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5月22日去世。

日本有个寿司之神说希望自己倒在做寿司的工作台上,袁老真的就是倒在自己的工作室。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真是理想的状态。

当然,这有个前提,身体第一。

袁隆平七十多岁接受采访时还风趣地说:“我是七十岁的年龄,五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心理,二十岁的肌肉弹性。”九十岁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是“90后”。

袁隆平日常注意身体锻炼,心态积极,90岁时甚至会每天会打一会麻将名曰:防止老年痴呆,做脑力锻炼。

7、耐得了寂寞,受得住荣耀

几十年在田间和实验室搞科研,尤其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能继续踏实做研究,实在是难得。

单是寻找6株雄性不育株就逐个翻看了几十万株水稻,从确立杂交水稻研究方向到真正育成用了十年,杂交水稻科研的无聊枯燥和漫长程度可见一斑。

做成一件大事,除了使命牵引、全身心投和正确理论方法,可能还需要耐得了过程中的寂寞。

而在成功之后,袁隆平获得了国内外各种至高荣誉,但他还能坚守本心,他在书房中挂着自己写的一首七绝: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

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

8、读书与见人

袁隆平在科研路上,并没有做一个独行侠。

在关键的几步上,总会有两件事情:读书与见人。

读书:袁隆平一直在研究中外相关资料,尤其在国内对苏联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奉为真理的状态下,他通过研究外国的文献资料,意识到孟德尔和摩尔根学说可能才是正确的,后来他也经常研究文献资料用于指导和佐证自己的理论方法。

见人:科研路上遇到问题,除了自己埋头苦干思索,袁隆平也会去和同行去交流,比如早期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曾经自费赶往北京,陌拜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的鲍文奎(在美留学时做过摩尔根的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指导帮助,帮助他坚定了正确的道路。

读书利与弊

在我看来,大量阅读是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一来获取资源方便,找到想读的书,几十块钱搞定;

二来只要你想学,书里都有,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各种观察思考智慧都留在书里。

读书其实就是在和高人交流,而且有的作者才学是世界顶尖的,有的作者可能是已故的,你无法直接接触到他们。

但他们写的书就是自己思想的高度呈现,你可以通过书穿越时空与这些人交流。

不过,靠读书提升有两个弊端:

第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书,现存的书太多太多了,你可能读书很多,但可能读了很多带糟粕的书,也可能读了本好书但不适合现在的你;

第二,书是死的,无法说话,它看不到你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你和书是单向交流,你能吸收多少全靠你的悟性和掌握的方法。

见人利与弊

与读书一样,和优秀的人交流也是一种快速提升的方法。

在说见人的利弊之前,我们先对语境里优秀的人做一下说明:

优秀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术业有专攻,在某个领域有见地的人;另一种是认知见识思考上非常突出的人。

和优秀的人交流的好处是,你们之间的交流是动态双向的,非常精准且高效;

困扰你很久的问题,别人可能一下就能找到关键点醒你;即使没有带着问题的交流,你也有可能看到一种新的思想,在当中得到启发。

但与人交流也有弊端:

第一,你需要识别出这样的优秀的人,同时可以接触到他们,能够有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

第二,对方也会存在认知遮蔽,他只是某方面比较强而已,你不能仰仗对方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或者能得到完全的提升。

读书见人,协同最好

综上,可以发现其实读书和见人各有利弊,单独用哪个提升自己,都不会太完美。

幸好,读书与见人的利弊刚好互补,有心的话协同利用起来是最好的。

但是也要注意,无论是读书还是见人,都需要保持理性,最终目标是来提升自己,不要尽信书,也不要尽信人。

独立思考,批判地交流,批判地吸收。

九 查阅资料的说明

开头提到,最近几天里我看了有关袁老的四本书、三部纪录片和一部电影,还看了大量的相关章,本文的大部分内容也整理自它们,所以下面这里做一个简单说明,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1、四本书

有关袁老的书特别多,我并没有进行特别的筛选,直接在“微信读书”APP上搜索袁隆平,出来的就是这四本书,所以我都看了。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作者:李洪文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作者:陈启文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东方魔稻之父-袁隆平传》

作者:吴学琴 来澜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

作者:管成学 赵骥民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7月

每一本书对袁隆平的主要生平和经历描写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描述形式和详细程度以及个别细节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要读的话,我比较推荐第一本和第二本,第三本和第四本相对简略。

第一本《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这本书结合袁隆平的采访记录等,做了一些艺术加工,添加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场景描写和各种细节,完整且易读。

第二本《追逐太阳的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偏理性学术风格,感觉文笔更好,搭配第一本阅读效果最佳。

这两本书基本上还原得很详细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我想可以再加一本《杂交水稻是怎样育成的:袁隆平口述自传》。

2、三部纪录片

《时代我》:袁隆平生活的真实揭秘

记录了袁隆平90岁的生活和工作日常。

《为时代而歌:袁隆平》

记录了袁隆平从出生到2014年的主要经历,央视出品。

《北京纪实-档案》20151105现代“神农”袁隆平的田园梦

记录了袁隆平从出生到2014年的经历,叙事节奏舒适。

3、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根据袁隆平真人真事改编,记录了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开始水稻研究,并成功完成三系法杂交水稻的过程。

写在最后

写完发现已经1.6W字,一共写了有三天时间。能看到这里,相信你应该已经对袁老的重要生平经历,尤其是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除了袁隆平,杂交水稻领域还有颜龙安、谢华安、周坤炉等等大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正因为这些先驱者们的不断研究,我们的杂交水稻才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本文的内容主要结合前面提到几本书和纪录片,也经过了我自己的理解和整理,因为不是专门的生物专业,恐有疏漏错误,还请指出,我将及时更正。

最后,感谢你耐心读到这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字长文】人类群星闪耀时——袁隆平)